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骨吧 关注:23贴子:621
  • 7回复贴,共1

【历史·科普】宰相的变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说明,这里所谓的“宰相”指的是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的一个或多个执政者,并不是字面意思的“宰相”。


1楼2016-02-18 03:16回复
    三皇五帝时代不说了,那玩儿没谱……
    夏朝,也不说了吧……夏朝没有文字,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大约出现于商王盘庚时代,夏朝的历史基本是由传说构成的,那玩意儿也没谱……
    商朝的宰相叫“尹”,有的书上叫“阿衡”。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商的开国宰相——伊尹,事实上,伊是他的“氏”而不是“姓”,他姓什么今天已经说不清楚了。伊尹的意思,事实上是“来自伊水河边的那个尹”……并不是他的名字……
    周朝的宰相是“师”和“保”,周武王崩,成王年幼。托孤周公、召公,周公为师、召公为保。这俩头衔,演变成了后世的“太师、少师、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和“太保、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宫衔。
    春秋战国各国体制不一样,秦国商鞅变法以前是大庶长,后来叫相国;赵国是上卿;楚国是令尹等等,不一而足。
    秦朝建立,宰相就叫“丞相”。比如大家熟悉的李斯童鞋……


    2楼2016-02-18 03:17
    回复
      2025-07-24 23:4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汉承秦制,最初的宰相也是“丞相”。但是到了武帝朝,丞相逐渐失去了权力。到了昭宣时代,朝政开始控制在“大司马、大将军”手中。这个时候虽然还有丞相这个官,但是事实上的宰相,已经变成了“大司马、大将军”。如果只是大司马大将军,还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大司马、大将军后面加上“录尚书事”这个头衔。
      这是个什么东东呢?汉武帝首创内外朝制度,武帝雄才伟略,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之外,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内朝”——这个内朝和宦官没有关系,也是由大臣组成的。武帝本意是为了削弱过于强大的相权,所以,武帝朝军国大事,都是内朝先定调子。定好调子以后,交给外朝丞相去办。这么一来,丞相从决策者变成了执行者。加上汉武帝……呃,那多牛……汉武帝朝的丞相多一半不得好死,所以丞相权力就下去了。那内朝谁说了算呢?趟上汉武帝这种皇帝,当然是皇帝说了算。但如果皇帝窝囊呢?后来就演变成了谁有“录尚书事”这个头衔,谁就能决定内朝的决策。
      比如说权势滔天的霍光,后来篡汉的王莽,以及东汉弑汉质帝的跋扈将军梁冀等等,都是“大司马、大将军”后面加了“录尚书事”。曹操一度曾经把大将军头衔让给袁绍,但是录尚书事的,一直是他自己。这就是所谓“奉天子以讨不臣”。


      3楼2016-02-18 03:17
      回复
        魏朝基本沿袭汉制。最牛的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童鞋就是“大将军录尚书事”,录着录着,录到他儿子司马炎手里,魏朝就变成晋朝了……


        4楼2016-02-18 03:17
        回复
          晋朝制度和魏朝也差不多。一代枭雄桓温当了大司马就开始惦记着九重宫阙里面的那个位子,结果……病死了!他儿子建立桓楚政权。
          桓楚国祚短促,被宋武帝所灭。
          到了傀儡宋顺帝的时候,萧道成自封了一个头衔“总军国事”。总了没几年,刘宋就变成了萧齐,萧道成也就成了齐高帝。
          通常,萧齐的历史和刘宋如出一辙,傀儡齐和帝的时候,萧衍又成了“都督中外诸军事”。都督了一年,萧梁建立,萧衍就是梁武帝。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啊,萧梁的历史也跟萧齐一样。傀儡梁敬帝上台,陈霸先“都督中外诸军事”。萧梁就变成了陈朝,陈霸先也就是陈高祖。


          5楼2016-02-18 03:17
          回复
            上面说的是南朝。那北朝呢?也一样!
            北魏孝文帝的雄才伟略,传到侄子孝庄帝的时候,孝庄帝又变成了一代枭雄尔朱荣手里的傀儡。尔朱荣自封“天柱大将军”……其实叫啥无所谓,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大家都清楚,路子咱都明白!孝庄帝不甘心,结果脑子一热,手刃尔朱荣!爷们了一把!问题是……皇帝你没有实权,暗杀了权臣更是个事儿啊。孝庄帝外带不伦之恋,喜欢谁不行?喜欢自己俩堂妹——明月公主、安德公主……
            结果北魏分裂了——尔朱荣的侄子拥立了一个傀儡,建立东魏;孝庄帝自己被宇文泰绑架,建立西魏。
            很快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孝庄帝的不论之恋在两面结出了苦果。跟随孝庄帝西去的明月公主成了后来宇文泰干掉孝庄帝的口实。留在东魏的安德公主为电影《风声》提供了素材……《北齐书》记载:“(北齐文宣帝)以葛为瑴,令安德主骑上;使人推引之,又命胡人苦辱之。帝又自呈露,以示群下……”这段比较淫秽,余就不翻译了……
            而北周的历史,竟然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一样……杨坚当上“总百揆”,总来总去,北周变成了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6楼2016-02-18 03:18
            回复
              杨坚曰:好了!到此为止!不能再这么搞下去了!
              总结一下,从汉朝开始。这么多王朝的路子就是——皇帝年幼;权臣专权;掌握兵权;当上实际上的宰相(叫啥名无所谓);封国公;赐九锡;封王;禅让;改朝换代!王莽如此、曹丕如此、司马炎如此、桓玄如此、萧道成如此、萧衍如此、陈霸先如此、宇文泰如此、高欢如此、隋文帝杨坚也如此!
              杨坚曰:一个两个王朝这样,是个人的忠诚出了问题;这么多王朝都这样,这是制度缺失!的确是制度问题。皇统传承是靠血缘的,没有人能保证明君的儿子还是明君,更没有人能保证明君驾崩的时候,儿子已经成年。如果皇帝盛年崩殂,储君幼弱,没有人能保证托孤顾命的大臣,能做周公或者霍光。一旦主上幼弱,过于强大的宰相的存在,势必就成了这个王朝的催命无常。


              7楼2016-02-18 03:18
              回复
                原文:i雨碎江南


                11楼2016-02-18 0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