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或许文采还算出众,但曹丕对孔融的文章是这样评价的:“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
把曹丕的话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孔融的文章,其文体和气韵,高妙而出众。但他写不了议论文,他文章的逻辑性远远不如他的那些优美词句。
一个只会写散文,但写不了议论文的人,绝对搞不了政治。一旦搞了政治,必然成为悲剧。
孔融的悲剧还在于:成名太早,形象虚高。一次“孔融让梨”,让他拥有了礼貌谦让的美名;一次顶撞大人,让他收获了“机智善辩”的赞誉;一回“一门争死”,让他得到“高节之士”的称号。少年得志,让他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他以为自己很有才华,殊不知自己并无才干。他以为自己智商高,却不知自己不仅智商不高,情商还特低。
可以说,孔融之死,死于自负,死于情商太低。
把曹丕的话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孔融的文章,其文体和气韵,高妙而出众。但他写不了议论文,他文章的逻辑性远远不如他的那些优美词句。
一个只会写散文,但写不了议论文的人,绝对搞不了政治。一旦搞了政治,必然成为悲剧。
孔融的悲剧还在于:成名太早,形象虚高。一次“孔融让梨”,让他拥有了礼貌谦让的美名;一次顶撞大人,让他收获了“机智善辩”的赞誉;一回“一门争死”,让他得到“高节之士”的称号。少年得志,让他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他以为自己很有才华,殊不知自己并无才干。他以为自己智商高,却不知自己不仅智商不高,情商还特低。
可以说,孔融之死,死于自负,死于情商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