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巴根那
海勒根那(蒙古族)
一
巴根那和我家羊群失踪的那几天,正赶上我父亲的哮喘病犯了。春天干冷的大风裹挟着铺天盖地的沙尘差点要了父亲的命。母亲瞒过父亲,求乡人到四野和邻村各处去找,都没有哥哥的一点消息。因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人们很少出屋,都躲在各自的家里睡觉,或者三五一群喝酒、赌牌,看黑白电视(那几天正上演《西游记》)。唯有查干村的那顺老头提供了一点线索,那天他邻村的亲家杀猪请吃,他喝得醉意醺醺,趴在驴车上,冒着五米之外不见人影的沙尘暴回走,冷不丁听见有羊群咩咩的大呼小叫,趔趔趄趄地相拥前行,却没见人驱赶。那顺奇怪,以为是被大风刮失的,正欢喜捡了这大堆外财,后来一琢磨不对,若是被风刮走的羊应该顺风走,而这群羊分明是顶着大风拼命北移,没有牧羊人是不可能成行的。那顺没敢轻举妄动,满心狐疑眼见着这群羊与自己失之交臂了,愣是没看见牧羊人的踪影。当寻找哥哥的乡人不胜其烦地打断老头的喋喋不休,直截了当地问他那群羊是不是十一只时,老头糊涂了,说当时风太大,他看得不是很真切,也许比十一只要多得多。
那年苦春头上,我家真是祸不单行。由于头年的干旱歉收,加上勒肚子还父亲治病欠下的外债,我家过了正月就缺了吃食,更甭说牲畜。母亲养的一口老母猪正巧下崽,没有正经的饲料可喂,母猪一天到晚只能喝一些米汤和清水糠食,这根本无法抵挡九只猪崽的吃奶所需。骨瘦如柴的母猪甚至走路都打晃,整天因饥饿而满院子嚎叫。而我家唯一一头乳牛和那几只羊的情形与母猪相差无几,每天傍晚由哥哥从野外赶回来都东倒西歪,几至被风吹倒。我们家乡属于科尔沁沙地,野外除了遍地白沙就是割过秸秆的庄稼地,牛羊根本无草可食。可我贫寒的家境又哪来的饲料可喂它们呢?
苦盼着的青草仍未发芽……终有一天夜里,我家牛圈里发生了惨剧:饿疯眼了的母猪竟然向卧在牛圈里的那头乳牛发起了进攻,瘦骨嶙峋的乳牛连站立起来的力量都没有,被母猪掏开肚子,活活吃掉了一条后腿。等我父亲发现已是第二天清晨,倒在血泊中的牛还眨动着眼睛……
乳牛死去的一个星期后,我家的三只小羊也相继死去,一只饿死,另外两只因为在村边的垃圾场误食了大量废弃塑料,肠梗阻而死。父亲在剥开它们的肚皮时拽出了至少十几斤各式塑料袋。
更为蹊跷的是,我家那两只已长到半大的家鹅,一天傍晚在我哥哥风风火火的驱赶下,跑着跑着竟然扑棱棱地腾空而起,一直越过邻居的房顶和院落里高大的柳树,飞到晚霞红艳的天边去了……
家鹅飞走在我们的民俗里意味着不祥:谁家的鹅飞走谁家就有大的祸端。被疾病和贫困闹得脾气暴躁的父亲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哥哥,那天傍晚,父亲向垂头丧气的巴根那大发雷霆,骂他是个不中用的东西,连几只鹅都看不好。父亲的乱发脾气只能伤害哥哥,要知道,巴根那有多么要强,而他的倔强也是村里有名的,谁若是招惹了他,他会一条道跑到黑。
二
说起我哥哥巴根那,因为家境贫寒,他初中毕业就放弃了学业,并自动挑起了家庭的大梁。哥哥还煞费苦心,用耕种之余卖冰棍挣的钱买了五只兔子,发展养殖业。哥哥以为靠这几只兔子或许能改变家境,这让他在农闲时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挖兔菜,收拾兔舍。
在最初半年里,貌似忠良的兔子们也确实为哥哥带来了希望,它们以老鼠一般的繁殖力生下了一窝又一窝的兔崽儿,让我的家人皆大欢喜。求成心切的哥哥乘胜出击,一次,母亲抓了几只猪崽让他拿到集市上卖,结果卖猪崽的钱让哥哥私自截留,从集上又买了五只母兔回来。然而就是这几只兔子惹来了祸患,让哥哥前功尽弃,所有的努力成为了徒劳。这几只兔子一旦进入兔舍,就把一种口蹄都长疮最后因烂掉而死的疾病传染给了所有兔子。哥哥和父亲当时像两个专业的兽医,翻阅了村里所有能找到的兽医书籍,给兔子施以各种药方药品,在兔舍里里外外又喷洒了不知多少遍消毒液;爷俩又日夜守候在兔子身边,把兔子一遍一遍抓来用消毒水洗澡……结果是兔子照例一只一只死亡,疾病无以阻挡。
对这样的结局,年轻的巴根那始料不及,那些天里他意志消沉,形容枯槁。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有苦口婆心地劝说。后来好长时间巴根那才从失败的阴影中缓过劲来。严寒的冬天,哥哥又重振斗志,搭别人的四轮车与人合伙做起了买卖。从东镇收了鱼去西镇卖,又从西镇上了菜卖往东镇。谁料,又一件意想不到的祸事打碎了哥哥的致富梦:一次去东镇的途中,满载土豆的四轮车驶过一段该死的冰面公路,就翻下了路基,把巴根那的三根脚趾断送了。我的哥哥花掉了他含辛茹苦做买卖挣下的一点钱治好了脚,却落了个终身残疾:那条伤了脚筋的左腿成了跛足。
转眼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乡里年轻人大都十八九岁订婚),巴根那本来长相英俊,在村里又有吃苦耐劳的好名声,只因为家境不好,又有腿疾,就没有姑娘肯嫁,这更给哥哥心境添忧。这期间命运仿佛也变着法作弄巴根那,那几年科尔沁连年大旱,因为草原和湿地全部变为耕田,灌溉又耗尽了枯瘦的河流,干旱无雨已是必然。巴根那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想搞点副业去邻乡挖药材被罚款;到城里盖高楼做小工又给工头骗,本乡的工头卷了所有民工的钱逃之夭夭……原本活泼好动的哥哥彻底被厄运击垮了,打那时起他就忧郁成性、沉默寡言了,一天到晚只知干活、睡觉,跟家里人和乡人都不再说话。偶尔独自去村外沙地里像个老人那样晒太阳。要知道这片沙地几十年前还是草甸子,更曾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孝庄皇后、曾格林沁的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故乡。七十年前,我们家乡还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嘎达梅林,他为了反对蒙古王公和军阀放垦草原,战死在我们村子边上的新开河里。如今连新开河也早已干涸,满河床的白沙。而我的族人也曾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姓乞彦的部族,当年追随圣主驰骋天下,现在却成了地道的农民,连母语都忘记了。
父亲眼睁睁看着儿子日渐消瘦,心下焦急,可一着急哮喘病就犯。父亲睡不着觉,喉咙里拉着风箱和母亲说:“去哈达盖他舅舅家一趟吧。”
母亲说:“做什么?”
父亲说:“赊几只羊回来。”
母亲说:“赊羊干什么?”
父亲冲巴根那努努嘴,母亲就会意了,第二天一早出去,五天后真的拉回几只羊来。
如父亲所料,看见羊群的哥哥,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那天巴根那像个孩子一样把几只羊端详来端详去,连饭也不吃就去为羊们收拾羊圈。他把我家那头灰骒驴从驴棚牵出来,拴在了一边,然后把羊赶进去,这样驴棚就变成了羊圈。又连夜去割来谷草,耐心喂给羊,细眉细眼地看着六只羊抢吃,直到母亲把米饭端到他跟前,他才感到饥饿。
(哥哥后来对羊的痴迷竟然达到了与羊同居羊圈的地步,这件事一度成为我们乡村的笑谈。)
那年的旱灾更加严重,让我家乡几至颗粒无收:禾苗生长的整个暑期,滴雨未下。多年的抽水灌溉,使地下水枯竭,临到干旱年头,机井竟然也哑了喉咙,“稀溜溜”地叫个不停,就是抽不出水来。乡人苦守着了火的田地,长吁短叹,没有任何办法。可怜我哥哥已经发展到十四只的羊群,熬过了没有草料和粮食可喂的冬天,也注定熬不过苦春……
这种情形之下,挨了父亲一顿训骂的哥哥,竟然和他的羊群一起失踪了。
海勒根那(蒙古族)
一
巴根那和我家羊群失踪的那几天,正赶上我父亲的哮喘病犯了。春天干冷的大风裹挟着铺天盖地的沙尘差点要了父亲的命。母亲瞒过父亲,求乡人到四野和邻村各处去找,都没有哥哥的一点消息。因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人们很少出屋,都躲在各自的家里睡觉,或者三五一群喝酒、赌牌,看黑白电视(那几天正上演《西游记》)。唯有查干村的那顺老头提供了一点线索,那天他邻村的亲家杀猪请吃,他喝得醉意醺醺,趴在驴车上,冒着五米之外不见人影的沙尘暴回走,冷不丁听见有羊群咩咩的大呼小叫,趔趔趄趄地相拥前行,却没见人驱赶。那顺奇怪,以为是被大风刮失的,正欢喜捡了这大堆外财,后来一琢磨不对,若是被风刮走的羊应该顺风走,而这群羊分明是顶着大风拼命北移,没有牧羊人是不可能成行的。那顺没敢轻举妄动,满心狐疑眼见着这群羊与自己失之交臂了,愣是没看见牧羊人的踪影。当寻找哥哥的乡人不胜其烦地打断老头的喋喋不休,直截了当地问他那群羊是不是十一只时,老头糊涂了,说当时风太大,他看得不是很真切,也许比十一只要多得多。
那年苦春头上,我家真是祸不单行。由于头年的干旱歉收,加上勒肚子还父亲治病欠下的外债,我家过了正月就缺了吃食,更甭说牲畜。母亲养的一口老母猪正巧下崽,没有正经的饲料可喂,母猪一天到晚只能喝一些米汤和清水糠食,这根本无法抵挡九只猪崽的吃奶所需。骨瘦如柴的母猪甚至走路都打晃,整天因饥饿而满院子嚎叫。而我家唯一一头乳牛和那几只羊的情形与母猪相差无几,每天傍晚由哥哥从野外赶回来都东倒西歪,几至被风吹倒。我们家乡属于科尔沁沙地,野外除了遍地白沙就是割过秸秆的庄稼地,牛羊根本无草可食。可我贫寒的家境又哪来的饲料可喂它们呢?
苦盼着的青草仍未发芽……终有一天夜里,我家牛圈里发生了惨剧:饿疯眼了的母猪竟然向卧在牛圈里的那头乳牛发起了进攻,瘦骨嶙峋的乳牛连站立起来的力量都没有,被母猪掏开肚子,活活吃掉了一条后腿。等我父亲发现已是第二天清晨,倒在血泊中的牛还眨动着眼睛……
乳牛死去的一个星期后,我家的三只小羊也相继死去,一只饿死,另外两只因为在村边的垃圾场误食了大量废弃塑料,肠梗阻而死。父亲在剥开它们的肚皮时拽出了至少十几斤各式塑料袋。
更为蹊跷的是,我家那两只已长到半大的家鹅,一天傍晚在我哥哥风风火火的驱赶下,跑着跑着竟然扑棱棱地腾空而起,一直越过邻居的房顶和院落里高大的柳树,飞到晚霞红艳的天边去了……
家鹅飞走在我们的民俗里意味着不祥:谁家的鹅飞走谁家就有大的祸端。被疾病和贫困闹得脾气暴躁的父亲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哥哥,那天傍晚,父亲向垂头丧气的巴根那大发雷霆,骂他是个不中用的东西,连几只鹅都看不好。父亲的乱发脾气只能伤害哥哥,要知道,巴根那有多么要强,而他的倔强也是村里有名的,谁若是招惹了他,他会一条道跑到黑。
二
说起我哥哥巴根那,因为家境贫寒,他初中毕业就放弃了学业,并自动挑起了家庭的大梁。哥哥还煞费苦心,用耕种之余卖冰棍挣的钱买了五只兔子,发展养殖业。哥哥以为靠这几只兔子或许能改变家境,这让他在农闲时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挖兔菜,收拾兔舍。
在最初半年里,貌似忠良的兔子们也确实为哥哥带来了希望,它们以老鼠一般的繁殖力生下了一窝又一窝的兔崽儿,让我的家人皆大欢喜。求成心切的哥哥乘胜出击,一次,母亲抓了几只猪崽让他拿到集市上卖,结果卖猪崽的钱让哥哥私自截留,从集上又买了五只母兔回来。然而就是这几只兔子惹来了祸患,让哥哥前功尽弃,所有的努力成为了徒劳。这几只兔子一旦进入兔舍,就把一种口蹄都长疮最后因烂掉而死的疾病传染给了所有兔子。哥哥和父亲当时像两个专业的兽医,翻阅了村里所有能找到的兽医书籍,给兔子施以各种药方药品,在兔舍里里外外又喷洒了不知多少遍消毒液;爷俩又日夜守候在兔子身边,把兔子一遍一遍抓来用消毒水洗澡……结果是兔子照例一只一只死亡,疾病无以阻挡。
对这样的结局,年轻的巴根那始料不及,那些天里他意志消沉,形容枯槁。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有苦口婆心地劝说。后来好长时间巴根那才从失败的阴影中缓过劲来。严寒的冬天,哥哥又重振斗志,搭别人的四轮车与人合伙做起了买卖。从东镇收了鱼去西镇卖,又从西镇上了菜卖往东镇。谁料,又一件意想不到的祸事打碎了哥哥的致富梦:一次去东镇的途中,满载土豆的四轮车驶过一段该死的冰面公路,就翻下了路基,把巴根那的三根脚趾断送了。我的哥哥花掉了他含辛茹苦做买卖挣下的一点钱治好了脚,却落了个终身残疾:那条伤了脚筋的左腿成了跛足。
转眼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乡里年轻人大都十八九岁订婚),巴根那本来长相英俊,在村里又有吃苦耐劳的好名声,只因为家境不好,又有腿疾,就没有姑娘肯嫁,这更给哥哥心境添忧。这期间命运仿佛也变着法作弄巴根那,那几年科尔沁连年大旱,因为草原和湿地全部变为耕田,灌溉又耗尽了枯瘦的河流,干旱无雨已是必然。巴根那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想搞点副业去邻乡挖药材被罚款;到城里盖高楼做小工又给工头骗,本乡的工头卷了所有民工的钱逃之夭夭……原本活泼好动的哥哥彻底被厄运击垮了,打那时起他就忧郁成性、沉默寡言了,一天到晚只知干活、睡觉,跟家里人和乡人都不再说话。偶尔独自去村外沙地里像个老人那样晒太阳。要知道这片沙地几十年前还是草甸子,更曾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孝庄皇后、曾格林沁的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故乡。七十年前,我们家乡还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嘎达梅林,他为了反对蒙古王公和军阀放垦草原,战死在我们村子边上的新开河里。如今连新开河也早已干涸,满河床的白沙。而我的族人也曾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姓乞彦的部族,当年追随圣主驰骋天下,现在却成了地道的农民,连母语都忘记了。
父亲眼睁睁看着儿子日渐消瘦,心下焦急,可一着急哮喘病就犯。父亲睡不着觉,喉咙里拉着风箱和母亲说:“去哈达盖他舅舅家一趟吧。”
母亲说:“做什么?”
父亲说:“赊几只羊回来。”
母亲说:“赊羊干什么?”
父亲冲巴根那努努嘴,母亲就会意了,第二天一早出去,五天后真的拉回几只羊来。
如父亲所料,看见羊群的哥哥,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那天巴根那像个孩子一样把几只羊端详来端详去,连饭也不吃就去为羊们收拾羊圈。他把我家那头灰骒驴从驴棚牵出来,拴在了一边,然后把羊赶进去,这样驴棚就变成了羊圈。又连夜去割来谷草,耐心喂给羊,细眉细眼地看着六只羊抢吃,直到母亲把米饭端到他跟前,他才感到饥饿。
(哥哥后来对羊的痴迷竟然达到了与羊同居羊圈的地步,这件事一度成为我们乡村的笑谈。)
那年的旱灾更加严重,让我家乡几至颗粒无收:禾苗生长的整个暑期,滴雨未下。多年的抽水灌溉,使地下水枯竭,临到干旱年头,机井竟然也哑了喉咙,“稀溜溜”地叫个不停,就是抽不出水来。乡人苦守着了火的田地,长吁短叹,没有任何办法。可怜我哥哥已经发展到十四只的羊群,熬过了没有草料和粮食可喂的冬天,也注定熬不过苦春……
这种情形之下,挨了父亲一顿训骂的哥哥,竟然和他的羊群一起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