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的傻虎吧 关注:42贴子:19,889
  • 6回复贴,共1
各位游客,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是南湖全景导游图。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古称滮湖、马场湖,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古时又常有鸳鸯栖息,合称鸳鸯湖。景区占地面积276.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8公顷。如今,随着嘉兴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南湖已成为城中之湖、城中之景,成为嘉兴的黄金客厅、城市名片。
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依次为会景园、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揽秀园、壕股塔等,整个行程约两个
小时。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南湖的风采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3-23 08:23回复
    会景园
    现在我们要进入的景点叫会景园,这是南湖景区的主入口,也是南湖佳景的汇集之地和观望南湖美景的最佳之处。会景园三面环水,占地面积3.36万平方米,由假山瀑布、醉仙楼、红菱廊、望湖茶楼、水上大舞台、烟雨桥、水上风情游码头、钓鱼台庭院及贵宾楼、水之驿等构成,是一个集望湖赏景、休闲娱乐、旅游集散为一体的江南古典式园林。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3-23 08:23
    回复
      假山瀑布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假山是采用园林造景中的抑景手法而建造的,用2199吨黄石堆积而成的,上面镌秀的“南湖”两字,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的手迹。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3-23 08:24
      回复
        观音阁也称大士阁,建于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早年在这里面供奉观音菩萨,用作祭祀场所。1937年观音阁曾被日军的炮火炸毁,1986年又重建此楼。现在这里展出嘉兴名胜老照片,通过陈列,能让大家真实地了解到嘉兴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风云变幻,历史变迁。照片展共分四部分:①南湖胜景;②古塔影踪;③小瀛洲风光;④古运河风情。(陈列讲解略)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3-23 08:26
        回复
          假山
          这座假山全部是用太湖石垒起来的,太湖石因常年沉于太湖底淤泥中,经历了成千上百年湖水的冲击,石块变得千孔百洞。因为太湖石最大特点是:透、瘦、漏、皱、丑,所以成为古典园林用于叠造假山最佳的石料。这座假山是明朝末期著名造园家张南垣的大作,张南垣也称张琏,上海松江人,自从垒了这座假山后就移居嘉兴,也可以说是我们嘉兴人。这个小小的假山在结构布局、造型对景上都有独到之处,你们看石壁石洞山谷奇峰均有,石头的形态千姿百态,随着你不断移动脚步改变角度,你还能在这里找到许多神态逼真惟妙惟肖的动物来,你们看:豹(豹子下山找食吃)、熊(半蹲半站)、骆驼(单峰驼)、龟(头微微仰起)、兔(三瓣嘴)、狮(醒狮)、虎、象等动物,所以你们说是不是可以把它叫做小小动物园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3-23 08:28
          回复
            此亭子因存放和保护两幅梅花图而建,取名为宝梅亭。这一横一竖两幅梅花图是清朝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彭玉麟所画的。彭玉麟会诗善画,一生中画了近万株梅(关于彭玉麟专门画梅还有这么一个传说:他和一位叫戚梅姑的姑娘两人相爱,可是家人反对,后来那位姑娘忧忧得病而死,彭玉麟一生中就专门画梅,以表达自己对戚梅姑的怀念之情)。彭玉麟和当年的嘉兴知府许瑶光是湖南同乡,又是好友。光绪元年(1875年)的农历三月,许瑶光请彭玉麟来南湖游玩,不料船在湖中被大石搁挡,许瑶光派人将大石挖起,请彭玉麟在石上作画。①大家看这幅横梅——这石块中间本来就有这些不规则的破损,彭玉麟却妙用石块的破损因势走笔,让梅树杆顺着裂缝、坑洼而上,画家的创意既让人看不出石块的本身破绽,反而显得这颗梅树历经沧桑老干繁枝,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②大家再请看这边的竖梅——彭玉麟在这里画了一横一竖梅花图之后,知府许瑶光请嘉兴秀才钟沈霖将画刻到石头上,在刻的过程中不小心将石头碰坏了一个角。事隔三年彭玉麟重游南湖,看了这破损的角当即补上了半个圆,后人也说不准这半个圆倒底代表了什么。1964年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来南湖视察,在湖心岛上考证了不少文物,他看了这半个圆就说这是半个月亮。郭老的评说更使这幅画增添了“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③吴镇“风竹图”——请看这面墙上的“风竹图”。这是元朝四大书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一吴镇的作品,吴镇是我们嘉兴市嘉善县人,是一位画梅的高手,自称梅花道人,居住的地方称梅花庵。吴镇生活比较清贫,据说他养着一头小毛骡,经常将画好的作品绑在小毛骡的耳朵上,小毛骡便会用他的画到街上去换回他所需的生活用品。吴镇的画艺术价值极高,深为专业人士所推崇。这幅画笔墨潇洒,似乎让我们在画中听到了竹叶在风中的婆娑之声。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3-23 08:28
            回复
              壕股塔及塔院
              嘉兴古时有七塔八寺,壕股塔是七塔中的一塔,始建于宋代以前。塔旁原为寺院,有僧房数间,相传苏东坡曾到此,并与长老饮茶交谈。现在我们看到的壕股塔是在2003年重新建造的,并在2004年的元月对外开放。重建的壕股塔塔高63.36米,共七层。它的建筑沿用了宋朝的风格,塔身为砖砌方形,塔顶形如笔,每层的四角翘角上悬挂风铃,当风吹拂时,便响起悦耳的铃声。塔中木梯盘旋而上,游客可以登塔俯看南湖全景和嘉兴风貌,更有心旷神怡之感。壕股塔是嘉兴市内唯一可登高的塔(可在塔上介绍几处嘉兴代表性建筑物)。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6-03-23 0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