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生吧 关注:43贴子:273
  • 1回复贴,共1

古代的医药广告究竟是怎样的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招牌广告,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你是否知道,医药广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北宋末年时便已成为普遍现象。今天,西西君就给大安家利一下古代医药广告吧!来来来,涨姿势了哟~~
招数之一:“市招”,即大型路牌广告
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赵太丞家,门前就竖起了高出屋檐的布制市招,介绍各种中药丸散膏丹治病的神奇作用。南宋御医王继先,祖上传一灵验丹方,名为“黑虎”。于是他便以“黑虎王家”作为市招,闻名遐迩。
招数之二:善用名人效应
如南宋临安的严某,坐堂行医兼开小药铺,专治痢疾,病人不多。一次恰好碰上宋孝宗患痢疾久治不愈,应召入宫。严某治愈了皇帝的痢疾后,皇帝大喜,授其官位防御,又赐以金杵臼。于是严某打出“金杵臼严防御”的市招,从此名声大振。
招数之三:借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对联
有的药店贴“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彰显自己济世为民的拳拳之心。“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助精妙的文字缩短药店与顾客之间的情感距离。
招数之四:使用模型实物,吸引顾客的眼球
如“悬壶”便是药店、诊所的标志,一些走江湖的郎中身背葫芦,作为行医的“招幌”。有的药店还悬挂“鱼符”(用石片或木头雕刻的鱼形幌子)作为象征,因为鱼不分昼夜,总是睁着双眼,悬挂鱼符就意味着这家药铺不分昼夜为病人服务。
招数之五:口头宣传
这样的手法多见于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他们一手摇铃铛,一手拿招牌,在民间流动行医。有的郎中甚至会持竹板敲打,进行口头宣传,被人不客气地称为“卖嘴郎中”。


1楼2016-02-26 09:57回复
    中医应该发扬光大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2-29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