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53

甘肃成县纸坊镇(古龙门镇)杜甫作诗《龙门镇》;杜少陵祠!画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杜诗行迹的博客:甘肃陇南市成县纸坊镇(古称龙门镇),杜甫作诗《龙门镇》;
杜少陵祠!杜诗行迹的画册!
日志 作者:杜诗行迹
2010-06-17 | 甘肃陇南市成县

成县纸坊镇。
古称龙门镇,杜甫作有《龙门镇》:石门云雪隘,古镇峰峦集。


IP属地:上海1楼2016-01-18 16:28回复

    杜甫祠正殿中的杜甫像。


    IP属地:上海3楼2016-01-18 16:31
    回复

      院子两侧的墙壁上镶嵌杜甫诗碑,其中有几块是刻于明嘉靖年间,比较珍贵。


      IP属地:上海4楼2016-01-18 16:32
      回复

        院子里还有一座杜甫像。


        IP属地:上海5楼2016-01-18 16:34
        回复

          杜少陵祠的前面有一条河,本因山势的挤压形成了一个很深的水潭,杜甫为此写有《万丈潭》的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可见当时潭水是深不可测的。可惜当地因防洪的需要,已将潭口炸开,万丈潭不复存在,只露出潭底嶙峋的怪石。


          IP属地:上海6楼2016-01-18 16:35
          回复

            杜甫草堂对面是凤凰山,传说其上有凤凰台。
            杜甫作有《凤凰台》诗: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与诗中描写得一样,此山的确非常险峻。我本想爬到山上去看看,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杜甫之路暂时就走到这里吧。我的假期也到了,刚好走完了中国北方,也基本上是杜甫前半生走过的路。杜甫在成县住了不到一个月,被生活所迫,在严冬之际不得不再次远行,走过艰难的蜀道去往成都,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十年“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那也是他的诗歌取得最高成就的十年。我想如果我有足足够的勇气和机缘,总有一天也会把杜甫后十年的路走完的吧,不过目前就到此为止吧。至于说为什么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份杜诗行迹图录,其实无他,懒而矣。


            IP属地:上海7楼2016-01-18 16:39
            回复
              2010-06-16 | 甘肃西和县2

              出西和县城向西南走20多公里,就到了杜甫《青阳峡》所说的青阳峡的位置了,此处山势险峻,公路也要凿开岩壁才能通过。
              杜甫《青阳峡》中称: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IP属地:上海8楼2016-01-18 16:47
              回复

                这里的青羊应该就是杜甫诗中的“青阳”了。


                IP属地:上海9楼2016-01-18 16:48
                回复

                  青阳峡山石嶙峋,杜诗中称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IP属地:上海10楼2016-01-18 16:50
                  回复

                    陇南山上的岩石上长满了各种颜色的苔藓。杜甫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在《法镜寺》的有一句就写道:婵娟碧藓净。
                    【卷218_25 「法镜寺」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IP属地:上海12楼2016-01-18 20:30
                    回复

                      “八峰石龛”附近的一座山上,山路泥泞不堪。
                      杜甫此时期的诗作有一首《泥功山》: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工。
                      现在泥功山究竟在何处已难以考证,我发现的这座山从泥泞程度上看,也许正是杜甫所说的泥功山?当然,也可能这一带的山峦都是如此。
                      其实我读诗时就很奇怪,杜甫远行时是冬季,正是北方寒冷少雨的季节,为什么山路会这么泥泞呢?而来到此地亲身经历,才发现老杜所言不虚。不过这种泥泞的状况并不是普遍的,有的地方就很干燥,因此可以判断这种泥泞不是降水造成的,很可很是地下的泉水,甚至是温泉造成的。
                      【卷218_30 「泥功山(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杜甫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


                      IP属地:上海13楼2016-01-18 20:32
                      回复
                        2010-06-16 | 甘肃西和县1

                        西和县石堡乡的法镜寺。
                        当年杜甫路过时曾作《法镜寺》一首,当然,现在的法镜寺是后建的,但与唐代法镜寺的位置应该差不多。
                        【卷218_25 「法镜寺」杜甫
                          身危适他州,勉强终劳苦。神伤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婵娟碧鲜净,萧摵寒箨聚。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
                          拄策忘前期,出萝已亭午。冥冥子规叫,微径不复取。】


                        IP属地:上海15楼2016-01-18 20:36
                        回复
                          今日寺名题为“法境寺”,与杜诗的“法镜寺”已有区别。规模自然更不能同日而语,杜甫《法镜寺》有“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的描写,可见当年法镜寺还是很繁盛的,今日只是一个小庙而矣。
                          【缺图】


                          IP属地:上海16楼2016-01-18 20:37
                          回复

                            法镜寺山脚下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石窟,但是雕工比较较糙,与敦煌、麦积山是没法比了,让我怀疑是不是唐代的作品。当然,唐代石窟的水准也未必都那么高,一些小石窟的质量较差也是可能的。


                            IP属地:上海17楼2016-01-18 20:41
                            回复

                              这两尊雕塑更不象是唐代的了,两个人笑咪咪的,像是两个老汉,哪里有佛的样子?也许是艺术价值比较低,这个石窟根本没有保护,有的变成了农民堆柴的地方。


                              IP属地:上海18楼2016-01-18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