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系吧 关注:132,681贴子:2,860,604

【森系°】[阅读] 试药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简单的一篇阅读而已
希望能给一些人一点启发
科技发达的背后永远都是人性的裸露
赤裸裸 鲜血淋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26 20:19回复
    阿笙 我快不快!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26 20:19
    收起回复
      转自app单读
      有兴趣的树苗可以下载去看看
      侵删/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26 20:20
      收起回复
        为什么这么频繁?合规吗?安全吗?目的是什么?他脑海里冒出一大堆问题,但他几次试图得到解答,都被护士的强硬而简短的回应终止:好好躺着就行。
        高频率的抽血很快带来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疲劳。午后,他在闷热的房间里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因为恐慌烦躁无法再次入睡,彻夜未眠。每六小时,会更换一名轮班的护士,但她们始终保持着沉默,这加剧了他的不安,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法脱身的囚徒。第二天上午,他脑袋昏昏沉沉地离开病房,脚下不住发软。
        几天之后,姜晗宇和其他几名参与此次试验的试药者聚在一起。他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惊恐,一名试药者大声问其他人,抽这么多次血,会不会把我们抽成贫血?我会不会有一天突然晕过去醒不过来了?
        多年积累的医学常识让姜晗宇相信,这样的担心并无必要,抽血的次数虽然频繁,但数量极其有限,累积到一起甚至不会超过一次义务献血。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疑虑:如此不严谨的试验,能够实现应有的效果吗?我受这种折磨,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
        按照医院的要求,一周之后,试药者需要回到医院,再次经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抽血。按照事先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他们虽然有权随时中止试验,但大多还是心怀忐忑地完成了后半部分——如果此时退出,就等同于主动放弃酬劳,并且丧失参加这家医院其他试验的机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26 20:22
        回复
          2012年7月的一个上午,经历了第二次不间断抽血后,姜晗宇带着8000元受试费走出医院的大门。试药生涯中金额最高也是最后的一笔酬劳,无法平复他复杂的情绪。几个月后,当他得知这项试验即将再次进行时,他马上打电话告诉几个经常一起试药的朋友:这活儿有问题,别接——他所担心的,并不是试验可能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而是有可能引发恶性冲突。他并不确定,面对这种超出寻常的试验手段和试验操作者的冰冷态度,本就缺乏安全感的试药者,是否能像他一样,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甚至担心,那几名护士早晚有一天需要戴着头盔上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26 20:23
          回复

            试药人生存状态的纪录片《我用性命赌明天》
            狭长而拥挤的医院走廊里,18名试药者等待着签署《氯雷他定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知情同意书》,这是进入试验前的最后一项程序。他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谈论着各色话题,逼仄的空间变得更加混乱,医生不得不使用更大的音量维持秩序。
            嘈杂声中,姜晗宇在角落里默不作声地观察这群将在未来五天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做了三年证劵销售、长期和人打交道的直觉告诉他,这群人里,似乎并没有人和自己气味相投。
            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试药者圈子里,出生于北京本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姜晗宇的确是个异类。21岁那年,数学系毕业的他加入一所证券公司,寄望从一线销售的职位上起步,在金融业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速变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26 20:24
            回复
              阿笙阿笙阿笙


              IP属地:英国8楼2016-01-26 20:25
              收起回复
                听他们在黑暗中兴奋的交谈,姜晗宇默不作声。作为一个初来者,他难以介入这场自己并不认同的讨论,也不愿破坏他们愈发高涨的兴致——在他原本的想象里,参加试药,和义务献血性质类似,只是业余偶尔为之的公益性行为。但在这个夜晚获知的信息,显然颠覆了他的预想。随后的几个夜晚,他习惯性地保持沉默,听他们讲述试药圈子里的是非。
                经历了五天的前半期试验、一个星期的间歇、四天的后半期试验后,姜晗宇走出医院的大门,他摸摸自己的口袋,里面装着他人生中第一笔受试费,1050 元。这笔并不丰厚的报酬消解了他因辞职而生的焦虑,也让他心生惶恐——除了服药、抽血之外,自己似乎并未付出任何劳动。
                而在他身旁,几名试药者却在小声抱怨钱不够多。他们相互交换手头掌握的信息,盘算着下一次试验要去哪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26 20:26
                回复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甘于在风险面前避让。在那次并不愉快的聚会上,袁生虎掀起衣服,向他展示着小腹上细小的疤痕,那是三年前为了获取一万元受试费,注射抗肿瘤药物留下的印记。针管从他的小腹拔出十几秒后,肚皮突然像是被几十根针同时扎着一般,难以控制的刺痛感瞬间蔓延至了全身。口渴、心慌、头痛、心跳放缓,强烈的药物反应接踵而至,脉搏甚至降到了每分钟四十次。原本需要注射三针的试验,也只好就此匆匆中止。
                  经过反复检查,他患上了严重的心律不齐,但医院拒绝承担责任。三年过去了,他依然时常感到呼吸不畅,无法进行剧烈运动。直到现在,一旦提起袁生虎的名字,他的怒吼声还会回响在姜晗宇的耳边:“我自己都受了这么大的罪,你让我怎么相信干这个能去救别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26 20:27
                  回复

                    一次次挫败中,姜晗宇不再强求试药者们接受自己的观点。标志之一,便是不再排斥一些“作弊”的招数。
                    这套方法中最主要的一环,就是想方设法通过体检。长期服用各种药物,试药者的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体检的压力催生出了许多应对之策。例如,大部分试验会声明不招募有吸烟经历的人,但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尿检的时候,滴一两滴白醋就可以过关。再比如,如果血液里白细胞含量较高,那么体检前去献血小板,就可以顺利通过。
                    对于诸如此类的招数,姜晗宇此前只是旁观,但渐渐地,他不仅参与其中,还运用自己积累的生物知识,提供新的方法。他们对他的信任也因此进一步加深,某种程度上,他甚至觉得自己成为了众人拥戴的领袖。
                    令他感到些许意外的是,除了试药者,一位常常打交道的名叫岳明的试药中介也对自己变得热络起来。每当有新的试药信息,岳明总会第一时间告诉他,有时还会向他承诺比其他试药者更多的报酬。
                    在北京,各个医院每年累计招募数万人次的试药者,大部分医院不愿承担直接招募试药者的烦琐工作,便委托中间人发布招募信息。
                    久而久之,庞大完整的中介群体应运而生,他们手头掌握着大部分医院的试药信息,如果绕开他们,试药者很难获得试验机会。中介每次招募试药者,都要付出巨大的沟通成本,向试药者解释方方面面的问题。他们希望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打
                    消试药者的种种疑虑,这并不容易——在试药者眼中,中介就是为了榨取他们的利益而生的,并不值得信任。某种程度上,姜晗宇在试药者圈子里积累得到的信任,替岳明做了他想做却做不到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26 20:28
                    回复
                      “如果将来有时间,你还会考虑参加试药吗?”
                      “会。”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他拼尽全力不让泪水从自己的眼眶中流出,缓缓地回答:“我后来经常忍不住想,如果我当初能多试几种被我拒绝的药,说不定,妈妈不会这么早就走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26 20:30
                      回复
                        等我考完试我在认真看(ฅ>ω<*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26 20:51
                        收起回复
                          阿笙qwq你这个 弃贴专业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1-27 16:55
                          收起回复
                            看完了 就没想过有这样一个行业 除了震惊 就是有一种人性泯灭的悲凉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1-27 17:32
                            收起回复
                              镇楼我新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1-28 08: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