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 光(蒙古族)
“阿爸,您还是去看一下吧。”儿子额尔敦再一次恳求。
“不!”阿爸的回答更加坚决。而后,他脸上毫无表情,目光有些迷离地望着远处的草原。远处的草原上有一条小河蜿蜒着流过,在这清晨时分,散出轻白的雾气,倒使草原增添了色彩和层次。
“阿爸——”额尔敦加重语气,还想做一下努力。
“不!”不等儿子说什么,斯日古楞老头儿就倔倔地打住了他的话,此刻他脸上已经像深秋的草原一样,凝上了一层霜。
“我不去丢那个人。”这声音虽不大,却让额尔敦脸上挂着的笑意一下僵住了。好一会儿,他看不懂似地呆望着自己的阿爸,那僵住的笑意慢慢变成了一道硬硬的肉棱。他不再说什么,一点一点地迈出包门,跨上那辆绛红色的摩托车,一轰油门,那摩托便呼啸着蹿了出去。
老人望着儿子的背影,一直端着的肩突然松下来,眼里蒙上了一层水雾,端着奶茶碗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那马蹄声已经很遥远了……
斯日古楞老人在这草原上很受人尊敬。他曾是这里最有名的骑手,只要一跃上马背,他就像和马融为了一体。他双腿紧紧夹着马肚,身体前伏贴住马背,随着马儿的跃进而起伏。同时根据地况和跑程,调整手中的缰绳和吆喝,让胯下的骏马奔跑得有力而舒展。不知不觉中,他骑的马儿就会在马群中冲到最前面,剩下的骑手就只能去争第二名了。
那个时候,只要是赛马,如果没有他斯日古楞,人们就没有谈论的兴趣。可只要有了斯日古楞,骑手们也就没了争第一的信心。
都是马背上长大的牧人,骑手们哪有情愿甘拜下风的。有人不服,可不论是谁,用什么样的方式挑战,最终先跑进场的都会是斯日古楞和他的骏马。于是,草原上只要是百灵鸟飞过的地方,就都知道斯日古楞的名字。
有一天,一位汉子带着一个和斯日古楞一样大的少年来了,要和斯日古楞比试比试。只要是吃过手扒肉的牧人都能看出,他们是有备而来。
附近的牧民都赶来看热闹。已经没了牙的扎木苏老人也来了,他看了看汉子、孩子和马,又看看斯日古楞,说:“这样不公平。”
“为什么?”汉子疑问。
“只要是跑过的路马儿谁都知道,只要是做过的事你心里就清楚。你的马已经吊好了,可斯日古楞的马还松着胯,它们会跑到一起么?”老人表情上看不出什么,可声音却很气愤。
“嗬嗬——”那汉子微微一笑,并不恼,似乎真的是有备而来。“不是说斯日古楞是草原上最好的骑手么?我们是比骑手,可不是比马呀。”
“年轻人,当着太阳说话要知道哪儿该发热。就是天神,要是骑上根木头会飞到天上吗?”扎木苏老人的胡子已经在微微颤动了。
“啊呀,我们可是慕名而来,该不是这个好骑手是徒有虚名吧?”汉子那挑衅的语气连三岁孩子也能听出来,而那轻蔑的眼神更让斯日古楞受不了。他看到了汉子带来的那个和自己一样大的骑手,他这会儿正一言不发,只是死死地盯着自己。
那时候,斯日古楞还是个少年,不知道荣誉还要承载这样多的挑战,只是觉得自己不能让别人看笑话。还有一点他心中有数,就是那匹黄骠马虽然没有吊过,可是自己每天都骑着它要跑二三十里,已经练出来了,不会吃太大的亏。所以,他迎着那位挑战者的眼光,说:“不用说那么多的废话,马背上来比试吧。”
所有的围观者这下都瞪大了眼睛,说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在草原上赛马,这吊马可是大有学问,在数天前就要去做准备。选好的赛马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它身上的水膘跑下去,肌肉练上来,到比赛的时候,马的身子跑起来既要轻又要有力气,这样才可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冲到前面。这一点就像现代体育的科学系统训练。
比赛一开始,除了那汉子脸上挂着笑,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那匹吊好的铁灰白斑马在骑手的指挥下,就像一个早就渴望战斗的战士,一发令就箭一般冲到了前面。为了公平也为了让大家都能看个一清二楚,这比赛是以跑圈的方式进行,两匹马围着一座小山包跑十圈,而这一圈就有两公里,全程下来,对马和骑手都是不小的考验。
那个少年骑手肯定是憋着一股劲,所以不断地挥动着手中的马鞭,身子也随着马的奔跑神气十足地一起一伏。而斯日古楞的马一开始就落在了后面,可他既不挥鞭也不吆喝,只是把身子深伏在马背上,眼睛紧紧盯着前面的目标。
一圈、二圈、三圈……
人们没有欢呼也没有助威,只是静静地看着。渐渐地,两匹马之间拉开了三四个马身的距离。
四圈、五圈、六圈……
距离依然。汉子脸上的笑更明显,而扎木苏老人的胡子不时猛地抖一下。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时刻,看赛马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他们不相信也不希望比赛的结果就是这样。如果斯日古楞不能赢得比赛,那草原上好骑手的名声就会旁落,而这对草原来说是莫大的耻辱。
“阿爸,您还是去看一下吧。”儿子额尔敦再一次恳求。
“不!”阿爸的回答更加坚决。而后,他脸上毫无表情,目光有些迷离地望着远处的草原。远处的草原上有一条小河蜿蜒着流过,在这清晨时分,散出轻白的雾气,倒使草原增添了色彩和层次。
“阿爸——”额尔敦加重语气,还想做一下努力。
“不!”不等儿子说什么,斯日古楞老头儿就倔倔地打住了他的话,此刻他脸上已经像深秋的草原一样,凝上了一层霜。
“我不去丢那个人。”这声音虽不大,却让额尔敦脸上挂着的笑意一下僵住了。好一会儿,他看不懂似地呆望着自己的阿爸,那僵住的笑意慢慢变成了一道硬硬的肉棱。他不再说什么,一点一点地迈出包门,跨上那辆绛红色的摩托车,一轰油门,那摩托便呼啸着蹿了出去。
老人望着儿子的背影,一直端着的肩突然松下来,眼里蒙上了一层水雾,端着奶茶碗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那马蹄声已经很遥远了……
斯日古楞老人在这草原上很受人尊敬。他曾是这里最有名的骑手,只要一跃上马背,他就像和马融为了一体。他双腿紧紧夹着马肚,身体前伏贴住马背,随着马儿的跃进而起伏。同时根据地况和跑程,调整手中的缰绳和吆喝,让胯下的骏马奔跑得有力而舒展。不知不觉中,他骑的马儿就会在马群中冲到最前面,剩下的骑手就只能去争第二名了。
那个时候,只要是赛马,如果没有他斯日古楞,人们就没有谈论的兴趣。可只要有了斯日古楞,骑手们也就没了争第一的信心。
都是马背上长大的牧人,骑手们哪有情愿甘拜下风的。有人不服,可不论是谁,用什么样的方式挑战,最终先跑进场的都会是斯日古楞和他的骏马。于是,草原上只要是百灵鸟飞过的地方,就都知道斯日古楞的名字。
有一天,一位汉子带着一个和斯日古楞一样大的少年来了,要和斯日古楞比试比试。只要是吃过手扒肉的牧人都能看出,他们是有备而来。
附近的牧民都赶来看热闹。已经没了牙的扎木苏老人也来了,他看了看汉子、孩子和马,又看看斯日古楞,说:“这样不公平。”
“为什么?”汉子疑问。
“只要是跑过的路马儿谁都知道,只要是做过的事你心里就清楚。你的马已经吊好了,可斯日古楞的马还松着胯,它们会跑到一起么?”老人表情上看不出什么,可声音却很气愤。
“嗬嗬——”那汉子微微一笑,并不恼,似乎真的是有备而来。“不是说斯日古楞是草原上最好的骑手么?我们是比骑手,可不是比马呀。”
“年轻人,当着太阳说话要知道哪儿该发热。就是天神,要是骑上根木头会飞到天上吗?”扎木苏老人的胡子已经在微微颤动了。
“啊呀,我们可是慕名而来,该不是这个好骑手是徒有虚名吧?”汉子那挑衅的语气连三岁孩子也能听出来,而那轻蔑的眼神更让斯日古楞受不了。他看到了汉子带来的那个和自己一样大的骑手,他这会儿正一言不发,只是死死地盯着自己。
那时候,斯日古楞还是个少年,不知道荣誉还要承载这样多的挑战,只是觉得自己不能让别人看笑话。还有一点他心中有数,就是那匹黄骠马虽然没有吊过,可是自己每天都骑着它要跑二三十里,已经练出来了,不会吃太大的亏。所以,他迎着那位挑战者的眼光,说:“不用说那么多的废话,马背上来比试吧。”
所有的围观者这下都瞪大了眼睛,说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在草原上赛马,这吊马可是大有学问,在数天前就要去做准备。选好的赛马每天都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它身上的水膘跑下去,肌肉练上来,到比赛的时候,马的身子跑起来既要轻又要有力气,这样才可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冲到前面。这一点就像现代体育的科学系统训练。
比赛一开始,除了那汉子脸上挂着笑,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那匹吊好的铁灰白斑马在骑手的指挥下,就像一个早就渴望战斗的战士,一发令就箭一般冲到了前面。为了公平也为了让大家都能看个一清二楚,这比赛是以跑圈的方式进行,两匹马围着一座小山包跑十圈,而这一圈就有两公里,全程下来,对马和骑手都是不小的考验。
那个少年骑手肯定是憋着一股劲,所以不断地挥动着手中的马鞭,身子也随着马的奔跑神气十足地一起一伏。而斯日古楞的马一开始就落在了后面,可他既不挥鞭也不吆喝,只是把身子深伏在马背上,眼睛紧紧盯着前面的目标。
一圈、二圈、三圈……
人们没有欢呼也没有助威,只是静静地看着。渐渐地,两匹马之间拉开了三四个马身的距离。
四圈、五圈、六圈……
距离依然。汉子脸上的笑更明显,而扎木苏老人的胡子不时猛地抖一下。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时刻,看赛马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他们不相信也不希望比赛的结果就是这样。如果斯日古楞不能赢得比赛,那草原上好骑手的名声就会旁落,而这对草原来说是莫大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