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贾村吧 关注:11贴子:200
  • 0回复贴,共1

贾村的秋天(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酷暑褪去,天高云淡,硕果累累,秋天到了。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玉米、高粱、谷子、花生、地瓜、棉花都到了收获的季节,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收获着希望。
草木逐渐枯黄了。我们结伴去玩,每人拿一根木棍儿,棍儿的一端绑上一团沿途捡来的塑料布,用火柴点着,塑料布燃烧后滴下一滴滴油,在风的作用下呼呼地响着,冒着烟,吐着火苗,油滴到路边的枯黄的草丛上,草便燃烧起来,我们的身后留下一道道火光,草丛烧完后留下一片片黑乎乎的空间。有时候,晚上也能看到西面太行山上山火燃烧的火光,红红的,亮亮的。
收获过后地上到处是秸秆,我们收集一些,在地上挖个洞,把地瓜放进去,用秸秆烧,烤出来的地瓜香喷喷的,有时候我们也会到池塘里去抓鱼,然后烤些鱼来吃,味道很是鲜美。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会聚在房顶上,把晒干的玉米一粒粒从玉米轴上剥下来,最初全靠人工,后来也有了机器,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在月光的陪伴下,一家人在恬静的夜晚忙碌着、谈论着。
原来石家庄是棉区,我们小学课本上是有的,后来棉铃虫太多了,抗药性也越来越强,最终石家庄地区无法再种植棉花了。听妈妈说,她年轻时棉花也会生虫子,只要扬些土上去就行,后来稍微打些药就行,再后来把要直接喷到虫子身上都不死。小时候跟着大人去摘棉花,腰间围上一个包袱,手疾眼快就能多摘棉花,棉花向小山一样堆在路边,躺上去,看着天空,天空是那么的高、那么的远,天上的云丝丝缕缕的,时常想起学校的点点滴滴,似乎又很模糊。
大人们下地干活了,留下我在家摘花生,就是把花生一颗颗地取下来。有一天竟看到了日全食,当天上午,天有些灰蒙蒙的,先是日偏食,转为日全食,再转为日偏食,整个过程很是震撼。在书上看到过月食,倒也并不感到奇怪。
收完秋就要种小麦了。先是要把地里的茬子刨下来,然后耕地,刨下来的起初用来烧火做饭,后来用来制作粉料,再后来就直接在耕地时埋在地下,算是再循环吧。拖拉机把地耕得很平整,用娄把种子种下,就等着过几天卖芽破土而出吧。新出的麦芽嫩嫩的,在秋风中摇摆,它们要用脆弱的身躯度过寒冬,来年春风吹过大地时再茁壮成长。


1楼2016-03-26 11: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