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后金部队安全通过蓟州,还好整以暇地给蓟州递了一封劝降信。这个事件,袁粉称为『蓟州潜越』,袁黑称『蓟州纵敌』,总之同一事件,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一部分袁粉认为为,黄台吉的大部队翻山越岭,偷偷躲过关宁军及蓟州守军的监视,越过了蓟西,直扑三河。袁黑认为,袁崇焕有意纵敌,眼睁睁看着黄台吉的部队从城下经过,既不出击拦截,又不追随衔尾,遂使敌人破三河,直抵北京城下。
袁崇焕吧有一个专门解释『蓟州潜越』的帖子,在帖子中有一个图片,给黄台吉画了一条翻过蓟州东南面山脉的行军路线。当然,这个黄台吉的行军路线纯属袁粉想像出来的,并没有哪一个史料说后金军队当时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从常识来讲,翻山越岭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一支这样大的部队,这么多马匹,想要完全翻过一座山,难度很大、时间很长。《边事小纪》载十三日凌晨报奴军全军过石门驿,《清太宗实录》载十三日过蓟州,十四至三河。石门驿在遵化与蓟州之中,蓟州又在石门驿与三河之中,这两处距离几乎相等。就是说,奴兵用一天的时间从石门到蓟州,再用同样的时间走同样距离的路到了三河,中间并没有翻山越岭的时间。所以袁粉所谓翻越蓟州东南小山的猜测完全不靠谱。
那么事实很明显,奴军就是从蓟州城下的大道开过去的。《辽西入卫纪事》中记载说有二百奴骑逼临蓟州,袁军出城对恃放炮,奴兵缓缓而退,那么奴兵大部必然就在这二百骑后面,只不过周文郁不好意思提这事而已。接下来的记载就更神奇,十四日探得奴军潜越蓟西——十四日奴军都到三河了!意思就是袁崇焕的哨探很神,奴军在五十里开外的时候看得见,过了蓟州五十里也能看得见,就在蓟州五十里之内说啥也找不着——噗,有眼神这么差的哨探横拨么?
这不必再细说了,史实太清楚了,就是袁崇焕故意纵敌。无论是因为实力不济不敢拦截,还是说与黄台吉有什么密谋不想拦截,都是卖国行径。
袁崇焕吧有一个专门解释『蓟州潜越』的帖子,在帖子中有一个图片,给黄台吉画了一条翻过蓟州东南面山脉的行军路线。当然,这个黄台吉的行军路线纯属袁粉想像出来的,并没有哪一个史料说后金军队当时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从常识来讲,翻山越岭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一支这样大的部队,这么多马匹,想要完全翻过一座山,难度很大、时间很长。《边事小纪》载十三日凌晨报奴军全军过石门驿,《清太宗实录》载十三日过蓟州,十四至三河。石门驿在遵化与蓟州之中,蓟州又在石门驿与三河之中,这两处距离几乎相等。就是说,奴兵用一天的时间从石门到蓟州,再用同样的时间走同样距离的路到了三河,中间并没有翻山越岭的时间。所以袁粉所谓翻越蓟州东南小山的猜测完全不靠谱。
那么事实很明显,奴军就是从蓟州城下的大道开过去的。《辽西入卫纪事》中记载说有二百奴骑逼临蓟州,袁军出城对恃放炮,奴兵缓缓而退,那么奴兵大部必然就在这二百骑后面,只不过周文郁不好意思提这事而已。接下来的记载就更神奇,十四日探得奴军潜越蓟西——十四日奴军都到三河了!意思就是袁崇焕的哨探很神,奴军在五十里开外的时候看得见,过了蓟州五十里也能看得见,就在蓟州五十里之内说啥也找不着——噗,有眼神这么差的哨探横拨么?
这不必再细说了,史实太清楚了,就是袁崇焕故意纵敌。无论是因为实力不济不敢拦截,还是说与黄台吉有什么密谋不想拦截,都是卖国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