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2 笛安长微博

《芙蓉如面柳如眉》第三版序言

再版之前,我想说的……

诚实地说,自从《芙蓉如面柳如眉》出版,我就没有重读过它。可能是在一本已经完成的小说里,本来就住着一个平时难以正视和面对的自己,再加上如今总是能读得出当时写作时的粗糙和缺陷,因此尴尬变成了加倍的。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这么解释为何我不喜欢重读旧作,她准确地总结:还说那么多干什么,不就是现在看得出自己当年又傻写得又不好嘛。我一向喜欢言简意赅的人。
自恋如我,还是很容易找得到当年的优点。比如,同一个故事,如果是现在的我,一定会反复掂量很久:这是不是我能力范围之内的?我能不能做好?如果我注定写不好我能允许自己失败到哪一步……可是在我22岁的时候,世界并不是这样运行的,我只是忠实于自己脑子里某个一闪而过的画面,只要它闪过了,我就要抓住它——其他的事情有什么可怕的,我其实知道我自己年轻,我也知道大家都会原谅我写得不够好。
这便是“青春”这样东西里不讨人喜欢的部分。总是伴随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心安理得。其实不过是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但是,我始终记得,就是在哪个讨人嫌的时候,我拥有很多的勇气。就算这勇气是从无知而来,也依然支持着我往前走了很远,我甚至都没意识到我是行走在夜路上。
虽然没有重读过,不过我当然记得,我写了一个从根本上说是关于骄傲的故事。我不惜让主人公们用一个极端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骄傲——可是究竟是什么伤害到了这种骄傲呢?说到底依然是自己,是那个在生活里因为种种欲望变得卑微的自己,直到今天我都觉得,不愿意屈服于自身的弱点,也对自身的犬儒抱有无法原谅的恶感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而我,也许是性格的原因,很早的时候起就在跟自我战斗了,若不是战况激烈怕是也不会选择写小说,战斗的结果究竟是什么,我到此刻也无法说清。
感谢你们依然记得这个故事。
也感谢你们,如此在意一个小女孩曾经滚烫的别扭。说实话,我不知道会是什么人把这本书打开来阅读,究竟是跟着我一起变成大人的曾经的少年人,还是另一些莫名地在生活里感觉被冒犯了的孩子。在我特别沮丧的时候,夏芳然曾经给过我非常深刻的鼓励和抚慰,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她一定存在于某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即使一切摧毁殆尽,也依然没有打垮她。浓硫酸甚至没能摧毁她作为“美女”的灵魂——那时候,我是多么渴望在这个世界里看见真正闪着光芒的“不朽”,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渴望也恰好是因为年轻。
所以,我把最后的感谢,留给夏芳然。我知道,你们不会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