唱作者们创作的歌曲都不太简单,但真没几首听过一遍之后能让人记住的。回想,确有为作曲炫技之嫌,特别是年轻歌手所谓的新曲风,回味感觉有些作曲的(情感)矫情。凡久传、流行的歌曲绝不矫情、复杂——特别是通俗歌曲更是如是。中国有哲语:大道致简;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久传经典基本如是。
以前有个对黄沾的采访,问他<沧海一声笑>的创作历程,他说多次创作,徐克都觉得不对,后来他翻中国古典音律方面书籍,看到"大音稀声",有所感悟,最后作出了众所周知的这首曲子,并对徐克说:如果你还觉得不对就另请高明吧。当然徐克也觉得对了。
文艺竞争,最后比的是境界,有境界者才能久远。
以前有个对黄沾的采访,问他<沧海一声笑>的创作历程,他说多次创作,徐克都觉得不对,后来他翻中国古典音律方面书籍,看到"大音稀声",有所感悟,最后作出了众所周知的这首曲子,并对徐克说:如果你还觉得不对就另请高明吧。当然徐克也觉得对了。
文艺竞争,最后比的是境界,有境界者才能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