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仰】
下文来自《知道日报》
钻戒=爱情?
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回看,这个策划无疑是成功的。但站在当时的角度,开展“钻石和爱情等价”的宣传攻势,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
虽然很早前,人类就已经发现了钻石,并开始加工使用,但是它作为爱情信物的观念,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久远。而钻石在美国人心目中其实也并没有多么罗曼蒂克。
19世纪后半期直到20世纪初,闪亮的钻石更多被视为暴发户的炫耀饰品。比如被称为“钻石吉姆”的大亨布拉迪,经常带着一身钻饰去谈生意,如果对方表现出合作意向,他经常会随手摘下一颗钻石袖扣,转赠给客户的夫人。
但奥本海默和N. W. Ayer广告公司依然坚定地认为,“钻戒=爱情”的概念大有可为,他们的信心来自于市场调查。
1938年,戴比尔斯公司3/4的钻石销量,来自于美国的订婚戒指市场,而购买订婚戒指的人中,青年又占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