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许我一世长安吧 关注:105贴子:7,365
  • 12回复贴,共1

【愿我如烟还愿我曼丽又懒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骆子娴 那你开戏吧……


1楼2016-02-16 16:51回复
    [跟往常一样,晨昏定省的时候,请完了荣妃瑜妃二人,顺道再来令嫔这里一趟。日日如此,没有例外。自己今天本来也是打算跟平常一样,在门前请个安,无召就回去了。孰知翊坤宫人忽然道了一声留步,追了出来,告诉自己,令嫔娘娘有请。略有讶异。上前,随其步入。欠身行礼如仪]妾身永寿宫骆氏,给令嫔娘娘请安。令嫔娘娘安康。


    2楼2016-02-16 16:55
    回复
      2025-05-17 05:48:47
      广告
      (流云端上茶来,是景仁那边上回送来的六安瓜片,自己尝着倒还算好。因素日里并不太喜茶之缘故,于这项上通常不能和瑜妃有太多共鸣。相反和景钰能聊到一起去,因为她素来喜欢玉,也对茶不甚感兴趣。不过听闻瑜妃近日正让她学习茶道,小姑娘悲伤地很。)
      ‘你尝尝这茶,是瑜妃娘娘送来的。我尝着倒还好,不知你觉得如何?’(并不接她前话,因为无话可接。她是小门小户,可自己是正经世家出身。不曾体会过小门小户之感,因而不愿发言。)


      5楼2016-02-16 17:22
      回复
        [宫人端上了茶,自己正犹豫着喝不喝,茶盏已经送到自己手上了。必须喝,就是毒药也得喝了。何况自己是南方人,平素也喜欢饮茶,因此不算是一窍不通。轻撇茶末,撮饮了一口,慢慢品了一会儿]这是,六安瓜片?此茶出自安徽,无芽无梗,单片生叶。去芽时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再剔除了已经木质化的梗。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此茶于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可谓是茶中上品,不,极品。


        6楼2016-02-16 17:29
        回复
          (听她一口气儿说出一连串儿来,从茶名到模样再到制作过程,心下讶异。这知道的,我是在和天家妃嫔闲谈,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心血来潮,宴请一位采茶女。)
          ‘淑女谬赞了。极品算不上,也不过是瑜妃赏给我随便喝着顽的罢了。’(放下茶盏,顿了顿,与她笑道)‘淑女可喜欢?方才将这茶说的这般好,却不想这茶并不甚合我胃口。你若喜欢,我这里还有许多,届时让流云包了,给你送到永寿去。’


          7楼2016-02-16 17:33
          回复
            [暗暗记下。牛乳这东西宫里不常备,但也不是要不来。只希望下回其至自己那儿时,能备着牛乳招待她]这也称不上怪,这正是娘娘卓尔不群,与众不同之处。
            [简单奉承一句,但闻她话锋一转,果然到了元才人的身上。心中一紧]初进宫的时候见过一回,那时只说了两句话,却未问到才人的喜好。不知元才人喜欢喝什么,下回妾身好准备着招待她……


            10楼2016-02-16 18:03
            回复
              [不是不会说些真正顺耳的好听话,而是在于值不值得自己去说。一般对于不打算深交的,自己都恨不得夸得她上天去。聪明的自然听得出其中的生疏之意。不聪明的就也有从中百般找茬的。听见她直言相询,这叫自己可怎么说呢。思索再三,道]元才人是个性情直爽的人。对人好的话,定也会实心实意地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2-16 18:29
              回复
                ‘那才人觉着,家姐对你好不好呢?’
                (其实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很好奇罢了,好奇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血脉至亲,落在旁人眼里会是什么模样。不过自己是无意,但在她心里,又变成了什么,自己可就不知道了。毕竟这宫中人都是九曲回肠,七窍玲珑心。平白多我一个笨嘴拙舌的直肠子,自然会蒙了那些一句话绕三圈儿的姑娘。)


                13楼2016-02-17 20:10
                回复
                  2025-05-17 05:42:47
                  广告
                  [对我好不好,这话如何说呢。心里也笑这位令嫔娘娘性子直爽起来,也是可爱。倘若她非龙潜占了先机,如今身处高位。这般性子如今在后宫之中,又该是如何]
                  好与不好,却谈不上。妾身与其不过同届秀女的缘分,后又分住永寿、延禧两宫,平时也难见着,谁也照顾不着谁,谁也用不着谁,这好与不好,也就无从谈起了。那日不过去了元才人哪儿略坐一坐,说了两句话,倒觉有些话不投机。


                  15楼2016-02-17 20:17
                  回复
                    ‘不投机?怎么说?’
                    (我更好奇。说起来,自己鲜少与人不投机。噫,也不是了。只是不愿与人不投机。纵然觉得对方的话说的不对,与自己想的不一样,也懒与她争论对错。)


                    16楼2016-02-17 20:18
                    回复
                      [其中那些曲折,却又何必去说那么明白。比如慕容与她的不睦,比如自己与慕容的交好。这些都是前因。若少了一样,或许,自己与她也不是当日那般情形了。笑笑,道]
                      妾身曾闻,古人交友,讲究个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想来,是因妾身之故,不能与元才人有共同的追求,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是元才人的心肠倒也不坏。故虽无幸成友,也不至为仇。


                      18楼2016-02-17 20:25
                      回复
                        (点了点头。顾氏是世家大族,犯不上和小门小户斗得眼红。她们也是很不容易的。不知经历了多少,才能如世家女般入这九重宫阙。)‘我乏了,你回吧。’


                        19楼2016-02-17 20:27
                        回复
                          [有些话,自然是当着人后说出来,显得更真。比如说,自己觉得元才人心肠不坏。当着令嫔说,自然比当着元才人说要更可信些。只要她信了,那么无幸为友,不至成仇的关系也就坐实了。荣宸妃既然还没有明确允诺过会庇护于我,那么得罪瑜妃一党的人,就殊不明智。闻言起身]
                          是,妾身告退。
                          [离开]


                          20楼2016-02-17 2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