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豆教育吧 关注:10,632贴子:5,843
  • 2回复贴,共1

转帖《家长,请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孩子也到了青春期,看了以下这篇文章后觉得非常不错,略加整理,新鲜出炉,供大家分享。
  “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些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很好,可以像朋友一样,关系很融洽。一般情况下这样关系成长的孩子,大部分都很优秀。据统计还有85%的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好,家长很苦恼,孩子也很苦恼。由于这种关系处理的不好,夭折了很多的优秀人才。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或十五六岁时,总是和父母对着干,这种情况普遍能持续两三年,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的明显,有的孩子表现不明显。
  心理学家把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覆盖着儿童向成人过渡的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明朗化,处处体现“自我”的存在,极力想通过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来突出“我”。为了突出“我”,他们极力的打扮得与众不同,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这些都是体现他们世界观不够成熟,把对父母、老师、和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段时期是充满风险的人生大河,父母怎样帮助孩子趟过这条大河呢?
  1、当孩子向你谈起他感兴趣的事情时,要集中精力去听,不要似听非听,或一边做事一边听。
  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啰嗦的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3、要用尊重的口气而不是教训的口气与孩子讲话,你尊重孩子能换来孩子的尊重,这样你就会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沟通就会很方便了。
  4、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帮助他们正面所处年龄阶段里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而片面性。
  5、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时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应该按他们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体现了融洽的亲子关系。由此自然而然的就趟出了“青春期”这条大河。
  打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方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以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要做一个失败的父母哟。
  在上面的基础上再进入学习就轻松多了,一个好的环境是成就一个优秀人才的基础。
  要想成绩优秀:一、是天分,二、是后天的努力。
  后天的努力在于父母的引导。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会。孩子学习不好就要鼓励孩子说:我相信凭你的能力一定能把它学好;鼓励孩子定个短期计划,每天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在学习上让孩子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养成上课注意听讲,下课整理笔记的习惯。有问题及时地请教老师,今天的问题决不要等到明天,当天问题当天消化。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12岁是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如果家长用上面的方式与孩子交朋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又用上述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那么还愁什么孩子不成才啊,初中这段是为高中打基础啊,这段基础坚固何愁高中不优秀啊。初中到高中只有6年的时间,很快就会把孩子送入大学的校门啊。这段时间家长无论怎样辛苦,都要坚持啊
  12岁到18岁是最关键的教育,是最辛苦的教育,也是最有收获的教育。
  家长们辛苦了,加油啊。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哦。


1楼2016-02-25 10:43回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楼2016-02-29 13:51
    回复
      2025-07-28 12:17: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莫名其妙


      3楼2016-03-07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