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个有血有肉,令读者喜欢的人物?这是个大门道,今天我将从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带领大家来亲手塑造出一个人物来。
让我们开始吧。
【第一层】初见面——人物的外观
对于人物的外观,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形象,当你描绘一个人物时,请尽量使用具体的、具有画面感的词汇,而非那些虚的,幻的,看似逼格很高的词。
错误示范:
“一个中气十足,浩然威严的声音从昆吾背后传出,只见一个面目俊朗的男子踏空拂袖而来。来人面目俊朗,眉宇中有一股坦荡浩然之气。”
“却看场中飞来一只翩翩蝴蝶,只一扇,就化作一个人。
剑眉星目,面如刀削,皮肤白皙,两袖白袍轻扬,甚是超凡脱俗。然而不同于穷奇的邪异,其周身环绕着一种不可言传的虚无自然之意。”
——
虚无自然之意是要闹那样啊!都不可言传了还怎么让人感受到啊!
这是随手在起点找到的小说,本以为这样的例子比较难找,但只第二本就让我看到了。全段的花哨词汇都让人不明觉厉,但读完以后可以说毫无印象,太过虚无的词汇很难让人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这本书还签约了)
这位作者花这么多词汇描绘出的两个人,甚至不如简简单单的一个四字的词来的形象:
一位老妪。一位书生。
想让人物形象丰满,只让人看一眼就仿佛真正看见一般,请竭尽全力增加人物的画面感。现在,他/她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要把他/她写下来,那你要写他的衣服,他是胖的还是瘦的,是长发还是短发,皮肤是雪白光洁的还是枯黄干燥的,他的眼神是灵动活泼还是怔怔无神的。以至于从他的职业,他是贫穷还是富裕的,他是健康还是病态的。
以下是托尔斯泰对笔下人物玛丝洛娃的描写:
一个小小的、胸部丰满的年轻女人,贴身穿一套白色的布衣布裙,外面套一件灰色的囚大衣,活泼地走出来,站在看守的身旁。她脚上穿着布袜和囚鞋。她头上扎着头巾,明明故意地让一两咎头发从头巾里面溜出来,披在额头。这女人的面色显出长久受着监禁的人的那种苍白,叫人联想到递交里储藏着的番薯所发的芽。她那短而宽的手,和大意的宽松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的脖子,也是那种颜色。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虽然浮肿,却仍然放光(其中有一只眼睛稍稍有点斜睨),跟她那惨白的脸儿恰好成了有力的对照。
据悉,托尔斯泰修改此段达二十次以上。这当中所蕴含的东西比我上面所提及的东西要多得多,也深得多。可以说,仅凭这一段话,我们基本上就认识了这个人,她的性格、现状、长相、健康。是的,仿佛就站在我们的面前。至于这里面所蕴含的更深的意思,玛丝洛娃其本身的象征意义,这段描写对主题的反应等等,就不是我这里能够讨论的了。
让我们开始吧。
【第一层】初见面——人物的外观
对于人物的外观,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形象,当你描绘一个人物时,请尽量使用具体的、具有画面感的词汇,而非那些虚的,幻的,看似逼格很高的词。
错误示范:
“一个中气十足,浩然威严的声音从昆吾背后传出,只见一个面目俊朗的男子踏空拂袖而来。来人面目俊朗,眉宇中有一股坦荡浩然之气。”
“却看场中飞来一只翩翩蝴蝶,只一扇,就化作一个人。
剑眉星目,面如刀削,皮肤白皙,两袖白袍轻扬,甚是超凡脱俗。然而不同于穷奇的邪异,其周身环绕着一种不可言传的虚无自然之意。”
——
虚无自然之意是要闹那样啊!都不可言传了还怎么让人感受到啊!
这是随手在起点找到的小说,本以为这样的例子比较难找,但只第二本就让我看到了。全段的花哨词汇都让人不明觉厉,但读完以后可以说毫无印象,太过虚无的词汇很难让人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这本书还签约了)
这位作者花这么多词汇描绘出的两个人,甚至不如简简单单的一个四字的词来的形象:
一位老妪。一位书生。
想让人物形象丰满,只让人看一眼就仿佛真正看见一般,请竭尽全力增加人物的画面感。现在,他/她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要把他/她写下来,那你要写他的衣服,他是胖的还是瘦的,是长发还是短发,皮肤是雪白光洁的还是枯黄干燥的,他的眼神是灵动活泼还是怔怔无神的。以至于从他的职业,他是贫穷还是富裕的,他是健康还是病态的。
以下是托尔斯泰对笔下人物玛丝洛娃的描写:
一个小小的、胸部丰满的年轻女人,贴身穿一套白色的布衣布裙,外面套一件灰色的囚大衣,活泼地走出来,站在看守的身旁。她脚上穿着布袜和囚鞋。她头上扎着头巾,明明故意地让一两咎头发从头巾里面溜出来,披在额头。这女人的面色显出长久受着监禁的人的那种苍白,叫人联想到递交里储藏着的番薯所发的芽。她那短而宽的手,和大意的宽松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的脖子,也是那种颜色。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虽然浮肿,却仍然放光(其中有一只眼睛稍稍有点斜睨),跟她那惨白的脸儿恰好成了有力的对照。
据悉,托尔斯泰修改此段达二十次以上。这当中所蕴含的东西比我上面所提及的东西要多得多,也深得多。可以说,仅凭这一段话,我们基本上就认识了这个人,她的性格、现状、长相、健康。是的,仿佛就站在我们的面前。至于这里面所蕴含的更深的意思,玛丝洛娃其本身的象征意义,这段描写对主题的反应等等,就不是我这里能够讨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