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标本吧 关注:1,415贴子:8,824

【新手必看】各种标本制作法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汇总了一下之前吧里各位吧友的经验方法,并且配上了一部分图片加以说明,适用于新手的学习
镇楼


IP属地:山东1楼2016-01-28 18:34回复
    下面简要说一下鱼标本的采集:
    鱼类标本的采集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方便的就是从市场或者渔港购进标本,市场上的鱼类品种大多可以满足标本采集者的需求,对采集者尤其是内陆的采集者很方便;渔港里的鱼类往往品种较多,而且时常会出现比较稀有的鱼类,且价格较为便宜,适合沿海的采集者进行采集。如果条件允许,采集者还可以自行捕捉鱼类,在河口,海岸,湖泊和水库等地往往鱼类较多,采集者也往往会有意外收获。


    IP属地:山东3楼2016-01-28 18:50
    回复
      标本在采集之后,需要尽快将其种类鉴定,并测量体长、胸围、体宽等各项数据,且记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性别(如果可能),并将其列入档案记录,一般来说只有科研机构才会这样做,但是为了便于以后更好的保存和提供资料,建议对标本进行记录。


      IP属地:山东4楼2016-01-28 19:09
      回复
        对于一般的鱼类来说,切口要从颌部下方开始,一直到尾基处,进而将整张鱼皮剥下来,需要切断脊柱和鳃部与躯干的连接处(不要损坏鱼皮),接着从鱼鳍基处切断,使得鱼皮与躯干脱离。
        一般鱼类的皮肤剥离(以鲤鱼为例) 剥皮时,先在工作台上铺一块湿毛巾或抹布,用来减少鱼体与工作台的磨擦,避免鳞片脱落。将鱼体横卧于毛巾上,用解剖刀由躯干部腹面(腹鳍前端)向后直线剖开,绕过肛门直至尾柄基部。继续用解剖刀沿剖口两侧腹面的皮肤与肌肉之间逐渐剖割分离,在剖割时刀口应稍偏向肌肉,宁可割坏肌肉,力求避免割破皮肤。剥至腹鳍和臀鳍时,可于体内把腹鳍和臀鳍的鳍棘基部剪断,接着用解剖刀沿着躯体和尾柄的两侧剖割,直至尾的基部时,在尾椎的末端(尾鳍前端)切断。这时尾部的皮肤与肌肉大部分已分离。接着由躯体两侧剖割至背鳍鳍棘基部,也就是至鱼体背脊部时,即用剪刀由尾部背脊向前逐渐把鳍棘剪断,直至头部后侧肩带位置时,再用解剖刀从头的后侧切断颈椎,并把已剥离的肌肉割下。肩带的锁骨、乌喙骨等因与皮肤密切相连,不能切除,可将与皮肤不相连的部分骨骼以及附在上面的肌肉除去。宁可让骨头多留一些于皮上,而不可强取其骨,否则极易造成皮肤破裂。喉部的肌肉只能用刀或剪刀除去,不能往前剥离。 对于大型的鱼体,应在一部分皮肤与肌肉剥离之后,将肌肉分段切除,以减轻躯体重量,便利工作。然后,尽量把鳃和附着于头部的骨肉,尤其是两颊部的肌肉,以及与体表无关的骨头设法尽量除净,并去除脑髓,挖去眼球。最后把残留在躯体各部的肌肉、脂肪等除净。

        对于体形较为特殊的鱼类,需要采取不同的剥制方法,特殊形态鱼类的剥皮方法与一般鱼类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形态变化大,因此其剖口线也不一致,其剖口线可按下列原则决定:
        (1)尽量减少和缩短剖口线,但必须确保各部分肌肉都能够剔除。
        (2)剖口线应尽量藏在隐蔽处,以免影响标本的外观。
        (3)保持各器官的完整,如肛门孔、鳍和鳞片等。


        IP属地:山东5楼2016-01-28 19:21
        回复

          双髻鲨的切口与普通鱼类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头部较为特殊,故头部切口呈"T"字形,注意务必将其头部软骨清理干净,否则制成之后软骨缩水,进而导致头部发生变形。


          IP属地:山东6楼2016-01-28 19:23
          回复

            鳐、魟、鲼一类的鱼由于有宽大的体盘,较难剥制,大多数是将其腹部进行十字切口,横到两鳍边缘,竖到下颌与尾巴,之后进行剥制。


            IP属地:山东7楼2016-01-28 19:30
            回复
              走,咱们去别的吧里发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1-29 15:24
              收起回复

                翻车鱼的体形较扁,有巨大的背鳍和臀鳍,皮肤厚而粗糙,剥皮较为困难,所以要沿着一侧的边缘切口,切口一定要大,以便于剥皮。


                IP属地:山东11楼2016-01-30 14:20
                收起回复

                  对于比目鱼和革鲀这样身形侧扁的鱼来说,切口和翻车鱼类似,沿一侧慢慢切开,之后将肉体取出,切记不要切坏鱼鳍和鱼皮


                  IP属地:山东12楼2016-01-30 14:27
                  回复
                    剥下来的鱼皮,需要浸于75~80%的酒精中进行防腐处理,且隔几小时后需翻动一次,使酒精渗透到皮肤各部分,避免浸渍不匀导致部分皮肤腐烂和鳞片脱落(大型鱼类更应注意这一点),一二天后取出,不要浸泡太长时间(酒精具有脱水功效,会影响接下来的标本填充与缝合),浸泡完成后,将鱼皮放入水中浸泡,待皮肤柔软后取出。在皮肤的内侧,用三氧化二砷(砒霜)等混合成的防腐粉涂擦,力求涂擦周到,然后就可以进行填充


                    IP属地:山东13楼2016-01-30 14:32
                    收起回复
                      填充方法有充填和躯架两种方式,前者适用于小型鱼类,后者适用于大型鱼类
                      下面简要说一下普通鱼类的填充:
                      先用铅丝和五夹板或木板(板的厚度按鱼体大小而定),作成类似鱼体中央纵剖面形态的骨架,作法如下三种(支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应根据鱼体的形态作适当的修改):
                      用薄木板锯成略似鱼体纵剖面的形态,充作主干板,取一段适当长度和粗细的铅丝,弯成钩状并用钉固定于主干板上,作为支柱。支柱下端,以板牙绞好螺纹,用作固定台板。它适合于躯体呈侧扁形的鱼类。
                      用长方形木块连接成主干板,前半段为木块,后半段用铅丝绞合在板上,在板面的适当位置钻两个孔,取两段铅丝约30~50厘米(根据鱼的大小而定),分别由孔中穿过而至中点处后,把两侧铅丝折向下方,并且把它绞合在木板中,铅丝的下端作为支柱。它适用于呈纺锤状,且躯体较长的鱼类(例如鲨鱼等),还适用于将尾部做成摆时弯曲姿态的鱼类。
                      单用铅丝弯曲成纵剖面的形状,它适于体小而短的鱼类,不能负担较大的重量。
                      必须注意,无论采用哪一种骨架,标本的支柱在体外部分必须留出20厘米长,以便固定于台板上。
                      另外,只用一根铅丝支柱来支持躯体,观察时比较顺眼。铅丝支柱应仅次于长点上,并需要用较粗的铅丝或圆铁,否则前后重量不平衡,会使标本产生倾前或倒后的现象。所以体形大的鱼类还是采用两根支柱比较稳固。
                      然后,把已制成的骨架装入体内,并将尾端的铅丝插入尾基的上下侧,而头端则插入头颅骨中,使铅丝与躯体互相连接,不致松动。
                      继续用木屑(或竹丝)由尾柄开始充填,每充填一段,随即用针线向前缝合,针口由鳞片之间插入,这样可以隐蔽线的痕迹。如果把标本做成尾向左侧弯曲,则在它的右侧可多填一些。倘若做成静止时的形态,则必须将两侧充填均匀、对称。头部和两侧的鳃裂用竹丝进行充填,避免木屑漏出。或者加入适量的白胶水,使木屑粘连起来,直至全部充填饱满和缝合为止。
                      标本缝合之后,如果发现体表有凹凸不平或充填不足的现象,可用手稍加揿捏,或由口腔补充一些填充物入内,务使其表面平滑、充实、饱满。


                      IP属地:山东14楼2016-01-30 14:36
                      回复
                        接下来是楼主亲自示范:

                        剥好的鱼皮

                        缝合

                        填充完成


                        IP属地:山东15楼2016-01-30 14:38
                        回复
                          大型鱼类的填充:
                          大型鱼类的躯体呈纺锤形,体重重者达数百斤,若按上述方法进行充填较难完成。因为标本的重量已超过支架的负荷量,标本无法站立起来。因此必须根据剥制前测得的颈围、胸围及腰围的大小和形状,用木反和木条钉成较躯体略小的中空躯架(制作时可参考兽类躯架装填法)。再取两段直径为10~15毫米,长度适当的圆铁作为支柱(支柱两端需绞好螺纹),分别由螺帽固定在躯架和标本台板上。
                          框架做好后,在它的表面覆以一层竹丝,用绳扎紧,使其表面平稳圆滑,并且与原来的躯体形态相似(如尾部欲做成摆姿势,需钉框架时,把尾部钉成弯曲形状)。然后把躯架装进体内,检查背脊、胸鳍各处是否充实,不足之处可用竹丝进行补充,直到饱满为止,随即用针线把剖口线缝合。


                          IP属地:山东16楼2016-01-30 14:40
                          回复
                            下面说一下填充物:
                            对于初学者来说标本的内部填充物一直是个迷惑的问题,传统的制作有用稻草的,用棉花的,用木头支架的,也有石膏糊的,现在大部分是用聚氨酯发泡剂和玻璃钢翻模的,但是对于个人做一两件小东西来说,工序有点繁复还浪费材料
                            下面就推荐2种轻型材料,容易切割打磨的
                            1.苯板,学名叫做聚苯乙烯泡沫板,既是建筑材料也是装饰材料,一般用于隔墙、保温。这个很容易买到,建材市场有,密度不同厚度不同,最好买的时候用手掐一下,越硬越好
                            2酚醛板,由酚醛泡沫材料制成,酚醛泡沫材料属高分子有机硬质铝箔泡沫产品,是由热固性酚醛树脂发泡而成。密度高于苯板,可以做精雕和一些小型物种,不易断。这两种都是比较好的材料,大家可以试试


                            IP属地:山东18楼2016-01-30 19:38
                            回复
                              接下来介绍一下小型鱼类的浸制标本:
                              整理姿态将鱼类体表粘液用水冲洗干净。然后进行编号、登记和记录,并将布标签系好。随即在腹腔中注入适量10%福尔马林以固定内脏器官。然后将背鳍、胸鳍、臀鳍和尾鳍适当展开,用塑料薄片或厚纸片等将其夹住,并用回形针夹紧,或者用大头针插入各鳍的基部,使其展开,酷似生活时的形态。整理好形态后,放塑料盘或其他盛器中。
                              防腐固定在塑料盘中加入10%福尔马林,使标本浸没在此液中临时固定,待硬化后取出,用水冲洗干净(浸泡过的固定液可留作以后临时固定使用)。(四)装瓶保存选取适当大小的标本瓶,洗涤干净,量取标本闰的内径和高度(扣除瓶盖和瓶底的高度),取2~3毫米厚度的玻璃片,用玻璃刀按规格划好,于取一枚长针穿好白色丝线或尼龙线,分别在胸部和尾柄靠近玻璃的一侧穿过,再把标本系在玻璃片上。然后将标本装入标本瓶中,再加入10%福尔马林新液,并将盖盖紧。取一张标签,写上学名、中名、采期、采地和编号后贴在标本瓶的上方。标本瓶、缸的规格有圆形、长方形、方形,高度也不同,在装瓶时应根据各种鱼类的不同体形进行选择,例如,呈纺锤形的鱼类,宜固定在圆形标本瓶中,鳐类等则宜固定在长方形的标本瓶中。在制作过程中,往往由于标本瓶规格不齐全而受到影响,除了选择时应注意外,制作者也应灵活掌握,例如当鱼的全长超过标本瓶的全长时,可横切尾柄,使其一侧保留部分皮肤,保持它与皮肤的联系,然后将其折转后附在体侧。在教学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将标本取出,以作为分类检索和实验观察时的材料。因此一般不宜将标本瓶封口,这样既可减少封藏时的麻烦,又便于使用。在野外采集时,无法按上述方法进行制作。必须先将标本进行登记和编号,并用布标签系在尾柄基部(视各种鱼类形态而定),并做好记录,否则标本多时容易遗忘而产生混乱。处理好后进行整形固定,待运回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


                              IP属地:山东19楼2016-01-30 2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