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吧 关注:141贴子:766
  • 4回复贴,共1

奥斯特洛夫斯基自传,及作家亲人的简要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尼古拉·阿列克赛维齐·奥斯特洛夫斯基,生于一九○四年。母亲在“大户人家”作厨娘,哥哥在伏林斯克州西南铁道舍佩托夫卡站的车厂里当钳工。我在初级小学里读过书。从一九一五年十二岁起,就被雇佣 在车站食堂的厨房中作小茶房。 一九一八年在车站的材料栈房里,为机车锯木材, 後来又到鎭上发电厂里当小伙夫。 一九一九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四年成为联共(布)党员,党证为○二八五九七三号。 参加过国内战争,当一个士兵。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间,我做过下列的各种工作:任共青团区委员会的秘书;继而在边区的共青团区委员会中,任民兵训练营的军事委员;继而任秀彼多夫卡共青团区委会的委员;继而任伊斯亚斯拉夫共青团区委会的秘书。被选为伏林斯克州委员会的委员。 自一九二六年起,重病把我赶出了队伍了。一直到 一九三○年都未曾领导过组织工作。躺在床上。眼睛瞎 了。仅仅从事宣传工作。领导党的学习小组。在这几年中,读完共产主义函授大学。 一九三○年成为一个作家。在文学战线上一直继续工作到现在。
(自传够短的。姓名,年龄,籍贯,家庭主要成员,教育,工作,特殊经历,社团背景,健康状况等。更像是在单位报表上填写个人简历。少了几项,一是1921年左右,在七年制学校修课程满后,非毕业离校。1922年上了电工技术学校,几个月后因身体原因肄业。二是1930年因外地住院,没赶上党员资格审查,被自动中止资格。1933年经特别补审手续,恢复资格,党龄仍从1924年算起。)


IP属地:天津1楼2016-03-19 21:16回复
    回避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妻子在1935年复合的事实。作者外甥女的回忆可能掺杂家庭矛盾,另外,奥斯特洛夫斯基去世前几天,对季、加的审判才结束,大规模肃反在作者死后才开始,作者的几个作家朋友死于之后的几年,不太可能作者生前就能反对大肃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3-23 19: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谢谢分享


      IP属地:广东6楼2018-11-25 17:17
      回复
        作者哥哥和妻子的事迹,在原先的帖子里讲过,他们分别是小说中阿尔焦姆和达雅的原型。见https://tieba.baidu.com/p/4705941153https://tieba.baidu.com/p/4705918260


        IP属地:天津8楼2020-02-07 12:27
        回复
          济诺齐卡·奥斯特洛夫斯卡娅(1923-1945),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侄女,德米特里之女,后来她投身于卫国战争,负重伤,1945年2月18日去世。
          奥斯特洛夫斯基传记中的记录
          第一部作品面世,尼古拉颇受鼓舞,更积极、更努力地续写第二部。 近日(1932年),哥哥米佳的小女儿济娜正在这里做客。她才9岁,可她也晓得尼古拉叔叔在做一件挺重要的大事,所以她人虽小,也尽量出力帮忙,念报念书。有时叔叔设想好了一段文字,身旁没别人,这小姑娘会自告奋勇,让叔叔口述,她记录。当然,是小孩子的字体,写得也慢。俄语的拼写每每不正确,难免错别字连篇。可济诺齐卡的乌克兰文,发音相当准确、流利,帮尼古拉叔叔念乌克兰文书报,是她的强项。


          IP属地:天津9楼2020-02-08 1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