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施俊魁
时间:2007年5月3日下午3点
摘自《辉煌*苍凉忆张莹》
施:葛老师您好!听说您和张莹老师不单是老相识,还在一起工作过,也共同在一起拍摄过影片,您能谈谈对张莹老师的印象吗?
葛:我认识张莹老师是在1949年9月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密切的接触是从1953年我们一起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六号门》的过程中。
通过我们多年的接触,我认为,对张莹的事迹追溯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告慰一个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也是应该做的一件好事。
施:您能谈一谈和张莹老师在接触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吗?
葛:我记得1953年拍摄电影《六号门》时,我是演一个小把头。他是主要演员,但戏份不多,他所扮演的的角色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剧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是戏多,还是戏少,演员一直都把全部的戏拍完后才能回来。有时候剧组的工作没有结束,还不能回来,根据工作需要,有什么干什么。像《六号门》和《小兵张嘎》,我们都是从头跟到尾。我和张莹接触比较多的应该是这两部戏。
时间:2007年5月3日下午3点
摘自《辉煌*苍凉忆张莹》
施:葛老师您好!听说您和张莹老师不单是老相识,还在一起工作过,也共同在一起拍摄过影片,您能谈谈对张莹老师的印象吗?
葛:我认识张莹老师是在1949年9月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密切的接触是从1953年我们一起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六号门》的过程中。
通过我们多年的接触,我认为,对张莹的事迹追溯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告慰一个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也是应该做的一件好事。
施:您能谈一谈和张莹老师在接触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吗?
葛:我记得1953年拍摄电影《六号门》时,我是演一个小把头。他是主要演员,但戏份不多,他所扮演的的角色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剧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是戏多,还是戏少,演员一直都把全部的戏拍完后才能回来。有时候剧组的工作没有结束,还不能回来,根据工作需要,有什么干什么。像《六号门》和《小兵张嘎》,我们都是从头跟到尾。我和张莹接触比较多的应该是这两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