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鉴吧 关注:23贴子:2,182
  • 14回复贴,共1

【刷戏的这一天到底还是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达拉维龄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3-12 10:46回复
    【近常往礼部协查各地方省稽核禁书一事,所闻不少前朝旧本,夜来挑灯翻读,注脚写满应废之言,白日里恍惚疲倦,这日用毕早膳,趁天光尚好,携一卷经传在园中小坐】
    【日头一暖,晒得人昏沉,未读几言已依石假寐,远闻人声脚步,迷糊中还当是自己房中,欲翻身寻静,脑袋一点,打石头上摔下,赶紧捡了书入怀,唯恐叫人瞧见失态】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3-12 10:53
    回复
      2025-05-16 15:15:27
      广告
      【梦中回想那日正大光明殿内,帝声洪亮,后宗室遭斥,皆历历在目。今诸事虽顺,但那日之事仍难忘怀。从仕之初,乃知君谕金口,虽有谏言之说,但岂有反复之理】
      【事发他人之身,仍牵扯自己,大姐近前来问,两眼一抬,还有些茫然】
      啊?
      【这才觉怀中抱着书卷,嬉笑摊开,一复旧态,道】
      近日多读蜚蜚之词,闲来捧读圣贤,才得心宁,大姐怎么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3-12 11:13
      回复
        成成成,是弟弟自个好闲,借读书为名,实则出来赏春日之景,这话大姐爱听了?
        【与大姐差不离几年,在她跟前却时同幼弟顽童,见她如避什么洪水猛兽,躲书不借,玩心起,非塞进她手中不可】
        大姐不读,怎知其中无趣?难不成戏本话词,套来套去的陈词滥调还更引人入胜?
        【受家学之教,入书堂启蒙即读各家经典,阿玛虽不管教,但若玛法看见个别闲书,保不得大发雷霆,若非今次查书一事,还不知天下之文无奇不有,大姐追问,又觉多说不宜,一叹,坐在身后石上,道】
        各地受领谕旨,岂有不顺之理?大姐也晓得,京里为此沸扬,倒比禁什么书更折腾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3-12 11:53
        回复
          哎,后头的弟弟啊,若真能谋得出息,是阖家之幸,合该喜庆之事,没什么小不小瞧的
          【不晓得大姐什么心思,此事家中也未议论,长辈们不说,也未多嘴去问,若真能靠功名上进,有何不可,比我这蒙荫入仕,来头要好听得多。要说小瞧倒是没有,要说羡慕,大抵有些,只未同大姐说】
          科举之事,都是大人们议论,弟弟我哪儿晓得,此事也不会扯到督察院来
          【调了礼科给事中,又逢查书差事,整日驻在礼部,不晓得的还当真道我转部换衙,这一忙乎,家中事也未顾及,道】
          这几日未见她,原总在园子碰上,还是弟弟粗心,竟也未察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03-13 11:31
          回复
            三婶?又干三婶何事了?
            【虽说是大姐,但她们女人家的细碎琐事,向也不耐过问,家长里短之事,打捧起了圣贤书起,也作充耳不闻。都道是家业大了,难免有些摩擦,但还从未听大姐提起过,此话一说,不免好奇,道】
            金海湖、香山、潭柘寺,有的是去处,但大姐不知她心结所在,带出去了也不过换个地方伤怀,又有何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6-03-13 15:18
            回复
              大姐可不像会说这样话的人
              【常去三姨那儿坐,偶也见些铺子账本,从未问及细则,也没真打算知道个透底。虽都是自家人,各房各家也不尽都一心,三姨自己若要留个底,大家不伤颜面即是。但咱们这房,阿玛不管,弟弟不管,将来无本可争,大姐独个,恐怕无力支撑,坐起身道】
              有个机会,大姐去瞧瞧就是了,三姨好说话,指不定教两手


              26楼2016-03-15 11:25
              回复
                正是晓得,才觉大姐说这样的话,稀奇得很
                【原也是玩笑话,三姨熟悉账务,样样掌管得井井有条,突多个人手,指不定还是帮了倒忙。大姐话锋转到四弟身上,依他那性子,还不若让大姐自个去,笑道】
                得了,他更罢了,我也是瞎说两句,哪儿还能真强人所难?大姐不愿,阿玛头一个舍不得,哪儿是我说了算的


                28楼2016-03-16 0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