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一)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采桑子(二)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多情、哀亡妻伤沈妾,留下无数痴情之作、传与后世,他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被古今文人骚客争相吟诵,而其惊才艳绝又温柔了多少女子的寂寞时光。本人多年前曾痴迷纳兰词,当时读到两首采桑子,其姝丽哀婉让人不由得心动。每每读来仿佛感受到那个凄凉寒夜,纳兰独立阶前、追思表妹,但见人去楼空、徒留伤心一片。纳兰和表妹豆蔻年华两心相许,可惜表妹15岁被选入宫,从此两人一别无期。禁院深深、岁月难捱、去日苦多、心字难书,纳兰31岁英年早逝,临终前追忆十年相思,言犹在耳、物是人非,于无限伤感中写下这两首采桑子。
关于这位表妹世间有两种传说,一为纳兰惠妃一为良妃卫氏(觉禅氏)。良妃1681年生八阿哥,按17岁普遍育龄推算其出生于1663年、比纳兰小8岁。两人年龄悬殊,纳兰19岁和嫡妻卢氏成婚时,良妃才11岁、不可能是纳兰的初恋情人。惠妃比纳兰大两岁,年长康熙三岁,17岁(1670年)生第一子承庆、子夭后两年生皇长子胤褆。但是惠妃身份显赫、为康熙朝四妃之首,协理后宫事务多年,如此位高权重、事故练达,并不像纳兰心仪之人。
康熙朝政治联姻主导后宫,从康熙11岁大婚开始五大家族将女儿一齐送入宫,此后隔六年又送一位女儿入宫,以巩固争宠夺嫡的力量。第一批入宫的家族女子在1653年左右出生,其中有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孙)、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女)、第三任皇后佟佳氏(康熙母家表妹)、惠妃叶赫那拉氏(纳兰明珠侄女)、宜妃郭络罗氏(掌关防印正三品佐领女),第二批入宫的家族女子在1658年左右出生,分别是平妃赫舍里氏(皇后之妹)、温喜贵妃钮祜禄氏(第二任皇后之妹)、皇贵妃佟佳氏(第三任皇后之妹)、贵人叶赫那拉氏(纳兰明珠侄女)、贵人郭络罗氏(宜妃之妹),此后还有第三批、第四批族女入宫。
康熙的后妃一共有四位那拉氏,分别是1653年出生的惠妃、1658年出生的贵人那拉氏(骁骑校昭格之女)、1665年出生的通嫔那拉氏(监生常素保之女),1700年出生的贵人那拉氏(那丹珠之女)。据此推测,纳兰的那位表妹,应该是贵人骁骑校昭格之女,入宫前纳兰18岁表妹15岁、入宫后表妹生二子皆早夭,于是纳兰家族又送通嫔入宫即生皇女。而此时年仅22的表妹已失宠、悄无声息的埋没与深宫禁院,只有纳兰的几卷残诗、十年心事,镌刻下表妹的匆匆流光、刹那芳华。多年后的我翻开那卷纳兰词、在历史的烟尘里、浮云的尽头、依然看见那个美好如初的女子,浅笑嫣然、春风盈袖、梨花落处、香梦留痕。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采桑子(二)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多情、哀亡妻伤沈妾,留下无数痴情之作、传与后世,他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被古今文人骚客争相吟诵,而其惊才艳绝又温柔了多少女子的寂寞时光。本人多年前曾痴迷纳兰词,当时读到两首采桑子,其姝丽哀婉让人不由得心动。每每读来仿佛感受到那个凄凉寒夜,纳兰独立阶前、追思表妹,但见人去楼空、徒留伤心一片。纳兰和表妹豆蔻年华两心相许,可惜表妹15岁被选入宫,从此两人一别无期。禁院深深、岁月难捱、去日苦多、心字难书,纳兰31岁英年早逝,临终前追忆十年相思,言犹在耳、物是人非,于无限伤感中写下这两首采桑子。
关于这位表妹世间有两种传说,一为纳兰惠妃一为良妃卫氏(觉禅氏)。良妃1681年生八阿哥,按17岁普遍育龄推算其出生于1663年、比纳兰小8岁。两人年龄悬殊,纳兰19岁和嫡妻卢氏成婚时,良妃才11岁、不可能是纳兰的初恋情人。惠妃比纳兰大两岁,年长康熙三岁,17岁(1670年)生第一子承庆、子夭后两年生皇长子胤褆。但是惠妃身份显赫、为康熙朝四妃之首,协理后宫事务多年,如此位高权重、事故练达,并不像纳兰心仪之人。
康熙朝政治联姻主导后宫,从康熙11岁大婚开始五大家族将女儿一齐送入宫,此后隔六年又送一位女儿入宫,以巩固争宠夺嫡的力量。第一批入宫的家族女子在1653年左右出生,其中有皇后赫舍里氏(辅政大臣索尼孙)、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女)、第三任皇后佟佳氏(康熙母家表妹)、惠妃叶赫那拉氏(纳兰明珠侄女)、宜妃郭络罗氏(掌关防印正三品佐领女),第二批入宫的家族女子在1658年左右出生,分别是平妃赫舍里氏(皇后之妹)、温喜贵妃钮祜禄氏(第二任皇后之妹)、皇贵妃佟佳氏(第三任皇后之妹)、贵人叶赫那拉氏(纳兰明珠侄女)、贵人郭络罗氏(宜妃之妹),此后还有第三批、第四批族女入宫。
康熙的后妃一共有四位那拉氏,分别是1653年出生的惠妃、1658年出生的贵人那拉氏(骁骑校昭格之女)、1665年出生的通嫔那拉氏(监生常素保之女),1700年出生的贵人那拉氏(那丹珠之女)。据此推测,纳兰的那位表妹,应该是贵人骁骑校昭格之女,入宫前纳兰18岁表妹15岁、入宫后表妹生二子皆早夭,于是纳兰家族又送通嫔入宫即生皇女。而此时年仅22的表妹已失宠、悄无声息的埋没与深宫禁院,只有纳兰的几卷残诗、十年心事,镌刻下表妹的匆匆流光、刹那芳华。多年后的我翻开那卷纳兰词、在历史的烟尘里、浮云的尽头、依然看见那个美好如初的女子,浅笑嫣然、春风盈袖、梨花落处、香梦留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