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3年,各封臣拜见新王并献上礼品,采邑制度由此彻底产生。
公历219年,经由御前会议的讨论,宰相与国王的授意,召集一批学者入宫撰写王国法典。
公历222年,历时三年,莱瑟斯特王国法典终于完成,此法典开始在王畿地区进行试推行,之后各领将依据自身情况以王国法典为蓝本编撰地方的法典。
公历223年,地方各领纷纷响应号召,编撰各自的领内的法典。同年,教宗博纳科•丕平宣布将在王国境内各领修建教堂,并且上书请求国王允许在各领内加设地区主教以加强地方宗教的管理。盖伦二世在充分听取大臣意见后做了重要批复:主教可以立,但在各地的教会不许有神使军团的人存在,各地教堂周围的防卫工作一律交由地方领主负责。
公历228年,教会势力在各领都立了足,在各地主教的建议下,博纳科•丕平召开了第一届宗教会议,教会由此正式迈入高速发展期。
公历240年,盖伦二世在一次狩猎中不慎从马上跌落,摔成重伤,不幸于当年的5月份逝世。长子爱德华继位,史称爱德华一世。
公历253年,爱德华一世改组中央,将御前会议改为内阁,内阁首脑仍为宰相,阁员分别为财政及内务大臣、战争大臣、农业大臣、文教大臣、外交大臣以及法务大臣。宰相艾伦•罗切斯特成为第一任内阁首脑。
公历254年,伦萨共和国使者阿格哈伦一行抵达圣降城,与外交大臣讨论日后两国的日常外交联络问题。
公历257年,伦萨共和国在莱瑟斯特的大使馆在圣降城建立,同年,玻萨斯自由邦发出外交正常化的申请,遭莱瑟斯特方面严辞拒绝。
公历260年,莱瑟斯特200余艘桨帆战船再犯玻萨斯,被玻萨斯海军的特制的“地狱火”击退,死伤无数。爱德华得知消息后大怒,下令重整海军。
公历261年,兽人罕庭使者抵达圣降城,与外交大臣会面,会后双方签署了关于边境问题的协议,史称“四月协议”。
公历267年,爱德华一世薨,“酒鬼”爱德华继位,称二世。
公历275年,爱德华二世摆酒池,与群臣大宴十天,另从伦萨买来一批年轻貌美的精灵舞女用以助兴。
公历280年,爱德华二世下令整修王座,将其由普通的黑铁改为上等的陨铁,另外在王宫外修建十座“功臣塔”,分别代表原来“铁座十骑士”的家族。下诏即刻在北方修建长城以除兽患,各领出钱出人,务必于4年内完成。
公历283年,离长城竣工仍旧遥遥无期,爱德华二世再次严令必须4年内修完。这招致各领领主极大的不满,以弗林领主韦德•蒙得亚斯为首的北境各领主联名上书劝谏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二世当即命禁卫军统帅慕斯•罗切斯特率人逮捕韦德•蒙得亚斯。当年秋,韦德在圣降城被枭首示众,蒙得亚斯家族遭到彻底的清洗,其在王国的所有的田产以及其世袭的各类爵位皆遭剥夺。
公历284年春,在一年一度的宫廷舞会结束后,爱德华二世被发现倒在了陨铁王座上,死状极其安详。爱德华二世具体的死亡原因无人知晓,成为了一大谜案。同年,王国北方各领以“灭蛊患,除逆臣”的名义向圣降城进军,一路无人能挡。关键时刻,罗肯领主德莱诺•罗切斯特率2万家族私兵驰援王都,击退了北境各领的围城大军,但王畿地区仍有大半落入北境大军之手。不得已以罗切斯特家族为首的南部各大族与北境的领主展开议和,南方各家族同意撤换一批爱德华二世时期的内阁大臣,长城的竣工期限放宽至20年,另外扶一名“能令所有领主都信服的国王”继位,北境各领这才撤兵。
公历286年,在经历了两年无国王的混乱状态后,这年春天,原爱德华二世的第七子盖伦三世登基。
公历289年,莱瑟斯特与伦萨边境屡屡发生小规模的军队摩擦,伦萨共和国对此向莱瑟斯特发出严正警告,希望莱瑟斯特军方能立即命令手下部队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
公历291年,伦萨共和国驻瓦尔斯行省的第七军团在例行的边境巡逻中遭到莱瑟斯特骑兵部队的偷袭,第七军团团长安提欧顿当即下令还击。战事在当年愈演愈烈,北部埃铎、弗林、德拉克等领皆被卷入战事之中。莱瑟斯特国王盖伦三世因此拒绝上朝议政,将调度与指挥的权利全都交予以宰相为首的内阁。
公历295年,历经四年鏖战,北方战局逐渐显胶着之势。但在南方,伦萨共和国联合玻萨斯自由邦海军进犯莱瑟斯特沿海,一度攻陷了西部沿海重镇西境城,好在王国临时派遣了擅长沿海地区作战的卡延领主菲力•韦拉斯作为前线参谋,这才将玻萨斯与伦萨军队赶下了海。
公历298年,莱瑟斯特与伦萨签订停战协议,同意处置引发两国摩擦的北境各领主,两方边界恢复到战前状态。
公历301年,盖伦三世主动退位,将王位让与其二子阿诺德。同年秋,阿诺德登基,称阿诺德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