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当地婚嫁相互赠与高额礼金和婚丧办理铺张浪费问题,让当地民众不堪重负。为此,金阳县出台文件禁止大操大办,大部分干部和群众都表示支持。
“以前,我们家有些时候,一个月要收到七八张请帖,当月的工资就算没了,生活费都成问题。”吉木是金阳一名80后干部,他说,他刚参加工作那时,每个月参加各种婚丧礼、满月酒、生日宴,经常是借钱挂礼,还需要举债度日。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地一些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每年用于宴请活动的开支平均约为4000~10000元,有的家庭年均随礼金额高达2万~3万元,少数甚至高达5万~6万元;乡村群众开支约为2000~5000元,让广大干部群众不堪重负、苦不堪言。以前,在当地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一次结婚办下来花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一次丧事办下来少则数万,多则十余万,有的甚至杀几十甚至上百头牛,为了“面子”不惜举债盲目攀比,不仅浪费,还影响社会风气。
目前,这项政策已宣传到村、组、户,指导基层村(居)民自治组织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村(居)民委员会组建监督委员会或红白理事会,指导村(居)民合情合理合法举办婚丧嫁娶活动并及时发现、监督、制止不良风气。
“以前,我们家有些时候,一个月要收到七八张请帖,当月的工资就算没了,生活费都成问题。”吉木是金阳一名80后干部,他说,他刚参加工作那时,每个月参加各种婚丧礼、满月酒、生日宴,经常是借钱挂礼,还需要举债度日。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地一些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每年用于宴请活动的开支平均约为4000~10000元,有的家庭年均随礼金额高达2万~3万元,少数甚至高达5万~6万元;乡村群众开支约为2000~5000元,让广大干部群众不堪重负、苦不堪言。以前,在当地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一次结婚办下来花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一次丧事办下来少则数万,多则十余万,有的甚至杀几十甚至上百头牛,为了“面子”不惜举债盲目攀比,不仅浪费,还影响社会风气。
目前,这项政策已宣传到村、组、户,指导基层村(居)民自治组织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各村(居)民委员会组建监督委员会或红白理事会,指导村(居)民合情合理合法举办婚丧嫁娶活动并及时发现、监督、制止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