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54

九华山游!贵池杏花村!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杏花村
(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
杏花村内有六朝长廊、鱼龙桥、古戏台、青莲馆、望华亭、怀杜轩、郎遂故居、昭明堂、醉仙湖、窥园等景点。杏花村景区着力打造“名人、名村、名酒、名诗”特色,主体建筑保留了徽派的传统风韵,风格朴素、典雅,园内广植花草、杏树成林,各景点展示了同杏花村有关的历史文化,大量有关杏花村的诗歌的展现在景区的墙壁上,石碑上,书画上,折扇上等等。游人可以体验农耕文化和古老打铁技艺,观看手工酿酒和品尝黄公酒。在村内行走,诗的芬芳,酒的香甜,村的意境全都扑面而来。

杏花村坊


IP属地:上海1楼2016-03-05 19:53回复

    2016-2-25 早晨五六点钟,我们5辆大桥车分别从上海中心市区和青浦区出发,经高速公路湖州服务站、南陵服务站,12点多钟到达九华山九华天池景点,在农家土菜馆用午餐。
    然后驱车前往下午1点多钟到达住宿的池州宾馆,安排好住宿后,又驱车来到杏花村游览参观。


    IP属地:上海2楼2016-03-05 20:39
    回复

      南朝时期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才子。昭明太子不但有才气,还非常仁爱极富同情心。有年池州地区大旱,禾苗枯死,饿蜉遍野。昭明太子闻讯立即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深受池州百姓的爱戴,被颂为救星视作神灵。
      池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杏花岛上修建了这座翘角飞檐、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昭明堂”。


      IP属地:上海6楼2016-03-06 11:40
      回复
        昭明堂中,昭明太子的雕像:
        青宫遗爱

        昭明堂内正厅:
        德泽廣被
        百代本源怀硖石
        堂昭穆佩 _ _ _ :


        IP属地:上海8楼2016-03-06 12:32
        回复
          杏花村风景区
          杏花村风景区位于安徽池州,因晚唐诗人杜牧春游贵池城西杏花村时写下的一首诗《清明》而闻名全国,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徽池州杏花村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清明时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诗人杜牧,春游贵池城西杏花村,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


          有人把杜牧的《清明》诗改写成散文,也透露出一些诙谐、一些另类理解:

          池州杏花村迹以名传。贵池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


          IP属地:上海13楼2016-03-07 15:13
          回复
            其实作为池州本地人,基本是不去杏花村玩的,古村的遗址早已被破坏,这些都是后来建的。况且《清明》这首诗的作者尚有争议,况且杏花村地点也还是争议。追寻杜牧最应该上齐山翠微亭,不过本地人也不大知道翠微亭跟杜牧的关系~话说楼主来到杏花村时,我大概我就在半公里开外哈~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3-10 22:44
            收起回复
              六朝长廊
              六朝长廊由廊、轩、亭三者和谐构成,木制结构,唐代建筑风格。
              廊内,以不同艺术形式展现“千载诗人地”、“千年黄公酒”、“千古杏花村”的历史文化,可谓是一部浓缩的杏花村线装史。
              廊内有三块匾额题字:诗魂、酒韵、村色,据介绍,历史上吟咏池州杏花村的诗歌有一千多首,可以查证的诗人就有三百多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六朝长廊中展示的是其中有代表性的21位诗人的作品。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6-03-11 19:44
              回复


                IP属地:上海19楼2016-03-11 19:45
                回复


                  IP属地:上海20楼2016-03-11 19:48
                  回复
                    六朝长廊
                    千载诗人地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楼2016-03-11 19:51
                    回复
                      《上林一首》
                        作者:萧统 (梁)
                      千金腰袅骑、万斤流水车。
                      争游上林里、高盖逗春华。
                      (西庙故址)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16-03-11 20:02
                      回复
                        唐朝诗圣李白吟曰: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3楼2016-03-11 20:43
                        回复


                          IP属地:上海24楼2016-03-11 20:46
                          回复
                            罗隐 《下山过梅根》(《甲乙集补编·卷二》)诗曰:
                            岸叶经秋坠晚枝,袅烟凌鬓促征期。
                            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不自知。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
                            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5楼2016-03-11 21:01
                            回复
                              卷744_6 「游西禅」伍乔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
                              碧松影里地长润,白藕花中水亦香。
                              云自雨前生净石,鹤于钟后宿长廊。
                              游人恋此吟终日,盛暑楼台早有凉。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7楼2016-03-14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