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灯阵又名九曲黄河灯会,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名。有关记载最早见于明《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径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黄河九曲一词最早见于《河图》对黄河的记述“黄河出昆仑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卢纶《边思》一诗中也有“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等古诗名句。
九曲黄河灯设置必须按图谱进行。首先在两亩平坦场地上按两米多等距画出纵横19共361个白点,在白点竖高约1米的树干作灯杆,插木质灯托。灯阵座北朝南,南面正中白点作出入口,不设灯,合灯阵360盏灯之数。然后扎秫秸横绑在灯杆上挡成九个回环,留一条通道为疏导九宫方阵,从入到出不相重复。灯的制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现在灯场造设已用木杆,并特制各式彩色电灯置于灯托。
灯阵的活动与民间舞蹈和民间花会紧密结合,造设纷华、回环曲折的灯阵给表演提供了别致的场地,精彩的表演又吸引更多的观众。灯节三五天里,每当入夜,鞭炮、锣鼓、喧闹声由远而近,人们簇拥着各种表演队伍涌向灯场,随队鱼贯而入。各种民间表演在不同区域内直接和观众呼应,使出全身解数争能竞技,夺取灯会的魁首。欢腾的场面激发起观众的兴致,流连观赏,使人们得到极大的享受。& M. x- [; D& T1 H% i
灯场由365个秫秸靶子组成,每个秫秸靶子用4根秫秸捆扎,顶端削齐,将五彩纸糊的灯碗粘在顶上,纸灯碗里放泥灯碗,泥灯碗里燃棉灯芯。
灯场中有361盏灯,1盏中心天灯,3盏门灯,共365盏灯,代表一年365天。
灯阵以秫秸靶子为桩,横为档,横竖各19行,摆成324个方格。灯场中分布着9个相连的“万字不到头”的小阵。转灯时324个格必须一一走过,转完一场灯阵要走 1.08里(灯距为5尺,总长 620尺),暗含一年 12个月、24个节气、72候的108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