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子兔吧 关注:4,185贴子:32,747

【闲聊】清朝八大铁帽子王和他们的王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闲聊的意思,就是闲的时候来聊一聊的意思,就是不保证定时的意思,就是随便聊,不保证逻辑性的意思
手上的资料还在整理,现在心里真的没有底能写得多完整,多靠谱
都是收集的资料,除了恭王府去过之外,剩下的都没去过,要是有地方说错的话,我表示也不负责任
好了,二楼开始


1楼2016-03-15 22:33回复
    支持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15 22:35
    收起回复
      2025-07-19 09:25:31
      广告
      被吞了好几次,不知道这回还会不会被吞


      10楼2016-03-15 23:25
      收起回复


        12楼2016-03-15 23:29
        收起回复
          今天就算了,本来就累得不行,还被度娘好一顿折磨
          剩下的资料还得整理,纠结要不要说得那么复杂


          13楼2016-03-15 23:33
          回复
            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其中恭王府和醇亲王府保存比较完整。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
            这种格局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后金自努尔哈赤起,为了增强战斗力,鼓励士兵进取,就创立了“满八旗”,后来又有了蒙八旗,汉八旗,分封四“和硕”也是对宗亲论功行赏,到了皇太极时期,确立了封爵制度,还扩大了封爵等级,鼓励宗亲子弟建功进取。


            14楼2016-03-15 23:35
            收起回复
              上面说了下清朝对宗亲子弟的分封和继承制度,为的是解释为啥有这么多王府,并且都分布在北京内城,同时铁帽子王府为啥这么牛,接下来就是大致说一下,这些铁帽子王的继承脉络,和相应王府的变迁,现存状况和使用状况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03-16 08:27
              回复
                不过今天会很忙,晚上应该不会更新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6-03-16 08:28
                回复
                  2025-07-19 09:19:31
                  广告
                  这里的所有内容都是我收集的资料,加上我的理解,有一部分是现有资料直接摘过来的,如果有侵权的我情况,通知我一下,我删掉就是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6-03-16 08:31
                  回复
                    催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3-16 15:10
                    收起回复
                      所以,我们所说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六位“和硕亲王”和两位“多罗郡主”


                      22楼2016-03-16 20:43
                      收起回复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和硕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清初“四大贝勒”之一,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与睿亲王多尔衮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于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济尔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顺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被夺爵。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因作战智勇双全,赐号“墨尔根代青”(聪明的统帅),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与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39岁。乾隆四十三年追谥其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多铎是睿亲王多尔衮同胞幼弟,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因天花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后因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和硕庄亲王(原称和硕承泽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曾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被夺爵。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自幼随父祖征战,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但性格狂妄傲慢,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崇德三年,岳托病逝军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被夺爵。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的父亲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23楼2016-03-16 20:46
                        回复
                          下面按照辈分整理一下我收集到资料的各位王爷及其王府的概况表单


                          24楼2016-03-16 20:47
                          回复
                            第一代,即为努尔哈赤儿子辈儿,皇太极的兄弟辈儿,
                            因为起名字的时候还属于少数民族,文化上受关内影响没有统一中国后那么深,所以没“走字”
                            分别是: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


                            25楼2016-03-16 2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