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梗面前,别让自己抱憾终身 2015-12-30 医学界
导读:我一直自以为对心梗足够熟悉,我错了。
文:孙边姬
上上周六,我爸心梗了。
做了这么久医学科普,我自认为对心梗这个人类头号杀手并不陌生。但真的遇到了,与它真刀真枪怼起来,才发现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在心梗面前,任何一步都有可能走错,而走错一步,你就可能抱憾终生。
现在,我爸的状态已经稳定,我的心情也已经平静。我决定以患者家属的视角,把这次经历的所有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分享给我的同龄人,希望你永远不会用到它们。
我爸和我不住一起,但离得很近。上周六上午10点,我爸来家里看我闺女,坐着闲聊。
他说:“今天感觉腮帮子疼。”
我说:“你昨天吃肉吃多了,嚼得吧?”
他说:“人家说心梗就会腮帮子疼。”
我说:“你少吓唬人。”
之后,我爸就离开我家去超市买东西了。
又过了半小时,我接到我爸的电话:“我不舒服,你来一下吧。”
教训一: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为这件事而自责。我爸这样一个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突发腮帮子疼这样一个心梗疑似症状,我却没有重视起来。
除了心绞痛、心律不齐这样一目了然的症状,心梗发作还可能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
①牙床疼痛
②肩膀酸痛
③烦躁不安
④胃痛、胃胀、呕吐
⑤出汗
我狂奔到我爸家,他已经躺在床上了。他告诉我,走到超市门口时,他突然出了一身冷汗。他马上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回家躺下,然后给我打电话。
我一摸,他的汗已经把上衣全部湿透了。此时,他除了腮帮子疼,还有肩膀疼、打饱嗝、烦躁的症状。我们做出第一个判断: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
我妈在出差,呆福在基层,此时家里就我一个人。我马上给呆福打电话,他不是心内科专业,但也马上判断是心脏问题,但不确定是暂时的心肌缺血,还是心梗。他告诉我,不管怎么样,先吃药,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我爸告诉我,他已经吃了速效救心丸,但家里没有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我马上跑出去买。
教训二:
有中老年人的家庭,家中一定要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而且要注意保质期,到期更换。
药买回来后,3片(300mg)阿司匹林咬碎吞服,1片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根据呆福的指示,5分钟后,症状没有缓解,又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再过5分钟,症状还没缓解,又含服一片,达到最大剂量。
教训三:
呆福告诉我的,是心梗急救的通常用药方式。然而,后来我们才知道,我爸的心梗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脏下壁,这个部位的心梗,硝酸甘油要慎用。
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对抗心梗的机制完全不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而硝酸甘油则用于扩张血管,恢复心脏血流灌注。
当心梗发生在右冠时,患者血压往往会降低,如果再服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血压会进一步降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而阿司匹林则是万金油,任何部位的心梗都可以吃。
因此,医生建议我,心梗后的用药是这样的:
马上咬碎吞服300mg阿司匹林,之后测血压,如果患者血压比平时低,就不能吃硝酸甘油,如果和平时差不多,就可以含服。
吃完药后,我爸感觉略好,但烦躁不愿说话,想安静躺着。我就退了出来,继续给呆福打电话。
呆福告诉我,指南上说,出现这些症状,应该要叫救护车去医院。但爸的情况看起来不太严重,吃药后也有好转,可能是一过性的心肌缺血。可以考虑在家观察,但要保证绝对卧床。我和我爸的想法也是这样,而且那天周六,我们怕心内科不上班,去了医院也白跑。
之后,我给我来北京办事的两位叔叔打了电话,他们很快赶了过来,坚决要求去医院,于是我们做出了一个折衷的决定——去家对面的二甲医院P医院做个心电图。
怎么去P医院呢?就隔一条马路,叫救护车或者打车都有点矫情,于是我们决定……走过去……
教训四:
呆福因为这件事把我好好骂了一顿:“啥叫绝对卧床?绝对卧床的意思是:绝!对!卧!床!不能坐起来,不能溜达,更不能上街!这样分分钟加剧心梗,前一秒没事后一秒可能就倒下了,爸能走过去完全是撞大运!”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从没打过急救电话,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该打,总觉得要特别严重才可以。其实症状不严重,不代表病情不紧急,所以别怕矫情,该打就打。
另外,周末三甲医院确实很多专家门诊不上班,但急诊一定是上班的,各科也都有值班医生,不可能出现患者等着救命医生不上班的情况。
到了P医院急诊,护士量了血压,130/50,要知道我爸平时有高血压,这么低绝对不正常。之后做了心电图拿给医生看,医生马上震惊了:“哎呀你这是心梗啊,怎么还坐着,赶紧躺下!”
这时我们才真正懵逼了:之前大家虽然考虑过心梗的可能,但看我爸的样子确实不严重,跟我们设想的心梗发作完全不同,因此大家都觉得是心肌缺血,来医院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没想到真是心梗!
教训五:
心梗发作初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忽视了,可能会二次发作,到时就失去了抢救的时间。
其实十几年前,我爷爷就是心梗过世,他的初期症状就是肩膀不舒服,大家都没太在意,后来转为心绞痛才送去医院,最后没救过来。
我爸躺下后,输上液,医生开始问我病史。
“有冠心病吗?”
“呃,好像没有吧……”
“有糖尿病吗?”
“呃,餐后血糖高,好像没有确定糖尿病吧……”
“有高血压吗?”
“有!这个确定!”
“高血压几年了?”
“呃……好几年了……”
“平时吃什么药?”
“呃,降压药?降糖药?……”
教训六:
赶紧打电话给父母,问病史,问用药,拿小本本记下来!背会!
P医院医生跟我说:“你爸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做支架了。你看是在我们小医院做,还是到大医院?我建议去大医院。”
我说:“好好好,大医院。”
医生说:“那就打120或999转院吧。”
于是,我拨出了生平第一次120,告知病情、所在地、想去的医院,结果120告诉我:附近没车,先试试999,不行再打120。
我心急火燎地打了999,把刚才内容重复一遍,最后人家问我手机号,我想了半天竟然说不出来!最后说出来一个竟然是错的!然后又重新说了一遍!
教训七:
是的,我当时是懵逼状态,平时倒背如流的手机号,此时竟然说不出来了。大家不要学我,打急救电话时要冷静,深呼吸,保证说对重要信息。
然后就是心急如焚地等待。999到了后,问我去哪家医院,我说去三甲S医院,他很犹豫,问我:“联系好了吗?有床位吗?”我心想果然跟网上说得一样!绝对不能落入圈套!于是我义正言辞地说:“联系好了,有床位,医生等着呢!”
心得一:
根据网上的描述和我的经历,999会怂恿病人去跟他们有利益关系的医院就诊,我不知道120是不是也这样。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大家在叫救护车前最好想好自己要去哪家医院,如果病人情况危急,分分钟要命,那就别想了,去最近的医院先救命。
如果还有时间,那就选一个病情对应科室水平较高的三甲医院。如果你不了解哪家医院水平高,那就去离家最近的三甲医院。
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去哪家医院后,一定要立场坚定,别听他们说没床位就动摇,对于心梗这样的危重病情,各家医院的急诊都有绿色通道,不可能不收。
生平第一次坐救护车,虽然999人不靠谱,但车还是很快的。路上的车都会给我们让路,让我感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到了S医院急诊科,总算见识了急诊医生的忙碌,每个人不是在跑就是在吼,真的是在和死神争分夺秒。我被年轻的急诊二线像孙子一样吼来吼去:去挂号!快点!怎么这么慢!这儿签字!还有这儿!这儿!这儿!没时间跟你解释了赶紧签!
虽然被吼,但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人家是为了救我爸的命才这么着急的,而且当时仍在懵逼的我,如果不是这么吼,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很快,我爸被推进了心内科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放了两个支架。
后来,医生告诉我,我爸的右冠动脉已经95%堵死,好在送医及时,放支架后大部分心肌功能得以恢复,但仍有一小块心肌发生坏死。
心得二:
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抢救,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心肌功能。我们虽然前面犯下了那么多的错误,但好在没有超过6小时,还是幸运的。
因为这件事,我听说了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每次听到这些例子,我都一阵阵后怕。
虽然心梗发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但据我爸说,患者本人还是能感觉到不同的。只是很多人觉得不严重忍忍就过去了,所以没有太在意。
所以说,太能忍不是好事。
经过一周的住院检查,现在我爸恢复良好,已经出院了。
致谢
感谢第一时间给我爸确诊、之后耐心指点我们转院的P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比我还要着急的S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帮助我爸疏通血管、放进支架,并在他住院期间耐心护理的S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
感谢坚决要求我爸去医院的两位叔叔。
感谢事发后从老家来北京帮我照顾家里的亲人。
感谢以各种形式慰问我的亲朋好友。
感谢后台无数留言鼓励我们的粉丝。
感谢老天爷。
因为呆福是医生,周围有很多同龄的朋友来找他咨询父母的病情。有的不严重,有的已经是癌症晚期,最后去世了。
长大后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几乎每个人都注定要经历父母生病的情况。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面对,只盼这些事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我们也是一样。
但今年,家里有两位老人先后生病——呆福妈妈和我爸——后,我们两个所谓的“业内人士”也都经历了各种手忙脚乱和恐慌。这让我们明白,把头埋在沙子里是没有用的,了解老年常见病和应对措施,才能让我们免于当下的恐惧和慌乱,免于事后的抱憾终生。
====================
可能会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故转发供各位参考。
导读:我一直自以为对心梗足够熟悉,我错了。
文:孙边姬
上上周六,我爸心梗了。
做了这么久医学科普,我自认为对心梗这个人类头号杀手并不陌生。但真的遇到了,与它真刀真枪怼起来,才发现自己几乎是一无所知。在心梗面前,任何一步都有可能走错,而走错一步,你就可能抱憾终生。
现在,我爸的状态已经稳定,我的心情也已经平静。我决定以患者家属的视角,把这次经历的所有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分享给我的同龄人,希望你永远不会用到它们。
我爸和我不住一起,但离得很近。上周六上午10点,我爸来家里看我闺女,坐着闲聊。
他说:“今天感觉腮帮子疼。”
我说:“你昨天吃肉吃多了,嚼得吧?”
他说:“人家说心梗就会腮帮子疼。”
我说:“你少吓唬人。”
之后,我爸就离开我家去超市买东西了。
又过了半小时,我接到我爸的电话:“我不舒服,你来一下吧。”
教训一: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为这件事而自责。我爸这样一个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突发腮帮子疼这样一个心梗疑似症状,我却没有重视起来。
除了心绞痛、心律不齐这样一目了然的症状,心梗发作还可能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
①牙床疼痛
②肩膀酸痛
③烦躁不安
④胃痛、胃胀、呕吐
⑤出汗
我狂奔到我爸家,他已经躺在床上了。他告诉我,走到超市门口时,他突然出了一身冷汗。他马上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回家躺下,然后给我打电话。
我一摸,他的汗已经把上衣全部湿透了。此时,他除了腮帮子疼,还有肩膀疼、打饱嗝、烦躁的症状。我们做出第一个判断: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
我妈在出差,呆福在基层,此时家里就我一个人。我马上给呆福打电话,他不是心内科专业,但也马上判断是心脏问题,但不确定是暂时的心肌缺血,还是心梗。他告诉我,不管怎么样,先吃药,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我爸告诉我,他已经吃了速效救心丸,但家里没有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我马上跑出去买。
教训二:
有中老年人的家庭,家中一定要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而且要注意保质期,到期更换。
药买回来后,3片(300mg)阿司匹林咬碎吞服,1片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根据呆福的指示,5分钟后,症状没有缓解,又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再过5分钟,症状还没缓解,又含服一片,达到最大剂量。
教训三:
呆福告诉我的,是心梗急救的通常用药方式。然而,后来我们才知道,我爸的心梗发生在右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脏下壁,这个部位的心梗,硝酸甘油要慎用。
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对抗心梗的机制完全不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而硝酸甘油则用于扩张血管,恢复心脏血流灌注。
当心梗发生在右冠时,患者血压往往会降低,如果再服用硝酸甘油扩张血管,血压会进一步降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而阿司匹林则是万金油,任何部位的心梗都可以吃。
因此,医生建议我,心梗后的用药是这样的:
马上咬碎吞服300mg阿司匹林,之后测血压,如果患者血压比平时低,就不能吃硝酸甘油,如果和平时差不多,就可以含服。
吃完药后,我爸感觉略好,但烦躁不愿说话,想安静躺着。我就退了出来,继续给呆福打电话。
呆福告诉我,指南上说,出现这些症状,应该要叫救护车去医院。但爸的情况看起来不太严重,吃药后也有好转,可能是一过性的心肌缺血。可以考虑在家观察,但要保证绝对卧床。我和我爸的想法也是这样,而且那天周六,我们怕心内科不上班,去了医院也白跑。
之后,我给我来北京办事的两位叔叔打了电话,他们很快赶了过来,坚决要求去医院,于是我们做出了一个折衷的决定——去家对面的二甲医院P医院做个心电图。
怎么去P医院呢?就隔一条马路,叫救护车或者打车都有点矫情,于是我们决定……走过去……
教训四:
呆福因为这件事把我好好骂了一顿:“啥叫绝对卧床?绝对卧床的意思是:绝!对!卧!床!不能坐起来,不能溜达,更不能上街!这样分分钟加剧心梗,前一秒没事后一秒可能就倒下了,爸能走过去完全是撞大运!”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从没打过急救电话,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该打,总觉得要特别严重才可以。其实症状不严重,不代表病情不紧急,所以别怕矫情,该打就打。
另外,周末三甲医院确实很多专家门诊不上班,但急诊一定是上班的,各科也都有值班医生,不可能出现患者等着救命医生不上班的情况。
到了P医院急诊,护士量了血压,130/50,要知道我爸平时有高血压,这么低绝对不正常。之后做了心电图拿给医生看,医生马上震惊了:“哎呀你这是心梗啊,怎么还坐着,赶紧躺下!”
这时我们才真正懵逼了:之前大家虽然考虑过心梗的可能,但看我爸的样子确实不严重,跟我们设想的心梗发作完全不同,因此大家都觉得是心肌缺血,来医院只是为了保险起见,没想到真是心梗!
教训五:
心梗发作初期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忽视了,可能会二次发作,到时就失去了抢救的时间。
其实十几年前,我爷爷就是心梗过世,他的初期症状就是肩膀不舒服,大家都没太在意,后来转为心绞痛才送去医院,最后没救过来。
我爸躺下后,输上液,医生开始问我病史。
“有冠心病吗?”
“呃,好像没有吧……”
“有糖尿病吗?”
“呃,餐后血糖高,好像没有确定糖尿病吧……”
“有高血压吗?”
“有!这个确定!”
“高血压几年了?”
“呃……好几年了……”
“平时吃什么药?”
“呃,降压药?降糖药?……”
教训六:
赶紧打电话给父母,问病史,问用药,拿小本本记下来!背会!
P医院医生跟我说:“你爸这种情况,肯定是要做支架了。你看是在我们小医院做,还是到大医院?我建议去大医院。”
我说:“好好好,大医院。”
医生说:“那就打120或999转院吧。”
于是,我拨出了生平第一次120,告知病情、所在地、想去的医院,结果120告诉我:附近没车,先试试999,不行再打120。
我心急火燎地打了999,把刚才内容重复一遍,最后人家问我手机号,我想了半天竟然说不出来!最后说出来一个竟然是错的!然后又重新说了一遍!
教训七:
是的,我当时是懵逼状态,平时倒背如流的手机号,此时竟然说不出来了。大家不要学我,打急救电话时要冷静,深呼吸,保证说对重要信息。
然后就是心急如焚地等待。999到了后,问我去哪家医院,我说去三甲S医院,他很犹豫,问我:“联系好了吗?有床位吗?”我心想果然跟网上说得一样!绝对不能落入圈套!于是我义正言辞地说:“联系好了,有床位,医生等着呢!”
心得一:
根据网上的描述和我的经历,999会怂恿病人去跟他们有利益关系的医院就诊,我不知道120是不是也这样。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大家在叫救护车前最好想好自己要去哪家医院,如果病人情况危急,分分钟要命,那就别想了,去最近的医院先救命。
如果还有时间,那就选一个病情对应科室水平较高的三甲医院。如果你不了解哪家医院水平高,那就去离家最近的三甲医院。
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去哪家医院后,一定要立场坚定,别听他们说没床位就动摇,对于心梗这样的危重病情,各家医院的急诊都有绿色通道,不可能不收。
生平第一次坐救护车,虽然999人不靠谱,但车还是很快的。路上的车都会给我们让路,让我感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到了S医院急诊科,总算见识了急诊医生的忙碌,每个人不是在跑就是在吼,真的是在和死神争分夺秒。我被年轻的急诊二线像孙子一样吼来吼去:去挂号!快点!怎么这么慢!这儿签字!还有这儿!这儿!这儿!没时间跟你解释了赶紧签!
虽然被吼,但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人家是为了救我爸的命才这么着急的,而且当时仍在懵逼的我,如果不是这么吼,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很快,我爸被推进了心内科导管室,一个多小时,放了两个支架。
后来,医生告诉我,我爸的右冠动脉已经95%堵死,好在送医及时,放支架后大部分心肌功能得以恢复,但仍有一小块心肌发生坏死。
心得二:
心梗发生后6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在这个时间内及时抢救,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心肌功能。我们虽然前面犯下了那么多的错误,但好在没有超过6小时,还是幸运的。
因为这件事,我听说了好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在心梗初期没有重视,想着大概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错过了治疗时机酿成悲剧。每次听到这些例子,我都一阵阵后怕。
虽然心梗发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但据我爸说,患者本人还是能感觉到不同的。只是很多人觉得不严重忍忍就过去了,所以没有太在意。
所以说,太能忍不是好事。
经过一周的住院检查,现在我爸恢复良好,已经出院了。
致谢
感谢第一时间给我爸确诊、之后耐心指点我们转院的P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比我还要着急的S医院急诊医生。
感谢帮助我爸疏通血管、放进支架,并在他住院期间耐心护理的S医院心内科医护人员。
感谢坚决要求我爸去医院的两位叔叔。
感谢事发后从老家来北京帮我照顾家里的亲人。
感谢以各种形式慰问我的亲朋好友。
感谢后台无数留言鼓励我们的粉丝。
感谢老天爷。
因为呆福是医生,周围有很多同龄的朋友来找他咨询父母的病情。有的不严重,有的已经是癌症晚期,最后去世了。
长大后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几乎每个人都注定要经历父母生病的情况。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面对,只盼这些事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我们也是一样。
但今年,家里有两位老人先后生病——呆福妈妈和我爸——后,我们两个所谓的“业内人士”也都经历了各种手忙脚乱和恐慌。这让我们明白,把头埋在沙子里是没有用的,了解老年常见病和应对措施,才能让我们免于当下的恐惧和慌乱,免于事后的抱憾终生。
====================
可能会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故转发供各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