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73,070贴子:12,570,465
  • 10回复贴,共1

弘治盛世的危机1-5(申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度娘。


IP属地:安徽1楼2016-03-01 18:00回复


    IP属地:安徽3楼2016-03-01 18:04
    回复
      火钳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01 18:05
      收起回复
        而在此之后,达延可汗屡屡侵扰明朝边境,明朝逢战必败。直到弘治八年正月,总兵官都督刘宁打败达延可汗,战果为“生擒四人,斩首八十七级,俘幼男女五十人,驱回被虏人口二十三人,获驼马牛羊二千一百三十五,器械三百三十余。”(《明孝宗实录·卷九十六》)虽然战果丰厚,但是依旧不能挽回明朝对外处于劣势的局面。
        比如弘治八年二月,有一个山东衮州府推官叫做丁伯通上书给皇帝说“谓瓦剌精兵数万,岂无窥觎中国之心?特以小王子部落隔绝其间,往来必假道而后得入。朝廷能与小王子通和,若汉之呼韩,唐之突利,使为外藩。瓦剌虽强,岂能越小王子而入哉?”(《明孝宗实录·卷九十七》)可能是这个丁伯通被土木之变吓怕了,且不说瓦剌早就被达延可汗拿下,就说在哈密之争瓦剌也帮明朝出了不少力气。所以孝宗把这封奏折给部臣看,很明显,这件事情就没有下文了。
        虽然刘宁打了一场胜仗,但是当时明鞑之间毕竟是以“和平”为主的,所以虽然很多人因为打败仗都被送进了监狱,但是弘治君臣没人意识到鞑靼究竟有什么意图。
        “孝宗弘治八年,北部复拥众入河套住牧。”(《明史纪事本末·议复河套》)意思也就是说弘治君臣八年来辛辛苦苦经营的“明鞑和平”到头来换来的只是达延可汗一步步蚕食河套,最后完全吞下。弘治君臣这才恍然大悟,而武力对付鞑靼也就成为了主流意见。
        鞑靼虽在弘治八年占领河套,但是弘治君臣在弘治七年就已经开始准备着手对付鞑靼了。弘治七年十一月甲寅,兵部上奏,认为“套虏”之患根源在于“墩台疏阔,烽火不接,及守墩军士困惫。”(《明孝宗实录·卷九四》)请求祐樘修建烽火台,加强巡逻,祐樘同意了这一件事。但是,弘治君臣都只看到了表面的问题,那就是防御不当,这固然没错。但是他们却都同时回避了用将和战术两样东西。所以在同年十二月,甘州再次被“套虏”所掠,孝宗下诏承认:“甘州地方孤悬河外,四邻胡虏,屏蔽关中,捍御西域,非他镇比。”(《明孝宗实录·卷九五》


        IP属地:安徽8楼2016-03-01 18:40
        回复
          情况似乎是在弘治九年达到最严重的地步,下面是我总结的弘治八年到十一年鞑靼的入寇次数。如下:弘治八年入寇十六次,弘治九年鞑靼入寇二十六次,弘治十年鞑靼入寇十四次,弘治十一年鞑靼入寇十三次。
          虽然弘治十年入寇次数相对较少,却是最为凶猛的。五月,“套虏”进犯大同,连营三十里。这件事情惊动到了京师,要知道,大同离京师并不远,如果达延可汗真有复入中原之心,那可就不得了了。祐樘便在京师开始调集部队准备援救大同。“延绥镇巡官选官军五千,令副总兵朱瑾将之,以为应援;京营选精兵万人,驮马五千匹,人给银一两,命平江伯陈锐充总兵官,太监杨穆为监督,庄鉴、马昇充左右参将,待报启行;仍选团营马步军二万以备调用。”(《明孝宗实录·卷一二五》)当然,最后事实证明达延可汗还没有那一种雄心壮志,在大同掳掠一番后于六月撤退,孝宗对此也稍作反省,于是“大修戎备,察核官田牛具钱还之军,以资其偿军所逋马价。”最后的结果是“边人感悦。”(《明通鉴·卷三八》)
          当然,上述的只是孝宗的反省之一,还有第二点,这就牵扯到了刚才所讲的孝宗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件事:用将。用谁呢,在当年十月,孝宗准备复设三边总制一职,便召开廷议,商讨人选一事。吏部尚书屠滽先后推举七人,孝宗一律否决,仿佛早有人选一般。屠滽窥测到祐樘的意思,所以在第八个人选写上王越之名,果然孝宗一下就“诏起原官,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明史·王越传》)但是王越却“以老疾辞总制甘凉之命”孝宗看后批示说“卿才望老成,练达边务,特兹起用,宜勉就职,以副委任,所辞不允。”(《明孝宗实录·卷一三一》)


          IP属地:安徽9楼2016-03-01 18:41
          回复
            越姿表奇伟,议论飙举。久历边陲,身经十余战,知敌情伪及将士勇怯,出奇制胜,动有成算。奖拔士类,笼罩豪俊,用财若流水,以故人乐为用。——《明史·王越传》
            越,姿表奇迈,聪慧绝人,慷慨自许,事一见即决。久膺帅寄,凡边徼险易,虏情真伪,将士强弱,历历在胸臆。遇敌,意度安闲,计定而后发。颠倒才智中,自为操纵,而人乐为之用。其所拔擢,后往往多为名将。赋诗属文,草奏判案,虽仓卒立就,俊逸可观。但急于功利,自负其才,至破崖岸为之,中多机变,人莫能测,坐是为士论所非。然河套、贺兰之捷,实有功于边,论者概指为开衅生事亦过矣。自后守边出帅者,多庸懦无能,而冒功费财者滋甚,求如越比,盖亦难其人焉。——《明孝宗实录·卷一四五》
            当越时,天下咸贵其才而秽其行。夫以越之阿私中人,启边衅、耗国本即有功细不掩罪,何贵哉?然至于今西北边称良将,毋如越者,杨一清、王琼,方之蔑如也。使居明世,亦可以鞭棰使哉。——王世贞《弇州续稿·卷八十七》
            越真良将才,又精吏事,判案草奏,口占授吏,曲当理情,为诗跌宕快爽,能道人意中事,在院举御史屠滽、侣钟、杨守随、王濬可大用,后皆著名。——谈迁《国榷·卷四十三·弘治十一年》
            (王越)督兵既久,健将武校多出其门,赏予略无吝惜……越胆智过人,自负豪杰,而比汪直得封爵,既罢,复结李广谋起用,士大夫以其破败名检,咸鄙之。——夏燮《明通鉴·纪三十八·弘治十一年》
            (王越)红盐池、威宁海子、贺兰诸捷,雪累世之耻,威伸强敌,功在国家,三百年寥寥不可多见;上未尝误国,下未尝殃民,中未尝海善类,则其不自惜名节,亦犹管仲不死又相之,不足掩一匡九合之大功耳。——黄云眉《明史考证·王越传》
            有褒有贬,这又如何?对于一向以豪杰自称的王越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留下来的,只是王越每战必捷的赫赫战功。
            “ 耆英会里私相贺,一日安闲抵万金。”王越之后,再无王越。


            IP属地:安徽11楼2016-03-01 18:42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3-03 18:31
              回复
                顶楼主。楼主居然有弇州史,能不能发给我一份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3-03 21: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