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我买的是300片的,因为我深知自己拼不来1000以上的,谁知300的都把我搞得头痛不已,昨晚奋战接近3小时,才完成。灯光下,颜色真的让我很崩溃。
下面顺便介绍一下这幅画(资料来源于百度)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包括这幅《星夜》,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这幅画,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
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产生强烈对比; 那点点黄色灯光,均画成小块方形,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象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他的《星夜》这幅画,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后印象派绘画史》美,约翰·雷华德 著)
Vincent - Don m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