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听很容易失去我#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韩谋,欢迎收听这一期的电台。现在继续是科普栏目:你不听很容易失去我。
此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寒潮灾害,哈尔滨市的温度下降到比北极圈内还要低,甚至连北回归线上的广州,也纷纷扬扬的飘起了小雪。
灾害背后的成因,又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追溯到更早之前的消息。
2015年12月30日,北极迎来“世纪之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线监测数据显示,当时北极气温急升了35℃,从12月29日的零下35℃一跃升至0.8℃,与往南方4000公里的北京是一个温度。这个比往年北极正常气温高出近30℃的状况,也是有卫星监测以来,北极冬季温度第一次升至0℃以上。
而这次的北极升温,是由于冰岛附近一个强大的风暴。
飓风天气中,经常出现低压。这股低压将全球中纬度地区的空气吸走,是卷起了整个北大西洋的热量。
位于北大西洋的西风在这个风暴拉动下,马上就转了个头开始向北吹去。转向的西风大规模通过英国和冰岛之间,直插北极点。持续不断的热量,就由因此运输到了北极。
北极的冷空气,就被迫南下了,积聚在了南方另一个极寒之地——西伯利亚。
再然后,由于这欧亚大陆上的陆地走势啊,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两槽一脊分布。东亚大槽偏深,有利于槽后冷空气影响到中国,也就是西伯利亚的风往咱们这儿吹。
于是那大量的冷空气,就这样输入了咱们中国。从1月20日开始,在一个阻塞高压的推波助澜下,这极地涡旋大举南侵,配合深厚的南支西风波动输送水汽,我国就出现了这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我们也可称之为:今冬最强寒潮。
那么今天的科普栏目就到这儿啦,不知道听完之后,你对这2016寒潮,是明白了没有呢?学知识,爱生活。我是韩谋,咱们下期再见啦。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韩谋,欢迎收听这一期的电台。现在继续是科普栏目:你不听很容易失去我。
此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寒潮灾害,哈尔滨市的温度下降到比北极圈内还要低,甚至连北回归线上的广州,也纷纷扬扬的飘起了小雪。
灾害背后的成因,又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追溯到更早之前的消息。
2015年12月30日,北极迎来“世纪之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线监测数据显示,当时北极气温急升了35℃,从12月29日的零下35℃一跃升至0.8℃,与往南方4000公里的北京是一个温度。这个比往年北极正常气温高出近30℃的状况,也是有卫星监测以来,北极冬季温度第一次升至0℃以上。
而这次的北极升温,是由于冰岛附近一个强大的风暴。
飓风天气中,经常出现低压。这股低压将全球中纬度地区的空气吸走,是卷起了整个北大西洋的热量。
位于北大西洋的西风在这个风暴拉动下,马上就转了个头开始向北吹去。转向的西风大规模通过英国和冰岛之间,直插北极点。持续不断的热量,就由因此运输到了北极。
北极的冷空气,就被迫南下了,积聚在了南方另一个极寒之地——西伯利亚。
再然后,由于这欧亚大陆上的陆地走势啊,在中高纬度地区由两槽一脊分布。东亚大槽偏深,有利于槽后冷空气影响到中国,也就是西伯利亚的风往咱们这儿吹。
于是那大量的冷空气,就这样输入了咱们中国。从1月20日开始,在一个阻塞高压的推波助澜下,这极地涡旋大举南侵,配合深厚的南支西风波动输送水汽,我国就出现了这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我们也可称之为:今冬最强寒潮。
那么今天的科普栏目就到这儿啦,不知道听完之后,你对这2016寒潮,是明白了没有呢?学知识,爱生活。我是韩谋,咱们下期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