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辉对当年的忆述,语多愤慨。但华人乐师水平,除个别一两位之外,演奏流行音乐的水平,的确普遍较菲律宾乐师低。这是当年高级夜总会,多为菲人天下的另一原因,与歧视无关,而是他们的实际演奏能力的确较高。香港华人乐师,演奏传统戏曲,特别是粤剧音乐,成就甚高。但流行音乐,要求不同。因此,华人乐师,能在高级夜总会当领班的,只有顾嘉辉、吴乃龙、邓亨等几位(32)。另外,五六十年代夜总会经常每晚加插外国表演节目。这些全球跑码头的艺人,无论是歌唱、舞蹈、杂技或魔术,都有特别编写的套谱以供乐队在表演时伴奏。华人乐师视奏(sight reading)能力稍差的,往往就手忙脚乱,难符要求。因此所谓歧视,有时也因为实际需要,不得不如此。夜总会老板是生意人,最重实际。华人乐师薪酬一般低于菲人,亦因为演奏流行曲的优劣之别而要聘请菲人乐手,即使因此多付薪金亦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