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梓瑞吧 关注:1贴子:11
  • 3回复贴,共1

【汤梓瑞的故乡】如皋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皋是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北纬32°00′~32°30′、东经120°20′~120°50′,南临长江,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县、东与如东县、东南与南通通州区毗邻,西南与泰州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不含长江水面),人口142.26万人(2012年);其中市区面积80平方公里,港区城市面积30平方公里。境内拥有长江岸线48公里,通扬运河、如海运河、如泰运河、焦港等主要河流纵横全境,总长180.8公里。
如皋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截至2011年底,如皋145.28万人中百岁老人高达270多人,其总数位居中国县(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IP属地:云南1楼2016-03-08 17:43回复
    历史沿革折叠地名来源
    "如皋"之名可追溯到《礼记》的木牍和《左传》的竹简。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以为名。"
    如皋港、如皋村的得名取自《春秋左传》:"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十三经注疏》:"是皋为泽也,如,往也,为妻御车以往泽也。"西晋潘岳、唐代杜甫、北宋苏轼等曾以此为题材吟诗作赋。
    "如皋"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
    如皋别称雉皋、雉水、东皋,前两名源于射雉说,后者出自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沃壤兮"句。
    折叠建制沿革
    如皋已有1600多年建县史,有文字记载历史约2500年。
    如皋在夏时属扬州之域,周时为海阳地。春秋时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战国时属楚,称九夷海阳。秦时归九江郡,汉称海陵县 。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前置如皋县,隋时并入扬州宁海县。南唐如皋市风光 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为如皋县,隶属泰州。后历代沿袭县制,宋时为中下县,元时升为上等县。明清仍隶属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划归通州。民国时为一等县,与湖南邵阳同被列为全国最大的县。
    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10月,县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成立如西县政府。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如西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行政专员公署于如皋城成立。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为一等县。
    1950年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上升为特等县。1955年12月,如皋县人民政府改称如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员公署。1968年建立如皋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名如皋县人民政府。1988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县如城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全县乡陆续被批准对外开放。
    1991年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撤县建市,同年6月1日举行建市仪式。


    IP属地:云南2楼2016-03-08 17:43
    回复
      地理环境折叠地形地貌
      如皋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褶带上,为苏北拗陷中的苏南--勿南沙中新生代相对隆起区,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为:北东向切割呈带状,北西向切割成块。境内为平原地带,整体水平面高于邻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2~6米),如泰运河中段两岸地势最高,沿江以东地势归低。地域酷似桑叶,地形如"复釜"。
      折叠气候水文
      如皋属亚热带。属东亚季风区的一部分。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冬季低温少雨量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距海较近,受海洋调节较明显,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近海的位置使得如皋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各年强弱不等,因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全市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76090焦耳/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如皋位于河网稠密、湖荡众多的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达4千米以上,全市水乡介于长江水系。
      折叠


      IP属地:云南3楼2016-03-08 17:44
      回复
        自然资源
        水资源与岸线资源
        如皋引用长江水条件优越,焦港、碾砣港、如皋港三大引江口门最大引流量共达522.2立方米/秒。境内浅层地下水资源约为3.33亿立方米,水量大,水质较好,可作饮用水。深层地下水每年可开采305万立方米。如皋长江岸线全长48公里,如皋港可直接利用的长江深水岸线长20.2公里,且岸线深水逼岸,微冲不淤,河势相对稳定,可建万吨级泊位30多座,是独立开发的国家一类口岸,如皋海关(正处级单位)是江苏长江以北第二大海关)。
        动、植物资源
        境内有野生植物671种,分属2门、2纲、139科。有动物资源387种,分属4门、15纲、58目;有药用植物363种、动物73种。其中,银杏、半夏、如皋三黄鸡等为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
        矿产资源
        境内煤藏分布于石庄镇-郭园镇一线,但埋藏深、储量小。郭园镇、下原镇及沿江地区有沼气资源,藏于地下15米~30米的地层中,难以开采。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经过1995、2000、2001年三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总数由原来的53个调整合并为23个。
        1996年,如皋市面积1477平方千米,人口145万人。辖14镇36乡:如城镇、磨头镇、石庄镇、林梓镇、长江镇、搬经镇、丁堰镇、白蒲镇、东陈镇、袁桥镇、吴窑镇、下原镇、丁北镇、江安镇、雪岸乡、勇敢乡、新民乡、奚斜乡、营防乡、新姚乡、丁堰乡、夏堡乡、长庄乡、柴湾乡、邓园乡、场北乡、葛市乡、何庄乡、 长青沙乡、高明乡、高井乡、车马湖乡、常青乡、大明乡、场南乡、郭园乡、城西乡、戴庄乡、马塘乡、江防乡、九华乡、建设乡、龙舌乡、花园乡、桃园乡、黄市乡、石北乡、胜利乡、南凌乡、加力乡。市政府驻如城镇。
        如皋2000年4月到2000年12月,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市原53个乡镇调整为23个镇,2个开发区。2005年1月17日,全市原23个镇撤并为20个镇。 皋南镇与如城镇、夏堡镇与搬经镇、黄市镇与江安镇合并,组成新的如城镇、搬经镇、江安镇。调整后,如皋市辖20个镇。2008年6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同意将九华镇的长江村委会划归长江镇管辖;调整后,九华镇行政区域面积71.35平方千米,人口6.77万人,辖5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长江镇行政区域面积66.87平方千米,人口6.65万人,辖12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
        2007年12月,如皋港开发区与长江镇合署办公,名称为长江镇(如皋港区)。2008年12月,如皋经济开发区与柴湾镇合署办公,名称为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镇)。
        2008年11月23日,如皋港一类开放口岸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对外独立开放(与南通海关、连云港海关并列"江苏江北三大海关"之一)。
        2009年6月,启动如皋科技城(软件园)建设,原如城镇平明社区、建设社区、宋家桥社区、张八里社区、新庄社区,桃园镇杨华桥村7个村(社区)划归如皋科技城(软件园)。2009年末,如皋市总面积1492平方千米,总人口45.46万户140.72万人。
        2010年12月,如皋科技城(软件园)与桃园镇合署办公,名称为如皋科技城(桃园镇)。
        2012年1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同意将石庄镇场东居委会划归长江镇管辖;调整后,石庄镇行政区域面积61.81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辖9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长江镇行政区域面积72.57平方千米,人口8.07万人,辖19个居委会。
        2013年3月,如皋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20个镇调整为11个镇、3个街道。设立新的如城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东陈镇、长江镇、白蒲镇、石庄镇、江安镇、搬经镇,原丁堰镇、下原镇、九华镇、吴窑镇、磨头镇行政体制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北街道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街道与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以区带街、区街合一"管理体制;长江镇与如皋港区实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


        IP属地:云南4楼2016-03-08 1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