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第一洞天吧 关注:1,672贴子:14,076
  • 5回复贴,共1

修道于王屋山,阳台宫,之先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褒,(前36-?),西汉人。赐为太素清虚真人,治王屋山洞天。
毛伯道,东汉人,与刘道恭、谢雅坚、张兆期同学道于王屋山四十余年。共合神丹,成时伯道先服即死,道恭服之又死。雅坚、兆期惧,不敢服,弃药而归。未出山忽见伯道、道恭各乘白鹿在山上,诸仙人执节从之。二人悲愕悔谢,道恭因以服茯苓方授之,后二人亦得度世。
赵叔期,不知何许人,学道于王屋山。时时出民间,闻有卜者在市,叔期往见之。卜者曰欲入天门,调三关,存朱衣,正昆仑。叔期知为异人,因叩首请其要道。卜者乃授以《胎中记》一卷,叔期拜受之,尽其奥,丹就而升天。
甘始,汉末方士,太原人,善行氣不食,服天門冬,療病不用針灸,在人間三百嵗,乃入王屋山。
魏华存(252-334),晋代女道士。被尊奉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称“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宋元祐间封为“高元宸照紫虚大道元君”。济源大许村称魏华存为二仙奶奶,建有二仙庙祠奉。
孙思邈(581-682),隋唐时道士和道教学者、医学家。后人尊之为“药王”,宋徽宗追封为“妙应真人”。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东麓庙岭有孙思邈墓和祠。
许碏,自称髙阳人也,少为进士,累举不第,晩学道于王屋山。
燕真人(生卒年不详),佚名,号烟萝子。后晋天福年间,耕于阳台宫之侧,得异参,举家食之,遂拔宅上升。
祖㞯,字景山,別字伯髙,北宋时人,曾修道于王屋山。人謂之祖仙。
张伯端,羽化后七年,他的弟子刘奉真来到王屋山与紫阳真人相会,相貌如生前。
王志坦(1200-1272),金元全真教道士,全真教第五任掌教,号淳和子,加号崇真光教淳和真人。元中统元年(1260年)春,登天坛山,栖居玉峰一年许。
完颜德明(生卒年不详),元代道士,全真教第十七任掌教真人,曾为天坛山守坛道人。
陈性常,明代道士。曾修道于天坛山望仙坡。
张太素,明代道士。曾结茅天坛山绝顶,主持重修玉皇庙。
赵复阳,明代道士,全真龙门派第六代律师。尊师命居王屋山修道。
伍守阳,明代道士。入王屋山皈投王常月,叠受三大戒。
王常月,明末清初道士,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访道王屋山,拜赵复阳为师。
文章来源:济源市阳台宫


IP属地:湖南1楼2016-02-18 12:19回复
    灵都宫
    张探玄(667-742),唐代道士。天师张道陵后裔,后得皇人秘记指点,择仙人台下灵都观修炼。
    玉真公主(696-?),唐代著名女道士。入东、西玉阳山间尚书谷仙人台修道。
    刘若水(?-749),唐代道士,晚年入王屋山,居仙人台下灵都观,逝后葬于尚书谷之东。
    张志谨(生卒年不详),金时道士,号宁神子。1227年栖息于灵都观,并立志重修,其事未竟,即仙逝,葬于灵都观侧。蒙古海迷失后二年(1250年),朝廷赐“广玄真人”之号,升灵都观为灵都万寿宫。
    文章来源:济源市阳台宫


    IP属地:湖南3楼2016-02-18 12:26
    回复
      2025-05-11 05:16:23
      广告
      清虚宫
      高志清,元代全真道士,曾修复清虚宫。
      文章来源:济源市阳台宫
      通仙观
      郝志朴、李存道、袁守素,相继住持该观。


      IP属地:湖南6楼2016-02-18 12:34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2-21 19:48
        回复
          福生无量天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3-31 0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