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邮的故事
记得1953年刚过八一建军节不久,部队发下来黄军邮邮票。那时我是一名海军的排级干部,在大连海军学校担任教员。我爱人张宝真是我在1947-1950年读大学期间的同班同学,和我一道于1950年参加海军,也在大连海军学校任教。在1955年以前,部队实行供给制,我们的吃穿用都由部队供给,每月只发给少量的津贴费作为零用,连寄信也是免费的。
我还记得当时把整版邮票撕开发给个人的情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邮票:红色的五角星八一军徽衬着黄色和桔红色图案,既美丽,又庄严。当时真想多要几枚,心想要把整版(90枚)邮票发给我们有多好啊!但当时规定每人每月只发给两枚邮票作为寄信用,我和爱人可以分得4枚。第一次发给的4枚邮票给家里亲友寄信用去了两枚(遗憾的是两枚实寄封没有保存下来),还剩下两枚。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再也没有得到黄军邮邮票,后来听说是怕有人滥用造成部队驻地泄密,停发了,而且全部销毁。这两枚邮票我们当作“文物”珍藏着。那时我们都有一些集邮常识,这两枚邮票可以说是我们收集邮票的开端。后来有人问我:你们在海军,为什么没有发给你兰军邮邮票?对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李曙光将军经过认真考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军人贴用的黄、紫、兰三种邮票并非陆、空、海三军分用,三军发下来的都是黄军邮。
1962年军队院校教员开始评定职称,我在海军首批被评为副教授。1966年文革开始后,我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受批斗,被抄了家。抄家时,我们保存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等纪特邮票和金银饰品、工艺品统统被扫光,惟独这两枚黄军邮邮票,因为上面有八一军徽,又非值钱之物(当时),被幸运地留下,得以保存到今天。
我还存有一个比较珍贵的信销黄军邮方连,盖有清晰的京绥(北京至归绥,即今日之呼和浩特)火车邮局1953.8.7邮戳,这种较早期的火车邮戳很少见,而且它说明了黄军邮早在1953年8月7日已在部队使用。那时,为了保守部队驻地的秘密,在火车邮局发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原文链接 http://news.artxun.com/youpiao-677-3383892.shtml
记得1953年刚过八一建军节不久,部队发下来黄军邮邮票。那时我是一名海军的排级干部,在大连海军学校担任教员。我爱人张宝真是我在1947-1950年读大学期间的同班同学,和我一道于1950年参加海军,也在大连海军学校任教。在1955年以前,部队实行供给制,我们的吃穿用都由部队供给,每月只发给少量的津贴费作为零用,连寄信也是免费的。
我还记得当时把整版邮票撕开发给个人的情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邮票:红色的五角星八一军徽衬着黄色和桔红色图案,既美丽,又庄严。当时真想多要几枚,心想要把整版(90枚)邮票发给我们有多好啊!但当时规定每人每月只发给两枚邮票作为寄信用,我和爱人可以分得4枚。第一次发给的4枚邮票给家里亲友寄信用去了两枚(遗憾的是两枚实寄封没有保存下来),还剩下两枚。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再也没有得到黄军邮邮票,后来听说是怕有人滥用造成部队驻地泄密,停发了,而且全部销毁。这两枚邮票我们当作“文物”珍藏着。那时我们都有一些集邮常识,这两枚邮票可以说是我们收集邮票的开端。后来有人问我:你们在海军,为什么没有发给你兰军邮邮票?对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李曙光将军经过认真考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军人贴用的黄、紫、兰三种邮票并非陆、空、海三军分用,三军发下来的都是黄军邮。
1962年军队院校教员开始评定职称,我在海军首批被评为副教授。1966年文革开始后,我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受批斗,被抄了家。抄家时,我们保存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等纪特邮票和金银饰品、工艺品统统被扫光,惟独这两枚黄军邮邮票,因为上面有八一军徽,又非值钱之物(当时),被幸运地留下,得以保存到今天。
我还存有一个比较珍贵的信销黄军邮方连,盖有清晰的京绥(北京至归绥,即今日之呼和浩特)火车邮局1953.8.7邮戳,这种较早期的火车邮戳很少见,而且它说明了黄军邮早在1953年8月7日已在部队使用。那时,为了保守部队驻地的秘密,在火车邮局发信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原文链接 http://news.artxun.com/youpiao-677-33838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