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迅吧 关注:1,353贴子:114,155

回复:【科普+感悟】关于如懿,关于你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而嬿婉呢?当凌云彻目睹已经成为贵人的嬿婉,依然被嘉贵妃毫不留情地折辱的时候,他是那样发自内心地问她,这就是你千辛万苦求得的路吗?嬿婉只是告诉他,所有的路要往前走,都一样辛苦,她能做的,只能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路变得好走一些。从那一刻起,凌云彻才真正意识到,他与嬿婉,是真的走在了不同的路上,今生今世,都再也无法同路了。
所以当后来,嬿婉为了怀孕,要找他借种,当他看到那副曾经梦寐以求的美好身体,以一种最妩媚的姿态向自己贴过来的时候,他忽然就醒了!他想到了如懿,他居然想到了如懿!过去,他从如懿身上望见嬿婉,而此刻,是如懿给予了他摆脱嬿婉的勇气。嬿婉已经选择了她的去路,与自己再也不会重叠的去路,那么自己,为何还要任她予取予求?他也是人,卑微,贫贱,可他也是一个人,他作为人的尊严,再也不要被任何人所践踏。
凌云彻推开嬿婉离去,他知道,那个曾经望着桐花笑得明亮的嬿婉,那些年少时模糊却美好的记忆,都再也回不来了。他为面目全非的人事而痛心,可是如懿,为什么他会在那一刻想到如懿?凌云彻恍惚发现,原来在宫里辗转了这些年,他失去了那么多,而他唯一的收获,只剩下如懿。他知道,那是注定与自己遥望一方的人,可是只有这个人,她给了自己生而为人的机会,她给了自己奋发图强的意志,她给了自己逆境不折的坚定。她才是那一道月光,不属于他,却永远照着他的来路和去路,照着他一颗空空如也的心,和一个没有尽头的梦。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7楼2016-02-07 17:20
回复
    已经登临皇贵妃之位的如懿,依然躲不过私通僧侣的无妄之灾,依然逃不过渣龙的猜忌和怀疑。可是凌云彻,那个一介卑微之身,却能望着自己,对自己说无论何事,万事安心。他的神色是那样坚毅,而他的眼里,是此刻的如懿最需要却没人能给她的安定力量。即使曾经有过冷宫里的几番救援,如懿也始终认定,那是世事翻覆里的无可奈何,可是这一刻,那个被自己一路提携的凌云彻,居然成为了自己荒凉天地里最大的倚靠。
    危局之中,凌云彻和海兰偷天换日,将七宝手串里的红玉髓换成了玛瑙,救出了惢心,也还了如懿的清白。凌云彻,就这样看着这个一路灾苦的女人,又一次爬了起来,比从前站得更稳。从冷宫里的庶人,到六宫之尊的娴皇贵妃,自己仿佛一直在搭救她,而她也一路帮扶着自己。
    他看着如懿在夜色里怅然的笑意,嘲弄着人生中又一场劫后余生,如懿终于得到了安稳的后位,可她也失去了自己对夫君最深重的信任。她独自走在长长的宫道上,默默前行。而凌云彻,忽然生出难言的苦涩和痛惜,他提着一盏灯,静静跟随在她的身后,仿佛一道永远不会离去的影子。如懿的前路去向何方,他无法改变,他所能做到的,只有为她照亮后头走过的路,不至于回头之时,她连退路都难以看清。如懿的封后之夜,凌云彻听着紫禁城喧哗之后的万籁俱寂。月光那样好,好得像是冷宫里他们一起看过的那一轮,洒在他的脸上,是他心中分辨不清的悲喜,那是洒在帝后大婚的宫殿里,那是他所能给的,最大的决心和勇气。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8楼2016-02-07 17:21
    收起回复
      而嬿婉,目睹凌云彻投向如懿,终究走到了她最无法容忍的方向。她设下局,将凌云彻陷害成偷盗嘉贵妃肚兜的急色之徒,渣龙震怒之下,凌云彻被抽打得皮开肉绽。可他只是生生受着,连一丝痛苦的呻吟也不肯发出。飞来横祸,打断了他满心的热血与壮志,他看着如懿为了救下自己,顶着皇帝的疑心与嘉贵妃辩白。他想,他终究是无用的,过了这么多年,自己依然轻而易举就被人陷入无法翻身的境地,他能奢望的人,依然只有如懿。
      在如懿的陈情下,凌云彻逃过了死罪,被打发去木兰围场做苦役。这么多年,他豁出整副身家性命一点点挣来的晋升与封赏,一朝就被打回了原形。
      临去之前,他收到了如懿送来的一支无患子,抗风,耐旱,耐阴寒。就像他此去的路,只有忍耐,才能图谋后路。随同而来的,还有如懿的一句话: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凌云彻知道,未来的时光里,这句话,就是他全部的心神寄托。他的离去,是耻辱的罪罚,是晦暗的隐忍,那么他回来的那一天,就一定要堂堂正正,风光体面。
      当凌云彻再度见到如懿的时候,是在两年之后,渣龙木兰秋狩。那时,她刚刚诞下嫡子的春风得意的面容,就这样撞进了他落魄的眼中。他背着这样猥琐而屈辱的罪名,一日日吹着北关飘来的冷风,与野兽和荒芜为伴,可是在见到如懿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经历的所有苦,仿佛都落到了实处。至少她很好,那么自己苦些,又有何妨?
      在那支冷箭射向渣龙的生死关头,是凌云彻扑身上前,舍命救驾。龙心大悦,凌云彻承受的冤屈不攻自破,他被晋升为御前二等侍卫,并且备受渣龙器重,时时随扈在侧。他终于回到了紫禁城,再不是任人踩踏的随波逐流,而是主宰自己命运的得意胜者。没有人知道,那支事后渣龙无论如何也查不出真凶的冷箭,正是他自己一手策划的惊天布局。
      他想他大概是疯了,这样的一个局,一旦东窗事发他就是必死无疑。可是当他重新可以站在如懿的面前向她请安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所有的义无反顾和孤注一掷就都是值得的。两年的孤清岁月里,唯一支撑他走过来的,只有眼前这张含笑的面孔。那是他唯一的念想,伴随她那句嘱咐,一路指引着他,不惜一切也要回到紫禁城,回到她的身边。
      可是他知道,走到这一步,能站在她面前,听她安安静静地说话,已经是他们最近的距离了,往后,是远远的遥望,而往前,便是粉身的悬崖。
      因为新生的嫡子,帝后恩爱和睦。而他也有了渣龙赐婚的妻子,在御前伺候的茂倩。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终究,他的一腔痴心,及不上她的岁月安好更重要。两相不辜负,两相长别离,那是他与她,注定的去路。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79楼2016-02-07 17:21
      回复
        最后的最后,做一个总结。我曾经说过,我认为,如懿并不是一个侧重于宫斗的故事。宫廷,是这个故事的环境,也只是一个环境。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如懿这个人,她的起伏跌宕,悲喜辗转。如懿传,是如懿这个人的故事。
        她乘着孤舟而来,游向名为紫禁城的汪洋大海。原本在前头指引她的姑母,在宫门前便折戟沉沙。她徘徊着,忐忑着,从打败她姑母的人,太后的手中,借来了新的船,继续向前游去。她在这里遇到了很多朋友,绿筠的恬淡,湄若的烂漫,意欢的炽烈,香见的坚贞,海兰的生死相依。她在这里也遇到了很多敌人,那些被她斗败的人,晞月、琅嬅、玉妍,当她看到她们将死时的潦倒,看到她们躺在棺木里的冰冷时,她只感觉到悲凉和齿冷,那些值得她们一个个赔上性命的深仇大恨,此情此景,还有多少?而嬿婉,如懿只会坦荡地告诉她,你能征服的,是我的名位,可你征服不了我的意志,征服不了所有人内心的臣服。如懿是善良的,因为她的善意,她得到了容佩这样的忠仆,得到了许多人的回报,也因为她的善意,她有太多的在意,太多的不忍,最后都变成他的软肋。
        在这里,她遇到爱她的人,凌云彻,和他共度风雨,患难与共,到最后,她默认了海兰的行动,亲手杀死了他,扑灭了荒野里照亮自己的灯,斩断了红尘里最后的相逢。在这里,她也遇到她爱的人,渣龙。那是她年少时的绮梦,是窗纱上投下的月影,他让自己去灯火阑珊处等他,在所有繁华的热闹的甘美的时候,留下笑容,可是凄苦沦落时,却永远不见踪影。那个人的身边,永远围绕着那么多的人,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她拼了命地游啊游,终于来到他的身侧。可他只是一脸陌生地看着自己,你是谁?青樱呢?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87楼2016-02-07 19:55
        收起回复