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环境吧 关注:1贴子:81
  • 6回复贴,共1

倒春寒:为什么春天忽冷忽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寒潮并不是秋冬季的专属
“乍暖还清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这是北宋词人张先《青门引》中的名句,含蓄婉转,丽辞腻声的背后,描述的正是一种公众耳熟能详天气现象——倒春寒:临近清明时节,刚刚转暖的天气又变的寒冷起来,风雨交加的一天,直到晚上才停止。


IP属地:陕西1楼2016-03-09 20:55回复
    其实,古诗词中类似的描述天气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李清照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看来与秋天的寂寥、冬天的萧瑟相比,生机盎然的的春天出现的气温激烈变化,似乎才让人“最难将息”,于是更有了“春捂秋冻”的说法。时值三月,又到了忽冷忽热的时候,这一期气象控,我们就来聊聊任性的春季冷空气。
      提起寒潮,人们大多会认为它属于秋天和冬天,但实际上从数据上来看,秋季是寒潮频发的季节,春季其次,冬季则是最少的,因为根据气象科学的定义,冬季天气寒冷,基础温度低,受冷空气来临造成的降温反而十分有限。


    IP属地:陕西2楼2016-03-09 20:56
    回复
      2025-05-21 16:58:34
      广告
      2010年4月13日上午,北京发出历史上第一个霜冻蓝色预警信号,当夜最低气温逼近0℃,京城遭遇五年来最晚霜冻和最冷“倒春寒”。
      每年立春节气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缓慢回升,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10℃,就达到了春季的标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有些年份,南方许多地区2月下旬就已经进入了春天,但在天气回暖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冷空气的侵入,特别是在江南和沿长江一带,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从而出现春季连阴雨,使得气温明显降低,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在气象学上,倒春寒通常指的是,由于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3月—4月)气温较常年偏低的天气现象。冬春过渡季节,气温逐渐上升,入春后,常因较强冷空气入侵,导致气温剧烈下降,并明显低于常年值。倒春寒容易造成大范围地区树木和农作物受冻害影响,冷空气南下的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时,出现大规模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IP属地:陕西3楼2016-03-09 20:56
      回复
        这些年份春寒料峭
        今年1月初的全国性寒潮天气让人记忆深刻,多地最低气温都突破了历史极值,但盘点近50年来全国重大寒潮灾害天气,不难发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寒潮天气都出现在春季。
          1972年3月28日至4月2日:出现全国性寒潮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早稻烂秧严重,油菜、豌豆遭受冻害。湖南因烂秧损失谷种15万t,江西早稻损失1亿多元,福建北部更是出现了严重的清明寒。
          1982年5月10日至14日:这次寒潮过程使北方地区出现晚霜冻,宁夏、青海、甘肃出现低温冻害,广东广西普降大到暴雨,湖南出现大风冰雹。京广铁路中断半个月,仅粤北韶关、肇庆两地经济损失就达3.6亿元。
          1983年4月25日至30日:此次全国性寒潮日平均气温总降温达7-16℃,全国22个省(市、区)出现1949年以来范围最大,危害最重的雪灾、风灾、雹灾和冻灾,全国超过700个县(市)农田受灾,死亡数千人,受伤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IP属地:陕西4楼2016-03-09 20:57
        回复
          1998年3月:两次大范围全国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分别于3月18日至22日和3月31日至4月2日,其中第一次除西藏外全国大部地区降温6~8℃,内蒙古中部、宁夏、华中中部、华南等地降温12~14℃。第二次东北、华北至江南大部、西藏中部等地区降温6~8℃,华中东部等地降温10~12℃南方地区出现了少见的春季强寒潮天气,沪苏皖赣鄂等省份出现降雪,致使上述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农作物遭受冻害。


          IP属地:陕西5楼2016-03-09 20:57
          回复
            为什么春天忽冷又忽热
            以前我们常说“六月的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怎么连三四月这样的春天天气也开始“变化莫测”忽冷忽热起来,气温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春天天气真的是这样的吗?
              原来,在春天,当某一地区前期处于暖脊控制下,天气晴好,就会出现迅速的升温,如果突然大气环流发生调整,环流经向度加大,之前暖脊控制的区域就会变为冷槽控制,那么,就会出现忽然升温又忽然降温的情况。从历史统计结果来看,倒春寒并不是什么“稀有品”。1951年至2015年的3月至5月,全国共发生538次冷空气过程,平均每年春季就会发生3.8次冷空气过程,平均下来基本上每20天左右就要出现一次冷空气。


            IP属地:陕西6楼2016-03-09 20:57
            回复
              合理膳食起居远离“倒春寒”困扰
              开篇诗文中张先写“残花中酒 又是去年病”虽然无法确定张先笔下的“去年病”到底是不是因为剧烈的温度变化引起的,但春季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也特别容易引起心脑血管和哮喘等疾病,除了初春气候变化大,也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气管痉挛,诱发哮喘外,主要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有关,那么“残花中酒”“也就合情合理了。
                春季要少食酸,多增甘。酸性食物吃多了会使肝火更旺,而性味甘平的食物就可有效调节肝火。如果多吃些山药、蓬蒿、马兰头、韭菜、鸡肝等,对于清肝可起到恰到好处的作用。而肉类等油腻食物在春季不宜过多进食。建议春季养肝要做到忌酸涩、忌油腻和忌酒。除此之外,春季还应忌吃羊肉、海鱼、虾等好发食物,注意摄取维生素、无机盐和优质蛋白质。


              IP属地:陕西8楼2016-03-09 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