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枫abc吧 关注:32贴子:2,660

【生活】2016年,我们开始突破,对模仿说NO!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携平民Y3霸气回归,只为让你走出自己的风格


1楼2016-01-30 11:00回复
    跨国公司选择中国作为制造中心,福建沿海成为发达国家转出的制鞋产业的承接地,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2楼2016-01-30 11:03
    回复
      然而全球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已经形成,东南沿海有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且背靠广大的市场,当跨国公司将技术转移至此并将其融入产业链之中,当地资本和劳动力便迅速学习、消化了相关技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


      3楼2016-01-30 11:05
      回复
        但溯其本源都是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劳动力池、知识溢出等要素(好像这是克鲁格曼总结的产业集群要素)仍旧存在


        5楼2016-01-30 11:08
        回复
          专业化。由于近年劳动力价格上涨,有莆田老板把鞋厂搬到外地,但结果赔很惨


          6楼2016-01-30 11:08
          回复
            因为在莆田、晋江等地,相关产业已经相当成熟,无论采购相关原材料、设备,还是一些简单的后续加工如烫商标等等,就近便能找到相关企业,而搬到外地,往返折腾既增加了物流成本,也无法满足订单的时间要求。


            7楼2016-01-30 11:09
            回复
              在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的地方,企业无需关注整个产业的所有环节,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一部分事情即可,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8楼2016-01-30 11:10
              回复
                尽管劳动力减少,当地熟练工仍旧很多,无需过多培训相关技能。


                9楼2016-01-30 11:10
                回复
                  时常有中层管理者带手下熟练工整体跳槽到其他制鞋企业,在这样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甚至不需要成熟的HR机构管理员工,只需要管理好管理者和其手下团队,颇有工程队的感觉。


                  10楼2016-01-30 11:11
                  回复
                    有人看木有


                    11楼2016-01-30 11:12
                    回复
                      所谓劳动力短缺,只是外来务工者减少和同质化企业过多导致劳动力供需关系改变时引起企业的痛感,相对于其他地区,仍有相当的劳动力优势。


                      12楼2016-01-30 11:12
                      回复
                        知识溢出。


                        13楼2016-01-30 11:13
                        回复
                          产品的细微创新、改动都能迅速扩散到各家企业,鞋垫、鞋扣等等方面的创新,不起眼也不一定经得起市场考验。


                          15楼2016-01-30 11:14
                          回复
                            但毕竟经过不断地传播、筛选,也造就了其制造、研发的竞争力(是的,尽管人做假鞋,研发能力也是一流的,国内不少大品牌的研发其实就是在莆田这些不起眼的小鞋厂里进行的我会胡说么)。


                            16楼2016-01-30 11:15
                            回复
                              批量大的交易还是在熟人、亲戚之间进行的,外人不易接触到。


                              17楼2016-01-30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