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孩子的回忆我们觉得有可能是沙河子的人,麻烦大家看一下!谢谢!!!
约1987年出生1994年初走失的湖北荆门孟令辉(男)寻亲29785
http://bbs.baobeihuijia.com/thread-71766-1-1.html
l一、寻亲人信息
1、出生日期与失踪时间:寻亲人属兔,大约是93年,94年走丢的,到河北时穿一套兰色的牛仔衣,里面是家做的棉袄,来河北以后就热了起来,。来河北时身上虱子很多。【到河北时应该是春季。】
2、身体特征:高175cm,重80kg,体型一般,五官端正,无残疾。手指头上都是斗箕,没箩,嘴角有颗黑痣。
3、寻亲人口音:东北口音。红薯记得叫地瓜
4、失踪经过:大约是在1994年初春,那时他7岁,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名字叫孟令辉。穿的很厚实,有一天爸爸妈妈吵架了,妈妈走了,爸爸带着他去找妈妈。跟随父亲坐公交上街,车上被人用麻袋带走。曾经记得是被两个男人30~40岁带走。最后卖到河北沧州市清县张家囤村某砖瓦厂。养父是砖厂会计。到河北时穿一套兰色的牛仔衣,里面是家做的棉袄。
l二、家庭成员
1、父亲名叫孟大伟(音),母亲叫袁术雪(音),哥哥叫孟令国(音),邻家两个小伙伴伍海红(音)和伍海泉(音)。伍海红、伍海泉应该比自己大一点,上学了。哥哥也上学了,大概大3岁左右。【根据志愿者回复:孔孟是大家族,寻亲人的父亲按族谱排应该是“祥”字辈,怀疑孟大伟为乳名】
2、记得家里没爷爷,有奶奶,有时候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奶奶来过来陪我和哥哥睡觉。
l三、家乡印象
(一)家乡食物
1.家乡种稻米,以吃米饭为主,面食吃的很少。记得把包谷粉子和成面糊糊,两手拽着着糊糊,一挤一挤的从手指缝里出来像薯条状的直接下到锅里,煮熟,很好吃的。【酸汤子?馇条?】
2.老家的地瓜在湖北就是红薯。家里还用盐腌土豆,用锅煮了吃,家里土豆比较多,有土豆窖。
3.河北的油条是黄的,双根,但是他家乡有种油条是单根,白色,硬的。
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好象吃过很大的蛋。【鹅蛋?】
4.在家经常吃晚饭以后有松塔吃,烧着吃的
5.小伙伴的家里是做豆腐,豆干的,很好吃,我经常在他家吃这些。
(二)家乡环境
1.家住火炕,小时候说的是东北话,老家的冬天下很大的雪;冬天哥哥会做雪橇领他出去玩。每到晚上,家里人就会围在一起烤火盆,烧松子、松塔。
2.父亲是做药材生意也收蛇。记忆儿时家庭条件还不错。他记得家里有一口大缸,里面都是蛇。用木头架子夹蛇往袋子里装,半袋子半袋子的卖给爸爸。爸爸会治病,曾经用蛇皮炒鸡蛋治自己的感冒发烧。好像记得父亲在河边杀蛇。
3.家里有很多野鸭蛋。家里养鸭子,种水稻。家乡的家禽比较多 ,鸡,鸭,鹅,很多的野鸭蛋,有人打鸟吃,被山雕叼起来过。
4.家好像是五间连着的平房,院子是用木头围起来的,家住在山脚下,一出门就是一条土路,旁边有一条小河,上面架着一座桥,一上桥就可以看见桥的那面都是房子。桥到家有里把路。【里把路?是否之前打错字?是篱笆路么?】
5.记得家附近好象有楼房,家里出去没多远就是大马路,那马路上有路灯,到晚上就亮了起来!
6.家门口的河水,夏天比较浅,冬天河水很大,结冰,我们冬天在冰上打的螺。【可能是水稻田灌溉期,所以夏天水少,冬天没人用水就多?】
7.附近山上有狼,晚上经常有狼叫,很害怕。【根据志愿者回复:孟令国所说的狼叫可以排除,狼一般不会在山区出现,多数出现在草原、丘陵荒漠地区。他所说的听到狼叫,可能是狗在求偶期的叫声。(俗称狗哭。类似狼叫。小孩不懂,认为是狼嚎了!)】
8.家后面的山上有个破庙,没和尚,有一次和小伙伴玩的时候玩到天黑,我们全部从山上滑下了的,全部受伤流血,家里大人都知道这事。
9.老家的柴火比较多,有种树皮一点就燃,拿棒子缠一圈那种树皮一点就燃,可以当火把用,引火也用这树皮。【桦树?】
10.在家后面的山上拔过人参,人参是从石头缝那样的土地拔出来的,不是沙土里挖的。
11.山上有一种椭圆形像小碗(就像贝壳的半边)那么大的果实,我们经常拣这东西玩,圆的,中间有窝;【橡树果(也叫柞树)?】
12.学校离家有3、4里路。
l志愿者回复线索
1.寻亲人提到过“自治”这样的音译地方。
2.土豆。黑龙江是土豆主产区,吉林白山有个红土崖的地方,也产土豆。
3.人参。山上的人参是很少见的,大约在大林子里住的人一生中也不太可能就遇上人参,孩子在石头缝看到人参,很不寻常。会不会是党参?细参?
4.松子,松塔应该不是在家附近,应该是父亲出去采,晚上不回家,奶奶陪寻亲人和哥哥睡。
l志愿者调查
2016年3月河北志愿者沧州若溪查1990年沧州往东北的汽车,知情人说通东北的很少,吉林和沈阳有,似乎两天发一次。
约1987年出生1994年初走失的湖北荆门孟令辉(男)寻亲29785
http://bbs.baobeihuijia.com/thread-71766-1-1.html
l一、寻亲人信息
1、出生日期与失踪时间:寻亲人属兔,大约是93年,94年走丢的,到河北时穿一套兰色的牛仔衣,里面是家做的棉袄,来河北以后就热了起来,。来河北时身上虱子很多。【到河北时应该是春季。】
2、身体特征:高175cm,重80kg,体型一般,五官端正,无残疾。手指头上都是斗箕,没箩,嘴角有颗黑痣。
3、寻亲人口音:东北口音。红薯记得叫地瓜
4、失踪经过:大约是在1994年初春,那时他7岁,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名字叫孟令辉。穿的很厚实,有一天爸爸妈妈吵架了,妈妈走了,爸爸带着他去找妈妈。跟随父亲坐公交上街,车上被人用麻袋带走。曾经记得是被两个男人30~40岁带走。最后卖到河北沧州市清县张家囤村某砖瓦厂。养父是砖厂会计。到河北时穿一套兰色的牛仔衣,里面是家做的棉袄。
l二、家庭成员
1、父亲名叫孟大伟(音),母亲叫袁术雪(音),哥哥叫孟令国(音),邻家两个小伙伴伍海红(音)和伍海泉(音)。伍海红、伍海泉应该比自己大一点,上学了。哥哥也上学了,大概大3岁左右。【根据志愿者回复:孔孟是大家族,寻亲人的父亲按族谱排应该是“祥”字辈,怀疑孟大伟为乳名】
2、记得家里没爷爷,有奶奶,有时候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奶奶来过来陪我和哥哥睡觉。
l三、家乡印象
(一)家乡食物
1.家乡种稻米,以吃米饭为主,面食吃的很少。记得把包谷粉子和成面糊糊,两手拽着着糊糊,一挤一挤的从手指缝里出来像薯条状的直接下到锅里,煮熟,很好吃的。【酸汤子?馇条?】
2.老家的地瓜在湖北就是红薯。家里还用盐腌土豆,用锅煮了吃,家里土豆比较多,有土豆窖。
3.河北的油条是黄的,双根,但是他家乡有种油条是单根,白色,硬的。
小时候过生日的时候好象吃过很大的蛋。【鹅蛋?】
4.在家经常吃晚饭以后有松塔吃,烧着吃的
5.小伙伴的家里是做豆腐,豆干的,很好吃,我经常在他家吃这些。
(二)家乡环境
1.家住火炕,小时候说的是东北话,老家的冬天下很大的雪;冬天哥哥会做雪橇领他出去玩。每到晚上,家里人就会围在一起烤火盆,烧松子、松塔。
2.父亲是做药材生意也收蛇。记忆儿时家庭条件还不错。他记得家里有一口大缸,里面都是蛇。用木头架子夹蛇往袋子里装,半袋子半袋子的卖给爸爸。爸爸会治病,曾经用蛇皮炒鸡蛋治自己的感冒发烧。好像记得父亲在河边杀蛇。
3.家里有很多野鸭蛋。家里养鸭子,种水稻。家乡的家禽比较多 ,鸡,鸭,鹅,很多的野鸭蛋,有人打鸟吃,被山雕叼起来过。
4.家好像是五间连着的平房,院子是用木头围起来的,家住在山脚下,一出门就是一条土路,旁边有一条小河,上面架着一座桥,一上桥就可以看见桥的那面都是房子。桥到家有里把路。【里把路?是否之前打错字?是篱笆路么?】
5.记得家附近好象有楼房,家里出去没多远就是大马路,那马路上有路灯,到晚上就亮了起来!
6.家门口的河水,夏天比较浅,冬天河水很大,结冰,我们冬天在冰上打的螺。【可能是水稻田灌溉期,所以夏天水少,冬天没人用水就多?】
7.附近山上有狼,晚上经常有狼叫,很害怕。【根据志愿者回复:孟令国所说的狼叫可以排除,狼一般不会在山区出现,多数出现在草原、丘陵荒漠地区。他所说的听到狼叫,可能是狗在求偶期的叫声。(俗称狗哭。类似狼叫。小孩不懂,认为是狼嚎了!)】
8.家后面的山上有个破庙,没和尚,有一次和小伙伴玩的时候玩到天黑,我们全部从山上滑下了的,全部受伤流血,家里大人都知道这事。
9.老家的柴火比较多,有种树皮一点就燃,拿棒子缠一圈那种树皮一点就燃,可以当火把用,引火也用这树皮。【桦树?】
10.在家后面的山上拔过人参,人参是从石头缝那样的土地拔出来的,不是沙土里挖的。
11.山上有一种椭圆形像小碗(就像贝壳的半边)那么大的果实,我们经常拣这东西玩,圆的,中间有窝;【橡树果(也叫柞树)?】
12.学校离家有3、4里路。
l志愿者回复线索
1.寻亲人提到过“自治”这样的音译地方。
2.土豆。黑龙江是土豆主产区,吉林白山有个红土崖的地方,也产土豆。
3.人参。山上的人参是很少见的,大约在大林子里住的人一生中也不太可能就遇上人参,孩子在石头缝看到人参,很不寻常。会不会是党参?细参?
4.松子,松塔应该不是在家附近,应该是父亲出去采,晚上不回家,奶奶陪寻亲人和哥哥睡。
l志愿者调查
2016年3月河北志愿者沧州若溪查1990年沧州往东北的汽车,知情人说通东北的很少,吉林和沈阳有,似乎两天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