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吗?当婴儿出生时就开始接受各种疫苗,而这疫苗接种时间是有规定的,所以在接种前就要注意时间,做好安排。接下来中国吃网带你去看看详细的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一、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1、一类疫苗
乙肝疫苗:出生24小时内第一针;1月龄第二针;6月龄第三针。
卡介苗:出生24小时内初种;12岁加强针。
脊髓灰质炎糖丸:2月龄第一针;3月龄第二针;4月龄第三针;1.5至2岁部分加强;4岁加强针。
百白破疫苗:3月龄第一针;4月龄第二针;6月龄第三针;1.5至2岁加强;6岁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
A群流脑疫苗:6月龄第一针;9月龄第二针;3岁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6岁第四针。
麻疹疫苗:8月龄第一针;6岁加强针。
乙脑疫苗:1岁初种;1.5至2岁加强;6岁第三针。
甲肝疫苗:1.5至2岁。
2、二类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二、哪些儿童不宜接种
1.如果儿童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在可能会随不住接种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2.过敏体质的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3.患各种疾病的儿童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4.有争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5.患有皮肤病的儿童也不能进行接种。
三、常见的接种疫苗误区
1.即使接种了疫苗,但仍会感染上相关疾病,所以,有人认为疫苗不起作用。
疫苗有效这一点勿容置疑,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儿童获得象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事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疫苗对绝大多数人起作用,但对极少数人来讲,他们对疫苗没有任何反应,可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零。
2.水痘不致命,因此不必接种
水痘疫苗将使多数儿童获得免疫,研究表明这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重症水痘是可以致命的。
3.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4.母乳喂养的儿童无需接受预防接种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宝宝抵抗力,并不像疫苗那样可以预防传染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少患感冒,但母乳并不能预防像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严重的疾病;有些父母认为小孩打了疫苗还会染病,疫苗效果不佳,其实不然,打了疫苗的小孩还会患病是与小孩本身的体质有关,一般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就为零了。
5.某些传染性疾病已绝迹,无需接种
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和病毒已绝迹,他们很可能通过游客而被带到当地,从而传给当地人民,因此国家规定的计划内疫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为宝宝接种,这样其实也间接保护了那些不能接种疫苗或对疫苗没反应的人群哦!
一、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1、一类疫苗
乙肝疫苗:出生24小时内第一针;1月龄第二针;6月龄第三针。
卡介苗:出生24小时内初种;12岁加强针。
脊髓灰质炎糖丸:2月龄第一针;3月龄第二针;4月龄第三针;1.5至2岁部分加强;4岁加强针。
百白破疫苗:3月龄第一针;4月龄第二针;6月龄第三针;1.5至2岁加强;6岁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
A群流脑疫苗:6月龄第一针;9月龄第二针;3岁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6岁第四针。
麻疹疫苗:8月龄第一针;6岁加强针。
乙脑疫苗:1岁初种;1.5至2岁加强;6岁第三针。
甲肝疫苗:1.5至2岁。
2、二类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二、哪些儿童不宜接种
1.如果儿童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在可能会随不住接种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2.过敏体质的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3.患各种疾病的儿童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4.有争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5.患有皮肤病的儿童也不能进行接种。
三、常见的接种疫苗误区
1.即使接种了疫苗,但仍会感染上相关疾病,所以,有人认为疫苗不起作用。
疫苗有效这一点勿容置疑,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儿童获得象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事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疫苗对绝大多数人起作用,但对极少数人来讲,他们对疫苗没有任何反应,可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零。
2.水痘不致命,因此不必接种
水痘疫苗将使多数儿童获得免疫,研究表明这种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重症水痘是可以致命的。
3.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4.母乳喂养的儿童无需接受预防接种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宝宝抵抗力,并不像疫苗那样可以预防传染病,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少患感冒,但母乳并不能预防像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白喉等严重的疾病;有些父母认为小孩打了疫苗还会染病,疫苗效果不佳,其实不然,打了疫苗的小孩还会患病是与小孩本身的体质有关,一般来说,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免疫率就为零了。
5.某些传染性疾病已绝迹,无需接种
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多数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和病毒已绝迹,他们很可能通过游客而被带到当地,从而传给当地人民,因此国家规定的计划内疫苗,父母应该积极配合为宝宝接种,这样其实也间接保护了那些不能接种疫苗或对疫苗没反应的人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