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有神无神暂且不谈,现在咱们只说敬神。大家知道,从古到今敬神在中国是大事,我没看《封神演义》,不知道各位大神是怎么封得的。我没看过《封神演义》,却看过《山海经》,书中记录了中国古代东南西北海内海外天上地下山中水中不计其数的大神,书中还记录了各位大神的祭祀仪式,比如用什么祭祀,是少牢祭祀还是太牢祭祀,祭品用五谷杂粮还是牛肉羊肉雄鸡还是狗头,里面事情书里记载的很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确实有意思。
三锹动土,两锹动土,《社火》既然出来了,我不妨再往远里扯一下,多说些,希望大家不要讨厌我。

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对祭祀神灵这一块非常重视,朝廷为此专门设了祭祀大官,具体负责祭祀大事,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就是明显的例证。各地还有许多,比如陕西西安的大小雁塔,宁夏承天寺,湖南岳阳楼,武汉黄鹤楼等等。说到这里,我也想起了咱们会宁年前竣工剪彩的钟鼓楼。
古代皇帝出行也有重大祭祀活动,这个方面的杰出人物要数秦始皇赢政了,他一生两次重大出游,两次登临泰山,命令文武百官举行祭祀活动,像李斯一样的铁笔文人还为祭祀做了四言诗句,专门歌功颂德,这就是到现在人们看到的泰山刻石。
这阵子扯的远了,我们不妨赶紧走几部看看唐宋时期的祭祀活动。唐宋时期的中国在当时世界上都很有名,国家的祭祀活动肯定也很隆重,你看看唐宋时期的诗词隐隐约约就能感觉到,为这里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词:“最是仓慌辞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