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风物
采薇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46bff9b1cd5ad6eaaf964e2b1ca39a3/da415e4e251f95cad7b856e9ce177f3e660952ef.jpg)
●彭忠富
《诗经》是世界上最美的诗集。诗集中的植物更是美,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商周时期的风俗画卷。我最喜欢的是《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从薇菜萌发新芽,到长出叶子,时间已经从冬到春,而戍卒还在外面漂泊,只能把对亲人的思念用歌谣来表达。
“采薇”,到底采的是什么呢?从春秋时期到现在,很多植物的名称已发生了变迁。这种能吃的薇菜,据《诗经》中的注释可知叫“野豌豆。”野豌豆也叫巢菜、薇菜、苕子、肥田草和野麻豌。四川话叫“芍菜”,看来这就是音变了。
薇菜在华夏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三秦记》载:“夷、齐食之三年,颜色不异。武王诫之,不食而死。”相传商代孤竹君有两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叔齐。孤竹君偏爱小儿子叔齐便传位于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立即让位于伯夷。伯夷坚持不受,叔齐也不愿登国君之位。于是兄弟俩先后来到周国。周武王伐纣时,两人拦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俩隐居首阳山,誓死不吃周粟,天天采薇为食。连食三年,面无菜色。武王派人劝诫他们,请他们出山做官,他俩便绝食而死。
因为伯夷、叔齐的缘故,“采薇”这件事顿时变得高尚起来,成了臣子尽忠守节的代言。《本草纲目》说:“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可见巢菜也是药蔬两相宜的植物。
儿时在川西乡下,家家户户都要种巢菜做青饲料,打秧母田。每年农历八月处暑节后,水稻已经快要收获了,黄澄澄的一望无际。这时母亲就把巢菜籽撒在稻田里,也不去管它,到了寒冬腊月,田里绿油油的,那就是生机勃勃的巢菜了。说也奇怪,这巢菜怎么不怕低温霜冻呢?要是别的蔬菜,早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可见巢菜生命力之顽强。
到了春天,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巢菜更是繁茂,可以长到半米高。打春后还会开出紫色或玫红色的蝶形花儿,整个田里嘤嘤嗡嗡的,都是那些循着花香而来的蝴蝶或蜜蜂,热闹得很。当然,母亲也会采摘一些巢菜的嫩茎和叶子给我们吃,可以素炒、炒肉或者煮汤。如果一时吃不完,母亲就把巢菜晒干,留着煮腊肉;也可以把干巢菜揉成面,混合在面粉里做馍馍,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四月,巢菜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巢菜田做成了秧母田,那些蓬勃的巢菜,都被埋在了稀泥里,成了滋润秧苗生长的肥料。这可是最绿色的有机肥,不伤土壤。现在,大家都不愿意种巢菜了,嫌麻烦,因为化肥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化肥和农药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吗?可是为什么田里的蚯蚓、青蛙却少了许多呢?
我怀念种巢菜的时代,“采薇采薇”,那就像《诗经》中的歌谣,每一篇都让人百读不厌。
采薇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46bff9b1cd5ad6eaaf964e2b1ca39a3/da415e4e251f95cad7b856e9ce177f3e660952ef.jpg)
●彭忠富
《诗经》是世界上最美的诗集。诗集中的植物更是美,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商周时期的风俗画卷。我最喜欢的是《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从薇菜萌发新芽,到长出叶子,时间已经从冬到春,而戍卒还在外面漂泊,只能把对亲人的思念用歌谣来表达。
“采薇”,到底采的是什么呢?从春秋时期到现在,很多植物的名称已发生了变迁。这种能吃的薇菜,据《诗经》中的注释可知叫“野豌豆。”野豌豆也叫巢菜、薇菜、苕子、肥田草和野麻豌。四川话叫“芍菜”,看来这就是音变了。
薇菜在华夏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三秦记》载:“夷、齐食之三年,颜色不异。武王诫之,不食而死。”相传商代孤竹君有两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叔齐。孤竹君偏爱小儿子叔齐便传位于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立即让位于伯夷。伯夷坚持不受,叔齐也不愿登国君之位。于是兄弟俩先后来到周国。周武王伐纣时,两人拦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俩隐居首阳山,誓死不吃周粟,天天采薇为食。连食三年,面无菜色。武王派人劝诫他们,请他们出山做官,他俩便绝食而死。
因为伯夷、叔齐的缘故,“采薇”这件事顿时变得高尚起来,成了臣子尽忠守节的代言。《本草纲目》说:“薇生麦田中,原泽亦有,故诗云:‘山有蕨、薇’,非水草也。即今野豌豆,蜀人谓之巢菜。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可见巢菜也是药蔬两相宜的植物。
儿时在川西乡下,家家户户都要种巢菜做青饲料,打秧母田。每年农历八月处暑节后,水稻已经快要收获了,黄澄澄的一望无际。这时母亲就把巢菜籽撒在稻田里,也不去管它,到了寒冬腊月,田里绿油油的,那就是生机勃勃的巢菜了。说也奇怪,这巢菜怎么不怕低温霜冻呢?要是别的蔬菜,早就变得面目全非了,可见巢菜生命力之顽强。
到了春天,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巢菜更是繁茂,可以长到半米高。打春后还会开出紫色或玫红色的蝶形花儿,整个田里嘤嘤嗡嗡的,都是那些循着花香而来的蝴蝶或蜜蜂,热闹得很。当然,母亲也会采摘一些巢菜的嫩茎和叶子给我们吃,可以素炒、炒肉或者煮汤。如果一时吃不完,母亲就把巢菜晒干,留着煮腊肉;也可以把干巢菜揉成面,混合在面粉里做馍馍,别有一番风味。
到了四月,巢菜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巢菜田做成了秧母田,那些蓬勃的巢菜,都被埋在了稀泥里,成了滋润秧苗生长的肥料。这可是最绿色的有机肥,不伤土壤。现在,大家都不愿意种巢菜了,嫌麻烦,因为化肥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化肥和农药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吗?可是为什么田里的蚯蚓、青蛙却少了许多呢?
我怀念种巢菜的时代,“采薇采薇”,那就像《诗经》中的歌谣,每一篇都让人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