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吧 关注:4,558贴子:10,839
  • 11回复贴,共1

洪诚先生《训诂学》中关于“中寿”之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楊氏發明古人行文有省句例,凡有文意不連貫的句子,可以參攷這個方法得到解釋。今補明《左傳》一例,並附二傳對比。
蹇叔哭之日:「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矣。」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晉伯將襲鄭,百里子與蹇叔子諫:「千里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塚木已栱矣,何知?」(《穀梁傳·僖公三十三年》)
晉伯將襲鄭,百里子與蹇叔子諫曰:「千里而襲人,未有不亡者也。」秦爲伯怒曰:「若爾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爾曷知?」(《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宰,塚。)
三《傳》分記秦伯的話「爾墓之木拱(合抱)矣」與上文不連貫,漢唐注疏及清經解、劉文淇疏證,對這一段文意都沒有明确的解釋。《左傳》句法實際是「爾墓之木拱矣」句上面,承前文省略了“及師之入”一句. 蹇叔說:「我們看見軍隊開出去,不能看見軍隊開回來了。」秦伯聽了發怒,叫人對他說:“你知道什麼?你的年壽滿了,等到軍隊回來,你墳上的樹木已經兩手合抱那麼粗了。”秦伯怒時語急,迫不及言「及師之入」句,策書噹時據實記載,《左傳》亦炤策書記錄。《左傳》記事詳實,從上下文可以看出省略的句子《公羊》《穀梁》二傳因口傳脫漏過多,看不出省略的線索,無法理解。如果以二傳爲依據,不承認《左傳》這一段中有省略句,機械地抓住文句形式,不顧語言內容,這種思想方法容易陷於困惑。
《古代漢語》課本注說:「你知道什麼?如果在中壽的年齡死去,你墓上的樹也該長到兩手合抱那麼粗了。這是罵蹇叔早就該死了。中壽,約指活六七十歲,蹇叔大約已七八十歲。」這條注釋的錯誤,全從舊注搬來。分明是七八十歲的人,怎麼說「如果在六七十歲死去」?怎麼說「早就該死」,怎麼面對活人說他墓上生樹?“爾墓之木拱矣”,只能是說他已經死去,不是說他早該死去。秦伯罵他是死人無知,文義可通。可是句前有“中壽”,又說不通。這個“中”字應該讀去聲,訓滿。 各家誤讀平聲,噹作中等年壽,這就無法理解了。《左通補釋》攷「中壽」與「墓木」,也無謂之至。(啟鋒按:此段文字引自洪誠先生《訓詁學》,網友Frind幫我把圖片ocr識別文字整理,該網友整理時用了部分繁體字,我便把全文都用了繁體字。本人爲校對,若有錯誤,望批評,於後附圖片,可資參。洪誠先生的這段文字很精彩,很值得一讀。洪誠先生的《訓詁學》也是很精彩的書,很值得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22 14:31回复
    又有个精彩的文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2-22 14:43
    回复
      我没考证过,我觉得,应该是“老不死的,你坟上的树都一抱大了,(快入土的人了,)还……”(古人活着就先修好了坟墓,坟墓上的树已合抱了,也是表明老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3-28 18:07
      回复
        又:
        及师之入,尔墓之木拱矣……说省略“及师之入”。我以为,这是胡诌。说话时,尔墓之木未拱,等仗打完了,回来了,墓木就拱了?秦伯去袭郑,得用多少年啊?根本不合逻辑。所以说省略了“及师之入”是胡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4-02 17:23
        收起回复
          从你举的《三传》的例子对比来看,《左》有“中寿”,而《谷粱》《公羊》没有,就足以说明“中寿”与“尔墓之木拱”是同义。所以省句之说是瞎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09 16:59
          回复
            关于“拱”,我又有说法:
            假如“拱”是两手的粗度的话,直径约是二十几厘米,很常见,不值得作为话题说道。故,鄙人以为“拱”是两臂合抱的尺度。俗言,一抱大的树……这才够大。还原秦穆公的话,“你懂什么,老不死的,你坟上的树都一抱大了,(还不去乖乖地在家呆着,在这里瞎掰扯什么)……”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4-13 22:28
            回复
              胡闹一下子,行家万勿见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4-13 22:30
              回复
                拱手跟拜手不一样吧。拱手是比较平等地尊重,有时候不过相当于见面打个招呼。比较正式的拱手两肘要尽量向外上抬,有豪气,像双手合抱去量树。拜手是屈服或宗教之类,两肘尽量合拢(来绑我吧),还有加上稽首的。
                尔墓之木拱矣,一抱粗吧。
                我早前读这段,一直以为墓之木指棺材料。后来大点才知道不是这回事。到他这个年纪,棺材早做好了。也找不到类似墓木表示棺椁之木的书例。至于生前做好寝宫,或许有,但其木合抱为时尚早。
                至于中寿,我以为不可呆看。本来就可能骂人的,多大无关宏旨,没说他夭寿的。墓地都聚葬,可以世代封山的,郁郁葱葱,那是个好地方。活够了,该去好地方休息了。骂人,还艺术。
                胡诌一通,见笑。


                IP属地:四川13楼2016-04-24 23: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