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裘法祖(三)
——从央视“仁者仁医”节目看裘法祖靠什么出名
作者:毅成
企业靠优质产品出名。做学问的靠学术成就出名。然而有人就是不遵守游戏规则,为了出名不择手段。我在《裘法祖靠什么当上中科院院士》中揭露裘法祖当上院士是靠整合他人的学术成果 (1)。随后,我在《还历史本来面目》一文中公布了主要的证据 (2)。尽管裘法祖院士在学术上没有独树一帜的成绩,但却有著许多耀眼的政治光环和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除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科院资深院士头衔外,他还被冠以“中国外科之父”、“中国器官移植奠基人”、“人民医学家”、还获得“医德风范终身奖”,致使许多人认为,裘法祖院士德高望众,仁者仁医。然而历史是不容篡改的。我们不妨就从中央电视台“仁者仁医”节目(3) 看一看裘法祖究竟靠什么出名。先请看下面这段对话。
"解说:在解放初期,我国的外科还处在只能做阑尾炎等的初级水平,能做高难手术的裘法祖很快名扬上海滩。那时我国外科还没有分科,一个医生从头到脚都要开到,裘法祖又率先提出把大外科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奠定了今天医学里的专科概念;除了进行技术改革之外,他还非常关注最基础的操作,甚至包括怎样穿手术服、怎样使用手术器械、手术室怎样消毒。50年代末,在裘法祖跟随同济医学院搬迁到武汉之后,他对于人工器官移植的研究则是最具开创性、影响深远的工作。现在中国器官移植的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在裘法祖最初进行研究时,器官移植用于临床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稀罕的事,他的试验也是从一种新奇的方式——狗头移植开始的。
主持人:您当时想做器官移植这个实验的时候,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从这个狗头开始做这个实验呢?
裘老:怎么讲呢?当时文化大革命以前嘛,创新这样子,对狗的移植考虑考虑,就做个这个实验。当时要做什么样的搞法还是很困难,就试试看,是不是可以存活,所以一只狗有两个腿,两个都是汪汪叫的,但是没很长时间,两条狗死了。
主持人:当时成功了多少时间?
裘老:二十四小时吧。我就说器官移植是要紧的东西,有许多零件可以换掉的,比如说肝脏可以调,心脏可以调,肺可以调。
主持人:但是当时提出这个观念是不是很大胆?
裘老:很大胆。
解说:裘法祖成功的做了130多狗的动物实验之后,他开始准备进行真正的人体手术,但是因为一个意外事件,国内真正实施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的却并不是他。
主持人:我看到这里面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想法是您提出来的,但真正第一例做成功的这个。
裘老:是上海,他们到我们这儿参观,但是我没有条件的将我们的经验都告诉他,结果下面一个姓夏的批评我,他说你为什么告诉他。
主持人:您怎么没有一点保持商业机密的概念。
裘老:我说中国成功就是我们的好处,有什么了不起,科研没告诉人家,他们先做成功了。我们是第二个。
主持人:但是假如是您第一个做成功了,是你们的医学院第一个做成功了,肯定对你们的这个研究,政策上的支持。
裘老:我没有想到,我觉得他们成功,他们比我们能干,我们向他们学习,谈到现在向我们学习,明天我们得到最新的文件,最新的文件我给他们看怎么怎么做,他们看了都拿去了,上面就批评我,你怎么怎么样,我说不是一样的吗?对不对?您为什么这样有本位主义,都是中国人嘛。" (来源:央视国际)
首先,不知是解说无知,还是裘法祖院士有意提供的背景材料,说解放初期那时我国外科还没有分科,一个医生从头到脚都要开到,裘法祖又率先提出把大外科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奠定了今天医学里的专科概念;除了进行技术改革之外,他还非常关注最基础的操作,甚至包括怎样穿手术服、怎样使用手术器械、手术室怎样消毒”。这大概就是所谓裘法祖是“中国外科之父”来源吧。我想裘院士应该熟悉沈克非和黄家驷这二位中国外科奠基人。在近代
——从央视“仁者仁医”节目看裘法祖靠什么出名
作者:毅成
企业靠优质产品出名。做学问的靠学术成就出名。然而有人就是不遵守游戏规则,为了出名不择手段。我在《裘法祖靠什么当上中科院院士》中揭露裘法祖当上院士是靠整合他人的学术成果 (1)。随后,我在《还历史本来面目》一文中公布了主要的证据 (2)。尽管裘法祖院士在学术上没有独树一帜的成绩,但却有著许多耀眼的政治光环和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除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科院资深院士头衔外,他还被冠以“中国外科之父”、“中国器官移植奠基人”、“人民医学家”、还获得“医德风范终身奖”,致使许多人认为,裘法祖院士德高望众,仁者仁医。然而历史是不容篡改的。我们不妨就从中央电视台“仁者仁医”节目(3) 看一看裘法祖究竟靠什么出名。先请看下面这段对话。
"解说:在解放初期,我国的外科还处在只能做阑尾炎等的初级水平,能做高难手术的裘法祖很快名扬上海滩。那时我国外科还没有分科,一个医生从头到脚都要开到,裘法祖又率先提出把大外科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奠定了今天医学里的专科概念;除了进行技术改革之外,他还非常关注最基础的操作,甚至包括怎样穿手术服、怎样使用手术器械、手术室怎样消毒。50年代末,在裘法祖跟随同济医学院搬迁到武汉之后,他对于人工器官移植的研究则是最具开创性、影响深远的工作。现在中国器官移植的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在裘法祖最初进行研究时,器官移植用于临床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稀罕的事,他的试验也是从一种新奇的方式——狗头移植开始的。
主持人:您当时想做器官移植这个实验的时候,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从这个狗头开始做这个实验呢?
裘老:怎么讲呢?当时文化大革命以前嘛,创新这样子,对狗的移植考虑考虑,就做个这个实验。当时要做什么样的搞法还是很困难,就试试看,是不是可以存活,所以一只狗有两个腿,两个都是汪汪叫的,但是没很长时间,两条狗死了。
主持人:当时成功了多少时间?
裘老:二十四小时吧。我就说器官移植是要紧的东西,有许多零件可以换掉的,比如说肝脏可以调,心脏可以调,肺可以调。
主持人:但是当时提出这个观念是不是很大胆?
裘老:很大胆。
解说:裘法祖成功的做了130多狗的动物实验之后,他开始准备进行真正的人体手术,但是因为一个意外事件,国内真正实施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的却并不是他。
主持人:我看到这里面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想法是您提出来的,但真正第一例做成功的这个。
裘老:是上海,他们到我们这儿参观,但是我没有条件的将我们的经验都告诉他,结果下面一个姓夏的批评我,他说你为什么告诉他。
主持人:您怎么没有一点保持商业机密的概念。
裘老:我说中国成功就是我们的好处,有什么了不起,科研没告诉人家,他们先做成功了。我们是第二个。
主持人:但是假如是您第一个做成功了,是你们的医学院第一个做成功了,肯定对你们的这个研究,政策上的支持。
裘老:我没有想到,我觉得他们成功,他们比我们能干,我们向他们学习,谈到现在向我们学习,明天我们得到最新的文件,最新的文件我给他们看怎么怎么做,他们看了都拿去了,上面就批评我,你怎么怎么样,我说不是一样的吗?对不对?您为什么这样有本位主义,都是中国人嘛。" (来源:央视国际)
首先,不知是解说无知,还是裘法祖院士有意提供的背景材料,说解放初期那时我国外科还没有分科,一个医生从头到脚都要开到,裘法祖又率先提出把大外科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等,奠定了今天医学里的专科概念;除了进行技术改革之外,他还非常关注最基础的操作,甚至包括怎样穿手术服、怎样使用手术器械、手术室怎样消毒”。这大概就是所谓裘法祖是“中国外科之父”来源吧。我想裘院士应该熟悉沈克非和黄家驷这二位中国外科奠基人。在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