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葶吧 关注:8,328贴子:1,197,131

《醉花葶》——悼红——黛玉小谈(梦落\袭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8-07-11 13:41回复
    其实,林黛玉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芥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坦诚相待,予以开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代题“杏帘在望”为宝玉解围的细节,很易使人联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比作《醉花阴》的轶事;“堪怜咏絮才”、“冷月葬诗魂”,则是将林黛玉比晋代的谢道温和明代的叶琼章的。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不过这种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持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她的“柳絮词”,缠绵悱恻,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已,抒发了她身世的漂泊与对爱情绝望的悲叹与愤慨。尤其她的“菊花诗”,连咏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一举夺魁。她的诗不仅”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写得情景交融,菊人合一,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等句,更写出了这位少女的高洁品格和痛苦灵魂。此外,像她的《桃花女儿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等。都寄寓着深意,诗如其人,感人至深。 
      


    6楼2008-08-09 20:45
    回复
      2025-05-29 02:02:50
      广告
      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结局。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将爱情发展成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胁,也更加显得无能为力。 
        事实是确实有一团不祥的乌云笼罩在宝黛爱情上空,而乌云的制作者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贾母对她的“心肝”宝玉的配偶的选择,是长期萦绕于心的重要问题,贾母对此早已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宝玉的妾的候选人,贾母就选中了晴雯,并把晴雯给了宝玉当丫头,说:“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别的丫头“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贾母对宝玉的妾尚且这样用心,对他妻子的要求就更高了,选择自然更加慎重了。 
        林黛玉的小心眼儿,尖齿利牙,得罪了周围好多人,失去了友军。除了宝玉和贴身丫头紫鹃之外,贾府上下没有人关心她,也没有谁替她着想。她还处处不饶人,别人不敢说的话,她偏说。如宝玉和袭人的暧昧关系,大观园中无人不知,但谁也怕捅破这层纸,只有黛玉敢一语道破,对袭人说:“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她的性格孤傲,如他对王夫人的心腹、怡红院中的内奸,竟一点也不顾忌,直率的惊人。封建蒙昧主义最野蛮的地方,往往对人的个性施以暴虐和残害,人性发展加以束缚。在这里,真实的个性存在本身就是叛逆。 
        曾经一度视黛玉为掌上明珠的贾母,在意识到黛玉的心事后,明确表示不能将她许配给宝玉,并在薛林两人比较后明显倾向于薛宝钗。王熙凤在贾母的态度明朗后,便使出了“偷梁换柱”之计,对宝玉说给他娶林妹妹而实际上给他娶的是薛宝钗。“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在绝望中一病不起,临终前在绝望悲愤之中,焚烧了象征着她与宝玉纯洁爱情的诗帕和记载着她心声的诗稿。 
        可见黛玉之死,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盖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高峰。一个美丽、柔弱、勇敢、决绝的悲剧形象,便深深铭刻在读者心中,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


      7楼2008-08-09 20:46
      回复
        世外仙源(匾额)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题宝玉续庄子文后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参禅偈(贾宝玉作,林黛玉续)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续)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唐多令 咏柳絮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逑。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8楼2008-08-09 20:47
        回复
          ——【浅笑,乖巧地福身】

          梦落姐姐好,普洱来听课了


          9楼2008-08-09 20:48
          回复
            【笑】普洱真乖
            【暴寒,诗词怎么都发不上,讨厌的百度


            10楼2008-08-09 20:49
            回复
              ——【- -】


              ——【百度叔叔对我们两个都很好】

              ——【我家一天抽了20多次了


              11楼2008-08-09 20:52
              回复
                结课之业:
                (任选两题回答)
                1:简单评价林黛玉
                2: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请说明理由
                3:根据对黛玉《葬花吟》一诗的理解,创作(PS)一副图片或写一首诗/词


                12楼2008-08-09 20:54
                回复
                  2025-05-29 01:56:50
                  广告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代题“杏帘在望”为宝玉解围的细节,很易使人联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比作《醉花阴》的轶事;“堪怜咏絮才”、“冷月葬诗魂”,则是将林黛玉比晋代的谢道温和明代的叶琼章的。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不过这种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和独持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她的“柳絮词”,缠绵悱恻,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已,抒发了她身世的漂泊与对爱情绝望的悲叹与愤慨。尤其她的“菊花诗”,连咏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一举夺魁。她的诗不仅”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写得情景交融,菊人合一,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等句,更写出了这位少女的高洁品格和痛苦灵魂。此外,像她的《桃花女儿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等。都寄寓着深意,诗如其人,感人至深。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她诗谶的《葬花辞》.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至于“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未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葬花辞》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原因正在这里。 
                    富有诗人气质,并且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无赖诗魔昏晓侵”,这是她的切身体验。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 
                    然而,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林黛玉的叛逆者的悲剧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 
                    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强烈地体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然而,焰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有不家,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悲剧的性格,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泄。
                    诗,前已叙述;哭,更是林黛玉的家常便饭。她来到人世,是为了“还泪”。她第一次见到贾宝玉,就是哭,脂砚斋说:“这是第一次还泪。”此后,“不是闷坐,就是长叹,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是自泪不干的。”林黛玉的哭,分明饱含着现实人生的血肉。哭是她悲剧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强烈反映;哭,是她发泄痛苦的方式;哭,是她诗人气质的种种感受的抒发。质言之,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  
                    林黛玉死去了,但林黛玉的纯美的精神,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她的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像,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这一形像所含蕴的哲理与诗意,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享受。


                  15楼2008-08-09 20:55
                  回复
                    (大家饶了我吧,发的乱七八糟的)

                     结课之业: 
                    (任选两题回答) 
                    格式:
                    花牌/梅香令:
                    ID:

                    1:简单评价林黛玉 
                    2: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请说明理由 
                    3:根据对黛玉《葬花吟》一诗的理解,创作(PS)一副图片或写一首诗/词


                    16楼2008-08-09 20:57
                    回复
                      (姐姐没事的,仔细看下就能看懂了)

                      花牌/梅香令:普洱 
                      ID:掬艳
                      2: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请说明理由
                      都喜欢——宝姐姐的落落大方,林妹妹的小家碧玉成对比,各有千秋,且两者都是才气不小的女子,若是
                      3:根据对黛玉《葬花吟》一诗的理解,创作(PS)一副图片或写一首诗/词。 

                      PS


                      17楼2008-08-09 21:42
                      回复
                        【没写完|||那个不算啊


                        18楼2008-08-09 21:43
                        回复
                          花牌/梅香令:普洱 
                          ID:掬艳 
                          2: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请说明理由 
                          都喜欢——宝姐姐的落落大方,林妹妹的小家碧玉成对比,各有千秋,且两者都是才气不小的女子,若是把两人放在一块儿比较,这……实在是难分上下的
                          3:根据对黛玉《葬花吟》一诗的理解,创作(PS)一副图片或写一首诗/词。 

                          PS


                          19楼2008-08-09 21:44
                          回复
                            花牌/梅香令:凝簪 
                            ID:静簪凝冷月
                            1:简单评价林黛玉 
                            诗才过人,言语稍有刻薄,自怜自负
                            2: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请说明理由
                            宝钗。因为她处事老练,才貌双全,而林妹妹则与人相处能力极差,虽是红颜知己但终不是贤妻良母


                            20楼2008-08-28 12:29
                            回复
                              2025-05-29 01:50:50
                              广告
                              2.虽然说的都不错,但是过于肤浅,没有深层次的内容,也缺少自己的看法。
                              3.非常雅致的感觉,不错
                              等级:良


                              21楼2008-08-28 2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