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在魔鬼城头露出了半张脸,乌尔禾顿时出现了一半是光明,另一半是阴影的奇妙晨景。
再稍早一点太阳还在爬山的时候,狗叫声、鸡鸣声、赶牛声此起彼伏也很悦耳,但是太阳一露脸,这些嘈杂的声音很快就会消失。透过白杨树枝的缝隙会看见阳光下的尘埃,好像是这些尘埃填满了所有的空间,让那些声音沉默了。
原以为,那些狗叫声、鸡鸣声、赶牛声就此退出了江湖,但这是一种误导,狗会在你的面前叫唤,你听不见;鸡就在不远的鸡舍上昂着头,但是你什么也没有听见;赶牛人从你身边走过,抡着他的鞭子,你只看见了鞭子划过空气的奇景,就是听不见一点声音。
声音被无数尘埃吞噬了,屋子里、院子里、地里、整个乌尔禾盆地里满满当当的尘埃。想说话时尘埃卡住了脖子,别说是说话,就连呼吸都很困难。
乌尔禾西头有一绿色的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他手里拿着刷牙缸子走到菜地边,跨步站在一个小渠沟上。他喝了一口水扬起了头,咕噜咕噜的声音从喉咙里发出来了,此时牛圈那头,母亲正在挤奶,他就喊噢吧嗒——填吧嗒,然后把缸子放在前面的墙上,跑去拾柴了。母亲烧完奶茶去拉他吃早饭。他喝了一口奶茶顿时出了一头汗,母亲指了指烤馍馍,意思是让他多吃一点。噢吧嗒——噢吧嗒,他一边吃着馍馍,一边笑盈盈地看着母亲。
他叫乌兰巴塔,在乌尔禾镇的一个小区做绿化工作,这是他的早晨。吃完早饭,乌兰巴塔来到自行车跟前仔细地观察了几遍,然后很熟练地跳上车。噢吧嗒——噢吧嗒,摆一摆手。咔嚓——咔嚓——咔嚓——自行车喊着有节奏的声音出发了。
乌尔禾是一口大锅,锅里早就已经填满了尘埃,声音敲不出,声音也传不出去,所有的声音都会像尘埃一样落到锅底。
乌兰巴塔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名字译意是“永固的红色”,父母本来是想让他长大后变成无坚不摧的革命斗士。
一个生命活着要面对多少种危险,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呀。还没有来得及记住世界上千奇百怪的声音,乌兰巴塔就被一次危险夺走了声音。医院说这是一次意外,就这样,几针红霉素把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变成了听不见声音的聋子。
乌兰巴塔刚学会叫妈妈,刚开始对声音有了一点感觉时,声音被尘埃带着落地了。
乌兰巴塔听不见母亲的呼喊了,他叫妈妈的声音也渐渐走样了,只有哭声还是那样地惨烈清晰,分辨出绝望和伤感,可是最后乌兰巴塔的哭声也跟着尘埃落地了。会说的几句话后来都渐渐被遗忘了,剩下的也只是几声吧嗒——吧嗒,这是乌兰巴塔唯一的声音了。
乌兰巴塔在无声的乌尔禾盆地里成长着,乌兰巴塔变成了哑巴巴塔。
乌兰巴塔上山砍柴,去地里浇水,到艾里克割草,乌兰巴塔成长着。他自学了几个字,有蒙古文,还有汉文,每当别人看不懂他比划的手语时,他就会拿出小铅笔,找一个能写字的东西,在上面一笔一画地写出几个字。如果别人还是看不懂,他就开始不说话,彻底进入自己的无声世界,让周围也变成寂静。他要么低头看着脚尖,要么抬头望着太阳。
乌兰巴塔的鞋子上布满了尘埃,几个莫名其妙的文字缠绕在一起,心语、星语无法分辨出颜色,此时没有色彩。太阳在一朵云和另一朵云之间行走,照射出来的阳光都像颗粒粗大的尘埃,它们在宽广的天空中激烈碰撞,乌兰巴塔看见了。
小时候,很多伙伴都害怕乌兰巴塔,他几乎是怪物的代名词。
听到哑巴巴塔来的声音或是每次远远地看见他的身影,我就开始躲起来,等到噢吧嗒——噢吧嗒的声音听不见了才出来。
用感官认知世界的我对不协调的声音很是敏感,搞不清楚哑巴巴塔的声音代表着什么,总是觉得这是一个不好接触的人,甚至觉得他凶神恶煞。
很多大人也把我们这个怪异的动机掌握了,我们稍微不听话他们就喊:“要不然叫哑巴巴塔来!”一听到哑巴巴塔的名字,我们很快就会变乖。
童年很快就过去了,对哑巴巴塔看法有所改观,看见他也不怎么害怕了,甚至都坐在一起交谈了。
乌兰巴塔比我年长很多,住在一个村里,我们之间除了简单的问候外,很少有坐下来交流的时候,虽然有过几次交谈,但是我总是云里雾里,完全没有弄清楚乌兰巴塔一个人的演讲到底讲了一些什么。
每次遇见乌兰巴塔时,他总是很远地就把手伸过来跟我握手,嘴里还不停地吧嗒吧嗒地说些什么。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出于礼貌和尊重,我也说一大堆问候的话跟他搭讪。
明明知道他听不到,我还是说出声,简短的几句话后我就和他摆手了。如果不是交流困难我也不会匆匆跟他告别,他脸上满是笑容地点着头,挥着手。
我看不懂手语,但是哑巴巴塔喜欢和我交谈,好像我不停地点头和好奇的目光打动了他。我是一个好听者,虽然他在空气里比划的语言我听不出—二,可是我运用了我的想象。
再稍早一点太阳还在爬山的时候,狗叫声、鸡鸣声、赶牛声此起彼伏也很悦耳,但是太阳一露脸,这些嘈杂的声音很快就会消失。透过白杨树枝的缝隙会看见阳光下的尘埃,好像是这些尘埃填满了所有的空间,让那些声音沉默了。
原以为,那些狗叫声、鸡鸣声、赶牛声就此退出了江湖,但这是一种误导,狗会在你的面前叫唤,你听不见;鸡就在不远的鸡舍上昂着头,但是你什么也没有听见;赶牛人从你身边走过,抡着他的鞭子,你只看见了鞭子划过空气的奇景,就是听不见一点声音。
声音被无数尘埃吞噬了,屋子里、院子里、地里、整个乌尔禾盆地里满满当当的尘埃。想说话时尘埃卡住了脖子,别说是说话,就连呼吸都很困难。
乌尔禾西头有一绿色的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他手里拿着刷牙缸子走到菜地边,跨步站在一个小渠沟上。他喝了一口水扬起了头,咕噜咕噜的声音从喉咙里发出来了,此时牛圈那头,母亲正在挤奶,他就喊噢吧嗒——填吧嗒,然后把缸子放在前面的墙上,跑去拾柴了。母亲烧完奶茶去拉他吃早饭。他喝了一口奶茶顿时出了一头汗,母亲指了指烤馍馍,意思是让他多吃一点。噢吧嗒——噢吧嗒,他一边吃着馍馍,一边笑盈盈地看着母亲。
他叫乌兰巴塔,在乌尔禾镇的一个小区做绿化工作,这是他的早晨。吃完早饭,乌兰巴塔来到自行车跟前仔细地观察了几遍,然后很熟练地跳上车。噢吧嗒——噢吧嗒,摆一摆手。咔嚓——咔嚓——咔嚓——自行车喊着有节奏的声音出发了。
乌尔禾是一口大锅,锅里早就已经填满了尘埃,声音敲不出,声音也传不出去,所有的声音都会像尘埃一样落到锅底。
乌兰巴塔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名字译意是“永固的红色”,父母本来是想让他长大后变成无坚不摧的革命斗士。
一个生命活着要面对多少种危险,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呀。还没有来得及记住世界上千奇百怪的声音,乌兰巴塔就被一次危险夺走了声音。医院说这是一次意外,就这样,几针红霉素把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变成了听不见声音的聋子。
乌兰巴塔刚学会叫妈妈,刚开始对声音有了一点感觉时,声音被尘埃带着落地了。
乌兰巴塔听不见母亲的呼喊了,他叫妈妈的声音也渐渐走样了,只有哭声还是那样地惨烈清晰,分辨出绝望和伤感,可是最后乌兰巴塔的哭声也跟着尘埃落地了。会说的几句话后来都渐渐被遗忘了,剩下的也只是几声吧嗒——吧嗒,这是乌兰巴塔唯一的声音了。
乌兰巴塔在无声的乌尔禾盆地里成长着,乌兰巴塔变成了哑巴巴塔。
乌兰巴塔上山砍柴,去地里浇水,到艾里克割草,乌兰巴塔成长着。他自学了几个字,有蒙古文,还有汉文,每当别人看不懂他比划的手语时,他就会拿出小铅笔,找一个能写字的东西,在上面一笔一画地写出几个字。如果别人还是看不懂,他就开始不说话,彻底进入自己的无声世界,让周围也变成寂静。他要么低头看着脚尖,要么抬头望着太阳。
乌兰巴塔的鞋子上布满了尘埃,几个莫名其妙的文字缠绕在一起,心语、星语无法分辨出颜色,此时没有色彩。太阳在一朵云和另一朵云之间行走,照射出来的阳光都像颗粒粗大的尘埃,它们在宽广的天空中激烈碰撞,乌兰巴塔看见了。
小时候,很多伙伴都害怕乌兰巴塔,他几乎是怪物的代名词。
听到哑巴巴塔来的声音或是每次远远地看见他的身影,我就开始躲起来,等到噢吧嗒——噢吧嗒的声音听不见了才出来。
用感官认知世界的我对不协调的声音很是敏感,搞不清楚哑巴巴塔的声音代表着什么,总是觉得这是一个不好接触的人,甚至觉得他凶神恶煞。
很多大人也把我们这个怪异的动机掌握了,我们稍微不听话他们就喊:“要不然叫哑巴巴塔来!”一听到哑巴巴塔的名字,我们很快就会变乖。
童年很快就过去了,对哑巴巴塔看法有所改观,看见他也不怎么害怕了,甚至都坐在一起交谈了。
乌兰巴塔比我年长很多,住在一个村里,我们之间除了简单的问候外,很少有坐下来交流的时候,虽然有过几次交谈,但是我总是云里雾里,完全没有弄清楚乌兰巴塔一个人的演讲到底讲了一些什么。
每次遇见乌兰巴塔时,他总是很远地就把手伸过来跟我握手,嘴里还不停地吧嗒吧嗒地说些什么。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出于礼貌和尊重,我也说一大堆问候的话跟他搭讪。
明明知道他听不到,我还是说出声,简短的几句话后我就和他摆手了。如果不是交流困难我也不会匆匆跟他告别,他脸上满是笑容地点着头,挥着手。
我看不懂手语,但是哑巴巴塔喜欢和我交谈,好像我不停地点头和好奇的目光打动了他。我是一个好听者,虽然他在空气里比划的语言我听不出—二,可是我运用了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