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波从弱到强的冲击,是对观众进行由弱到强的心理暗示。直到最后,大坝终于决堤了。而在此时,所有观众都紧随着空知的节奏迎来悲剧的转折点,震撼效果达到了,回头去想也不会感到突兀。
所以,当空知细致的把控着高杉进入松下私塾的节奏时,观众们也感到某种迫近的阴霾。
高杉如此仰赖松阳老师,松阳老师之死令他痛恨这个世界,虽然一环逻辑链条的缺失,但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对于银时,他为何如此痛恨呢?
银时认可了高杉,高杉将银时作为标杆。
关于攘夷战争时的插叙也已经证明他们二人一直要求对方活到最后,不许对方死去。他们并肩作战,约好要救回老师。
那么高杉为何会变得如此仇视银时呢?
答案只有一个了——银时与松阳老师的死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空知越是描绘松下私塾里的欢乐与美好,就越令人不忍看到那已经发生了的,存在于未来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坍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