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启蒙吧 关注:557贴子:5,307
  • 5回复贴,共1

【绝赞精华合集】伟大的古华夏,远胜于现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2-21 10:57回复
    【现代人对古代的误解】
    很多人对古代有误解,原因如下: 事实上古代大部分时期都是和平时期。因为历史事件一般都是战乱,瘟疫,灾害,和平时期就没有什么历史事件了,所以这些历史事件你的映像很深刻,所以造成你对于古代的映像就是这些,但其实大部分都是生活很安逸幸福的和平时期。
    【古代的教育理念很先进】
    古代的教育也很妙,以德育为主,农村是社会化的松散道德信仰教育,由乡绅阶层领导,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识字的,古代农民就不需要,古代的学习是按需学习,农民只需要学好种田的知识即可,剩下的人生可以开心的玩耍从而为创造力和想象力培育了生长土壤,所以古代文化艺术很发达.
    古代从事任何行业都没有学历限制,所以古人只需要拜师专心学习该行业的技能即可,而不像现代随便搞个很简单的工作就要你拿个本科文凭,从而让人多学很多没用的垃圾,生下来就学到20几岁甚至读博士到30岁,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恰恰就在这些年,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3楼2016-02-21 10:57
    回复
      2025-05-15 21:32:02
      广告
      【古代人口相比现代只多不少】
      古代的人口数据是被严重低估的,因为古代统计人口很困难,信息通讯和交通不发达,人吅大部分居住在乡村比较分散。而且因为各个朝代囯土面积不同,现代得到的古代文献中的数据都是局部的严重低估的人口数据。
      20世纪是世界人口大幅减少的一个时期,尤其是TC经历了历吅史上从未有过的八囯联jun,曰本侵huá,囯共内战,土改反右,三年灾害大饥吅荒,文吅革武斗这些大量人口减少的事吅件。人口数量应该只会比过去少而不会多。
      有人说古代吅生产力低下,养活不了那么多人,这就是典型的习惯于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古代的思维。你要明白古代是农业社吅会,绝大多数人都是种地自己养活自己的,古代气候和土地肥力都是远好过现代的,而且农业社吅会贫富差距相比现代小很多,天高皇帝远,财富资源相对可以分散到大部分人手里,藏富于民。在古代风调雨顺的和平时期只要是个健康的人他就一定有饭吃,绝大多数人都种地,在古代种地不需要很艰深的知识,不需要学历门槛,只需要你身吅体健康能干活。而现代即使你是个健康的人也很难养活自己,因为你还必须要掌握知识技能才能找到工作来养活自己,而且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即使你有知识技能还不够还要有一个学历证书。


      4楼2016-02-21 10:58
      回复
        【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农业文明从农田获得粮食,人畜的排泄物也可以作为肥料回归农田再次产生粮食,构成回路和循环,因此可以持续发展。大自然本来就给人类安排好了一切,可现代人类不知足,非要去投机取巧搞非主流不可持续的工业文明,耗尽地球资源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最终走向毁灭。
        那如果石油等传统能源耗尽采用核能等新能源不就行了吗?
        那些都不可靠的,因为不安全所以要在安全上考虑,然后又造成一系列问题,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终得不偿失. 老子<道德经>里告诉后人要"无为",追求自然无为的状态不要去人为的搞这些奇技淫巧瞎折腾.
         而且最重要的你是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生存条件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一定的气压范围内,一定的空气,水和阳光等资源,人类非常脆弱,以上的条件稍微有点超范围人类就无法生存,所以传统农业正是符合脆弱的人类的最优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态,正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
        而核能等温度能量辐射太高远超出人类生存条件的范围.所以必须用复杂的过程去转化到符合人类生存范围的程度,这个过程又会产生更多新的问题,最终最初的能源问题解决了但是却出现了比最初问题更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成为无底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最终得不偿失.
        热力学里有熵这个概念,指系统的混乱度,熵越小系统越稳定,为了得到稳定的系统而从外部干预系统降低熵,但相当于扩大了系统因为把外部条件引入了原系统,最终得到的新系统熵不变,也就是最终是做无用功!!! 几千年前圣人老子就有这个智慧,告诉后人人为去改变自然都是伪的,都是无用功,所以要无为.


        5楼2016-02-21 10:58
        回复
          【古人寿命远高于现代人】
          古代没有交通事故,自然环境没有污染,食物和水都是无毒无害的,古人没有夜生活作息遵守自然规律,古代医学侧重养生,你觉得会比现代人寿命短吗?
          “人到七十古来稀”这句诗常被一些不懂文言文的文言盲曲解成“人寿命自古能达到70岁的很少”,但是其实这句的真正的意思是:人到了70岁就离死亡的日子不多了,古在这里指死亡的日子,例如作古这个词古也指死亡,“古来稀”是一个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
          而且因为古代一般家庭都多子多孙,而且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人比例更大,不像现代独生子女老龄化的社会, 古代年轻人一般都在本地生活不像现代都去北上广, 所以老年人数量占的的比率相对较少. 容易被某些人误读成老人不多,所以人寿命不长。
          所谓的现代的人口70岁那是自然死亡的寿命(而且很有可能是造假的数据,原因你懂的),没有统计进去夭折的意外死亡和病死自杀他杀交通事故的人,而这些恰恰是占死亡人口绝大比例的, 古代就没有这些, 而且古代和平时期人的自然寿命也高于现代人,因为环境食物干净作息健康规律,绝不是他们故意黑的那个数据, 所以平均下来古人寿命远超过现代人.


          6楼2016-02-21 10:58
          回复
            【传统的圣贤思想全是对的】
            传统文化能流传千万年,自然有他的道理,因为真金不怕火炼。古人的智慧远超现代人,必须以一颗谦卑的心来看待古人的学说。现代西方的思想唯物主义全是害人的谎言,让人变成畜生禽兽,污染破坏大好河山。
            对于传统文化,现代人习惯于精华糟粕论, 但是传统文化中的圣贤思想智慧很高眼界很广,现代人根本没有智慧和能力去评判,那些在现代人眼中看起来是糟粕的东西,其实往往都是精华! 这种例子太多了.
            以无智愚蠢的唯物主义的眼光去强行妄自对传统圣贤思想进行分辨,抛弃的全是精华,得到的只是错误的结论, 看看现在的社会乱象,大好河山已毁,人心已坏,就是如此造作的结果,悔之晚矣.
            所以还是虚心的向老祖宗学习吧, 慢慢去体会老祖宗的良苦用心,不要去分辨,辩证。老祖宗全是对的, 即使有糟粕也远胜于现代的所谓的正确的好的东西.


            7楼2016-02-21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