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小院,我们的家
刘松萝
我的家史有不典型的地方,也有典型的地方。说不典型,是因为我们不算老北京,不算有很长历史的家族,也没有大的宅院。说典型,是因为我们同千千万万农民一样进了城,变成了市民。
0. 引子,童年的记忆——摘自《燕赵慷慨悲歌之士》
春天来了,阳光洒在干燥的土地上,路边的槐树吐出了嫩芽。一辆拖拉机挂着犁铧隆隆驶过,卷起阵阵烟尘……我最初的记忆,完整一些的童年的记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所回忆的,不是春耕的景象,而是那时北京一年一度的胡同道路维护。由于当时的胡同里大多是土路,一年下来变坑洼不平,下雨便会成为泥潭。
我和伙伴跟在拖拉机的后面又跑又跳,检拾翻出来的石子和玻璃片。养路工人把土块打碎,过筛,压路机把道路重新压平。这样在几天之内,道路不但平整,而且细致,比现在的柏油马路还好。
我问过不少北京人,他们对此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我曾幻想,要把这一景象作为小说的开头。
我开始懂事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不过,那时的人心尚不险恶,社会公德尚好,社会秩序尚存。那几年的事情,让我坚信文革是胡闹,改革中的一些事情也是胡闹,是不可以的。
那时父亲被迫“赋闲”在家,仍然整日写啊写啊,写那些看似永远无法出版的东西。
那小院,就是我的百草园,我的乐园。
我读过父亲写的《瓜棚记》。书中讲述一位少年热爱科学,一心改良渡船。后来一位长者告诉他,这样的改良前人已经做过了。他鼓励少年的探索,少年于是就上学去了。
这是一篇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不知为什么评论界很少提及。令人欣慰的是,1956年6月刊载《瓜棚记》的上海《少年文艺》,将要把此文收进刊物60年精选本。
书中少年常常听一位看瓜的老人讲述过去的事情。书的封面上话的就是少年坐在瓜地里,他的头上是满天星斗,他的对面就是讲故事的老人。
夏天,当我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仰望星空,月光下的枣叶闪闪发光,像是蜡制成的。在这天然的大伞下面,在这天然的屋顶下面,我好像躺在故乡的沙滩上,是那样的心旷神怡。
我哪里知道,就在那时,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刘松萝
我的家史有不典型的地方,也有典型的地方。说不典型,是因为我们不算老北京,不算有很长历史的家族,也没有大的宅院。说典型,是因为我们同千千万万农民一样进了城,变成了市民。
0. 引子,童年的记忆——摘自《燕赵慷慨悲歌之士》
春天来了,阳光洒在干燥的土地上,路边的槐树吐出了嫩芽。一辆拖拉机挂着犁铧隆隆驶过,卷起阵阵烟尘……我最初的记忆,完整一些的童年的记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所回忆的,不是春耕的景象,而是那时北京一年一度的胡同道路维护。由于当时的胡同里大多是土路,一年下来变坑洼不平,下雨便会成为泥潭。
我和伙伴跟在拖拉机的后面又跑又跳,检拾翻出来的石子和玻璃片。养路工人把土块打碎,过筛,压路机把道路重新压平。这样在几天之内,道路不但平整,而且细致,比现在的柏油马路还好。
我问过不少北京人,他们对此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我曾幻想,要把这一景象作为小说的开头。
我开始懂事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不过,那时的人心尚不险恶,社会公德尚好,社会秩序尚存。那几年的事情,让我坚信文革是胡闹,改革中的一些事情也是胡闹,是不可以的。
那时父亲被迫“赋闲”在家,仍然整日写啊写啊,写那些看似永远无法出版的东西。
那小院,就是我的百草园,我的乐园。
我读过父亲写的《瓜棚记》。书中讲述一位少年热爱科学,一心改良渡船。后来一位长者告诉他,这样的改良前人已经做过了。他鼓励少年的探索,少年于是就上学去了。
这是一篇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不知为什么评论界很少提及。令人欣慰的是,1956年6月刊载《瓜棚记》的上海《少年文艺》,将要把此文收进刊物60年精选本。
书中少年常常听一位看瓜的老人讲述过去的事情。书的封面上话的就是少年坐在瓜地里,他的头上是满天星斗,他的对面就是讲故事的老人。
夏天,当我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仰望星空,月光下的枣叶闪闪发光,像是蜡制成的。在这天然的大伞下面,在这天然的屋顶下面,我好像躺在故乡的沙滩上,是那样的心旷神怡。
我哪里知道,就在那时,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