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吧 关注:3,530贴子:26,856
  • 26回复贴,共1

生附子以什么作为质量好的标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才看了一个人,以尝到生附子麻口,作为生附子质量好的标准。你们以什么作为生附子质量好的标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04 21:19回复
    以我目前的了解,在众多产地中,要说最麻口的非云南附子莫属。但云南附子一定是质量最好,药效最好的么?在我看来未必。附子是阳药,这是大家都公认的吧?那阳是什么?阳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可以说多少,但不能具体量化。打个比方冬至,我家烧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个汤我烧了两锅,一锅给我大爷家,生附子放90克,一锅自己家喝,生附子放60克。我自己喝,在冬至前一天和冬至当天,喝完就是一股暖流直冲脚底,生附子生猛,维持时间不长,大约有40分钟到一个小时。我妈只在冬至当天喝有这种感觉。我爸,我大爷大奶,喝完一点感觉也没有。经常听吧里有人说,附子没药效,这个不敢苟同。有些时候药效跟个人体质,跟服用中药时间都有关系。转会正题,附子的话,我更倾向于江油附子,冬至前种植,夏至后采收。为什么我倾向于此,冬至一阳生,到夏至阳气达到最大,此时采收,可取一年最旺阳气之附子入药。这是天时。但江油附子就没有云南附子麻口,那你说江油附子此云南附子药效差么?未见得啊。所以只是说以麻口作为参照标准,未免会有失公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2-08 17:45
    回复
      现已从附子中分离出并已确定结构的生物碱近百种,仍不能表示附子的化学组成。主要以乌头碱、次乌头碱、美沙乌头碱为主。乌头碱是以8位醋酸酯及14位苯甲酸酯形式存在的双酯型生物碱,呈麻辣味,毒性很大,口服4毫克致死,是乌头、附子的主要有毒成份。但易水解,在水中热至100℃,8位去醋酸生成乌头次碱其毒性为乌头碱的二百至五百分之一。经110℃40分钟,14位苯甲酸酯键水解,生成乌头原碱(结构见下图),它的毒性只有乌头碱的2000-4000分之一,几乎是无毒的。因此乌头与附子的毒性关键是炮制质量。附子产地不同化学成份也有差别[2,8]。
      乌头原碱的强心作用比乌头碱还强。不但双酯型乌头碱水解越彻底,毒性越低,药效越强,且分子含酯基越小,羟基就越多,水溶性也越大。乌头碱及次碱口服经消化后生成乌头原碱。所以附子的有效成分应为乌头原碱。从下图的乌头原碱3D结构可知,乌头原碱的分子是很不规整的,乌头原碱可能对胰等细胞膜起作用,产生很好的生理作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2-10 00:21
      收起回复
        注意高原的沸点。青藏高原沸点只有84-87℃。未到附子解毒90℃的标准。在高原煎煮附子易中毒,那怕长时间煎煮也不全解毒。**另一方面,其他平原地区以压力鍋煎煮附子,锅里沸点达120℃,煎煮20分钟,理论上足以完全解毒。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2-10 01: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