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吧 关注:181,372贴子:6,546,066

那些年,孙晓引错的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丰王爷撇眼打量这名伙计,看他二十岁不到头上一抹皂巾,污秽少洗,脚下却穿了双新靴子,望来恁不相搭。他留上了神,便吟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此言带了禅机,说得是六祖慧能“见性谒”的上半阙,下阙则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正等着那伙计来答,却见他微微一愣:“您…您老说得啥?”
《英雄志22卷 第二章 天下第一大气力》


IP属地:江苏1楼2016-02-14 05:22回复
    这是孙晓最经典的一次错用诗句,慧能的这则故事很有名,他和对手神秀写的偈子是很像的: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然而孙晓张冠李戴了。想想看如果按原样写出来,戏剧效果就不对了……
    丰王爷留上了神,便吟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此言带了禅机,说得是神秀“见性谒”的上半阙……
    柳/秦/杨 神秀:什么,本少爷梦中吟的诗,你老儿都学去了?


    IP属地:江苏2楼2016-02-14 05:28
    收起回复
      2025-07-18 03:50:36
      广告
      下面要来点硬货了:
      逸海上人叹道:“没错。那时北条家掌握大权,天皇虽想亲政,却苦无实力,赤板城一战,天皇被俘,惨遭放逐,在流放的路途中,却见到了一颗白樱树上刻着有字,说是:‘天莫舍勾践,时非无范蠡’,后醍醐天皇心里明白,他的反抗已经激起关东豪杰的慷慨之心,有人要为他举义兵了。”众人心头一热,齐声道:“足利尊氏!”
      隆庆天下第一卷 第一章 日本晁卿辞帝都


      IP属地:江苏6楼2016-02-14 05:44
      回复
        ‘天莫舍勾践,时非无范蠡’ 非常的热血,我很喜欢,有一天我突然想考证一下他的出处,看看有没有上下文什么的,突然发现孙晓又一次引错了。
        让我们看看日文维基百科上的说法吧:
        天莫空勾践 時非無范蠡
        【書き下し文】天、勾践を空(むな)しうすること莫(なか)れ。時に范蠡無きにしも非ず。
        【大意】天は、呉との戦いに敗北し捕らわれた越王・勾践を見捨てなかったように、先帝を見捨てることもありません。勾践に范蠡という忠臣がいたように、先帝を助け出す忠臣が必ず現れましょう。
        然后再看水户黄门德川光圀所做的《日本史记》第170卷(网络来源:读秀数据库)


        IP属地:江苏8楼2016-02-14 05:54
        回复
          不过鉴于《隆庆天下》小说中,此诗是出于逸海上人的转述,只能说逸海上人作为学问僧,这个学问是真心不咋样。话说回来,“天莫舍勾践”确实好听一点,估计孙晓想当然尔就记顺了。


          IP属地:江苏10楼2016-02-14 06:01
          回复
            自从发现了野狗有这种乱引诗歌的习惯之后,我就开始用心查证了,李奎报的那首“客来闲聊客去眠”我始终觉得不对劲儿:
            注一:本章回名「客来闲聊客去眠」,原句取自高丽大诗人「白云居士」李奎报(1168-1241)之诗作,原诗如下:「寂寞禅房古树边,孤灯炉香燃佛前,问僧如何度长日,客来闲聊客去眠」。
            隆庆天下第一卷 第六章 客来闲聊客去眠 尾注


            IP属地:江苏12楼2016-02-14 06:06
            收起回复
              熟悉古诗的朋友应该能发现,孙晓给出的这首诗,韵律上有很大的问题,“孤灯炉香燃佛前”一句,只有“佛”字一个仄声(平水韵去声),其他全平,而唯一这个去声字,还和上文“古树边”失对(樹也为仄),岂有这样的古诗呢?李奎报虽是朝鲜人,但素有“海东孔子”“海东谪仙”之称,不可能不通诗律,所以我找到韩国的网站,用韩国的古典文献数据库一搜,直接尿了。
              (db.itkc.or.kr/itkcdb/mainIndexIframe.jsp)这个韩国古典综合数据库,大部分文献是中文的,可以直接检索阅读,是很妙的:


              IP属地:江苏13楼2016-02-14 06:21
              收起回复
                看看这强大的数据库,直接出了原书:
                東國李相國全集卷第三
                古律詩
                訪外院可上人。用壁上古人韻。
                方丈蕭然古樹邊。一龕燈火一爐煙。老僧日用何須問。客至淸談客去眠。
                李奎报注明了是律诗,这首原版也确实是合律,然而和孙晓的版本用字相差甚多,我花费了超长时间,几乎是一首一首的翻《東國李相國全集》才找到的。


                IP属地:江苏14楼2016-02-14 06:23
                收起回复
                  2025-07-18 03:44:36
                  广告
                  这个小手册《韩国手册》也可以在读秀上找到,这篇简介韩国诗歌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甚广,大家搜“客来闲聊客去眠”,如果不是搜到隆庆天下,基本就是这篇文章了。但这篇文章的明显问题在于,前文引用崔致远的《秋夜雨中》的时候,有诗歌题目(检索非常方便),而这篇李奎报的诗歌,无题目无出处,真是费了我好大功夫才能找到原文


                  IP属地:江苏16楼2016-02-14 06:35
                  回复
                    所以,问题其实出在这个“韩国海外公报馆”(现名韩国海外弘报院)
                    孙晓:怪我咯?!
                    我猜想问题是这样出现的,这种手册最早肯定以韩文写成,然后翻译成多国文字,作为文化外交上的资料。比较
                    “方丈蕭然古樹邊。一龕燈火一爐煙。老僧日用何須問。客至淸談客去眠。”

                    “寂寞禅房古树边,孤灯炉香燃佛前,问僧如何度长日,客来闲聊客去眠。”
                    可以发现两诗大意相同,然用字、句构都略不同,那很可能是翻译人员根据韩文版本自己遣词造句再创作的结果,又或是其他某个不通汉诗格律的人,自己翻译/简化的版本,又或者是韩国民间的篡改版,总之以讹传讹进入了韩国的官方手册(这种东西没有文献出处,通常也不严格考据),继续安在李奎报头上行销海外,硬是把“韩国李白”变成了一个格律不通的打油郎。


                    IP属地:江苏17楼2016-02-14 06:44
                    收起回复
                      “龍泉劍斬血汪洋,千里直驅黃海黃,大禹神功何其大,洛陽一氣貫扶桑。” 这首诗在近年选辑的《中华民国诗千首》中有辑录,题作《游龙门答敬舆先生》:


                      IP属地:江苏21楼2016-02-14 07:01
                      收起回复
                        好贴抢占前排。插楼可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2-14 07:10
                        收起回复
                          前书来源: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民国人物传 第二卷》 作者: 李新 孙思白,看来是比较可信的考证。
                          另一本书 《西南军阀史研究丛刊(第五辑)》引证如下:


                          IP属地:江苏24楼2016-02-14 07:11
                          回复
                            所以大概是可靠的,里面有些小的文字差异,时间问题,这里就先不讨论了,毕竟离题太远。
                            大家请踊跃举报野狗其他诗歌的错误!!
                            还有,隆庆天下的两个问题,有必要让孙晓知道,以后出实体书的时候,更完满一点儿,台湾很多读者拿到二十二卷的时候,“见性偈”就已经印错了,岂不遗憾。“客来闲聊客去眠”这里,属于尾注硬伤,装逼失败(虽然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是……(现在大家就知道了XD)


                            IP属地:江苏25楼2016-02-14 07: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